要當“翹腳老闆”,就別談股權佔比!

今天,一個老朋友來問我關於股權的問題,她要從一家餐飲企業離職,打算出來和幾個朋友合夥開餐廳,在如何分配股權上有點疑惑。聽完她的描述後,我直接勸說她放棄。原因在於,他們現在所設計的股權分配是完全不合理的,以後一定出問題。

在我的「餐飲小老闆」課程裡的第三節課,專門有個環節講到餐飲股權分配的問題,我自認為已經把這個問題給說清楚了。聽過我這套課程的學員,應該都清楚要如何分配股權,但這位老朋友沒有聽過,於是我耐心給她解釋關於股權分配的問題,考慮到這個問題是很多餐飲新手都面臨的問題,所以今晚我再專門講一下。

要當“翹腳老闆”,就別談股權佔比!

為什麼餐飲失敗案例中,合夥人出問題的概率最大?其根源就在於最開始的股權設計完全不合理,這裡我要毫不猶豫的告訴朋友們:餐廳的股權分配,“合理”是第一原則,凡是不認同這個原則的,都奉勸大家遠離,因為以後一定出問題。

餐飲三要素

那麼,什麼是合理性?這就必然要再次介紹我總結的所謂餐飲三要素:其一是產品和味道;其二是運營和管理;其三是營銷和宣傳。任何餐飲,不管是大是小,是單一門店還是多店連鎖,是區域小館子還是全國性品牌,都必然的涉及到這三個方面,而相對應的,這三個工作必須要有相對應的負責人。

要當“翹腳老闆”,就別談股權佔比!

在餐飲創業的最開始,考慮合夥人時,對方必須要是能負責餐飲三要素的其中某個方面,請朋友們務必記住:你的餐飲合夥人,必須要能負責產品,管理和營銷這三要素中的某個方面,如果能同時負責多個方面當然最好,但至少必須要能負責一個方面。如果對方不具備這樣的能力,那最開始就不要考慮對方,不然就是對自己的不負責。

而今天向我諮詢的這位朋友,就在犯這個最基礎的錯誤。她其中一個合夥人,對餐飲一竅不通,之所以讓他成為股東,原因居然僅僅是他介紹了其他兩個人認識,所以既然這兩個人要一起開餐廳,那麼他就也要參一腳,進來一起搞。而他能負責裡面的什麼板塊呢?對不起,什麼都負責不了,只能當個翹腳老闆。

要當“翹腳老闆”,就別談股權佔比!

這裡也再次給朋友們說一聲:餐飲行業的創業,最好一開始就把“翹腳老闆”這四個字從你的頭腦裡給徹底刪除掉:你既不能去奢望當別人的翹腳老闆,也不要去接受任何人當你的翹腳老闆。其他行業我不知道,但是餐飲行業,當翹腳老闆是一件非常非常不靠譜的事情,凡是帶著翹腳老闆心態做餐飲的人,都是對合作夥伴和自己的不負責任。

沒有“翹腳老闆”的股權分配

那麼,如果沒有翹腳老闆,全都要扎身餐飲一線工作,股權應該怎麼分配呢?我這位朋友說,她那位負責味道的廚師,要佔比將近50%,她自己佔比35%左右,而那位翹腳老闆佔比15%,她認為這還好像也挺合理的,我問為什麼?她說因為對方掌握有技術,能確保味道,但我立即反問:味道好就生意一定好?市面上那些失敗的餐廳,有幾個會認為自己味道差的?

要當“翹腳老闆”,就別談股權佔比!

現在餐飲已經不再是味道為王的時代了,產品和味道,逐漸演變成餐飲最基礎的東西,也就是說,要開一個餐廳,把味道和產品問題搞定,是最基本要求,這不成為餐廳能做成功的砝碼,而是基礎性標配。它對於餐廳能做到什麼程度,起到的不再是決定性作用,而只是基礎性作用,所以,單純負責味道和產品的合夥人,只能享受到15~20%的股權。

那麼負責運營和管理的呢?這個是餐飲可持續發展中最重要的工作,從一個成熟的企業來看,運營和管理負責人佔比應該超過50%,但是對於一個初創型的小餐廳來說,運營和管理的職能其實是弱化的,很多小館子在沒有任何運營和管理情況下,照樣突飛猛進,飛速崛起,所以,在初創階段,這個工作的負責人照樣不是最關鍵的,它的佔比只能是25~30%左右。

要當“翹腳老闆”,就別談股權佔比!

在一個餐廳的前期階段,營銷和宣傳是最重要的工種,某種程度上來說,這也是一個企業裡面最核心的工種。因為營銷宣傳的背後,還涉及到對企業的整體戰略和方向規劃等工作,它決定了一個餐廳是否能平安度過最開始的初創期,也決定了一個企業能以什麼速度崛起,在餐廳的初創階段,這個工作實在太重要,它的佔比必須要佔到50%以上的比重。

可能有朋友不服氣,拿一些案例來說明我這個比例不一定合理,沒關係,我並不奢望大家完全認同,因為我寫日誌不是為了說服誰,而只是陳述我自己的一種觀點而已,但為了讓大家更清楚,我願意解釋得更細一點:這只是一個供大家參考的大概標準和範圍而已,並非死板的教條執行。

要當“翹腳老闆”,就別談股權佔比!

現在很多人創業開餐廳,如何分配股權完全是拍腦袋,不知道合理不合理,等問題出現了再來討論,就只能剩下一地雞毛和滿地狗血。而我給大家的是一個參考標準:我們把這三塊工作擺出來:股東誰能負責其中某一個塊?一塊都不能負責的人,就不要參與;能負責其中某一塊的,那就拿其中那部分;能負責其中兩塊的,兩部分股份都給他;如果有人厲害到一個人可以搞定餐飲三要素的所有工作,恭喜你,你可以擁有100%的股份,不需要合夥人了。

但現實是,這樣一個人打天下的時代已經一去不返了。曾經的傳統餐飲時代,確實有很多屬於一個人的公司,但對不起,現在不太可能出現這樣的情況了,合夥制經營,已經是社會生意的主流,它不是你願不願意的問題,而是社會分工所必然決定的,也是餐飲三要素所需要的能力結構所必然要求的,我認為,沒人能同時搞定三要素。

要當“翹腳老闆”,就別談股權佔比!

有朋友可能要問:遇到別人不認同怎麼辦?也就是隻懂產品和技術的合夥人,非要拿最多的股份怎麼辦?對不起,我認為這是一個根本不應該問出來的問題,因為,如果是我直接就退出了:因為它違背了“合理性”的第一原則呀!請朋友們務必記住:凡是違背合理性的行為,或者凡是不遵守合理性的人,一定要回避,否則你一定吃虧。

能掌握這條最基本的規則,在創業初期的股權分配中,就不會出現什麼大問題,當然,在當下條件下,絕大多數人做合夥生意,都沒考慮這麼細,想著你好我好大家好,等把生意做起來以後再說,這樣的情況太多太多,這也是導致很多企業發展起來後出問題的最大原因,前面這麼多前車之鑑,朋友們難道就不願意去總結和反思一下麼?

當然,餐飲股比分配問題,不只是這麼簡單,它其實還有很多維度,比如投資多少與佔比多少的關係,這也是一個絕大多數人都在犯錯的普遍現象,但今晚就不再多說了,以後有空了,再來針對這個方面的問題做詳細說明,大家創業,最好能首先明白基礎的東西是什麼,然後捫心自問,自己是否認同這些東西,如果認同,那就簡單了,凡是遇到不認同這些基礎東西的人,別猶豫了:

直接拒絕合作,祝福對方即可!

——作者蔣毅:豪蝦傳創始人,四川滷煮龍蝦創始人;國內首家餐飲小老闆社群【豪俠匯】創始人;從事餐飲近10年,16年作為川派龍蝦代表,受邀參加湖南衛視《天天向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