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不是停發新股,才能說是跌到底了?有哪些依據?

風輕雲淡77461196

我不認同這點停發新股後才能讓大盤跌到底,大盤到不到底跟停大新股沒有直接關聯。

新股發行是股市永遠都不可能停止的,雖然發行新股速度過快會引起股市抽血出去,對於股市影響而已;但新股發行速度同比去年已經明顯降低速度,去年每週發行10家,現在每週發行2家,一個月發行8家還比不上去年一週的發行數量,為什麼大盤還不是這樣跌,沒有到底呢?所以大盤到不到跌跟新股發行沒有直接聯繫,只是稍微影響而已。


股市行情不好的時候,對於新股發行會影響募資而已,所以會降低發行速度才是真正的原因!從歷史行情看每次大盤大跌時候會少發新股或者暫停發新股,並不是因為股市大跌嗎新股發行速度來控制大盤跌的,只是由於行情不好,上市公司不好募資被迫降低速度或暫停而已。

大盤跌不跌到底是由市場很多因素導致的,比如政策面,市場面,資金面,技術面,外面市場,消息面等等很多的綜合因素來決定大盤走勢;現在大盤持續殺跌,都是由於外圍利空消息不斷,中美貿易,美國加息,CDR抽資,日本地震等等很多因素導致的;不能單純的把新股暫停點就是讓市場跌到底部了,這個想法未妙太幼稚了。


總之一句話大盤能否跌出真正的底部是看政策方面如何,如果政策釋放利好消息刺激股市一定會到底企穩,而不是靠新股停止發行就是讓市場跌出底!


老金財經

關於停發新股,就說明市場已經跌到底了,可能是我孤陋寡聞,這樣的證據我並沒有發現。但這裡可以談一談,新股發行對於A股市場的影響,從中可以一窺趨勢的判斷。

最近市場一直連續調整,而且不斷創出新低。這段時間獨角獸企業也集中上市,而且體量一個比一個大,確實對於A股市場形成一定的抽血效應,那麼是不是停發新股就預示著A股市場見底了呢?


首先我們要明確,新股徹底停發是不可能的。A股市場作為一個融資平臺,其中很重要的一個職能就是發新股。如果這個真的被取消了,那麼A股市場也失去了存在的意義。

其次,新股的發行不能停止,而且節奏會保持一個相對平穩快速的狀態。最近兩年新股的發行一直保持著一個很快的節奏,這種上市速度一直受到各方面的詬病,甚至有的人認為,中小創之所以處於兩年的熊市就是亂髮新股的過錯。個人認為,中小創一直處於弱勢,根本原因在於自身趨勢的推動以及交易思維的轉變。新股發行速度的提升,只不過是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不能作為主要因素。這兩年管理層一直致力於解決新股發行的堰塞湖現象,不斷的提推升發行新股的速度,最近一段時間在發行新股的質量上又有所提升,可以說,管理層一直試圖找到一個合適的節奏,既能夠發行新股,又不對市場形成巨大的衝擊。目前看,這種節奏的探索還在持續之中。


最後,新股的發行對於底部階段的確認,沒有直接的關聯。市場底部的確認在於自身趨勢的推動,比如目前大盤處於月線級別調整之中,在調整週期和調整結構沒有完成之前,一切都需要耐心等待。而新股的停發與否,只不過是一個影響短線交易的因素,不能作為長週期趨勢確認的標誌。

總之,A股市場停發新股是不可能的,更實際的是尋找一個適應市場趨勢的發行節奏。而我們廣大散戶交易者對於階段底部的確認,更多的應該從技術面和基本面的角度去分析,不能簡單的認為新股不再發行,就預示底部到來。


小散李大鵬

停發新股,往往說明A股投資信心已經到達冰點,並不意味著股票市場已經發生重要性的轉折點。但是,從歷史走勢分析,停發新股,往往屬於一種底部信號,隨之而至的,則是股票市場投資信心逐漸回暖,市場賺錢效應逐漸提升,但底部並不意味著最低點,這兩者之間仍存在一定的空間距離以及時間距離,但停發新股代表著一種政策信號,非市場信號,而政策回暖信號出現之後,市場仍需要等待市場信號的回暖。


郭施亮

證監會為啥要停發新股?這必須要在股市跌迭不休,融資功能基本喪失的情況下,不是管理層要停發新股,而且市場信心不足,大量新股發行,根本發不出來。

停發新股往往只是權宜之計,這是給A股市場一個休養生息的時間,後續股市行情只要稍有好轉,新股IPO又要開始大量發行。A股市場為啥要建立?就是解決上市企業的融資問題,如果A股市場長期新股發不出來,那就可能沒有存在的必要了。

過去,停發新股只能說明管理層呵護市場,讓股市歇一歇,喘口氣,等歇夠了再來新一輪新股發行,並不是A股就要見底,A股見底的標準是新股處於長期停髮狀態,這倒是真的。不過,我告訴大家,以後停發新股這種事情不太可能發生了,監管層最多就是在某個時間段放緩新股發行的節奏。

原因很簡單,決策層已經重申了股市的直接融資功能,在高層看來,在經濟下行的情況下,銀行給實體企業間接融資的風險較大,但中國經濟又要依賴於實體經濟,怎麼辦?只能拓展多渠道的直接融資功能,而股市便是直接融資的重要市場。未來不僅是獨角獸企業上市,巨無霸企業也要從海外迴歸,新股停發的可能性越來越少。但你不能說股市一直不會見底的呀


不執著財經

從歷年的情況來看,是這種情況。停發新股或者大幅縮減發新股的量會引起一段很好的行情。比如說2005年-2007年間的“大牛市”,雖然市場經濟的飛躍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一點,但是在此時間段內的新股發行也是低於歷史水平的;又比如2013年-2015年上半年的“牛市”,2013年、2014年發新股的數量以及融資額度都是低於歷史平均水平的,可以說是減少發行新股給予了牛市的基本環境。當然,如果看一下其他的非牛市時間,發新股體量大,2017年發新股的數量達到了歷史高峰:433家,而2013年為0家。

所以這麼一對比,數據很鮮明的傾向於停發或減少發行新股能夠達到跌到底的說法。其實這些依據並不能精準的說明什麼問題,從顯示中確實是可以看出停發、減少發行新股能夠達到底部的效果,但是誰知道以後會發生什麼事情,這是難以預料的。就我個人的觀點而言,跌到底的依據有以下:

經濟週期向上、宏觀經濟轉暖、貨幣政策寬鬆或是穩健發展。這可以說是股市跌到底以後形成反轉的重要因素,因為大環境將向好,作為市場經濟晴雨表之稱的股市理所當然也是先行一步。可以說如果沒有這樣的基礎,就算停發新股,股市在短時間內也是無法形成底部的,因為賣出的人遠遠大於買入的人。

停發或低於歷史水平的融資額,在相應的條件之下發生這樣的事情,極大概率會是跌到底,因為沒有了“抽血”效應,來到股市中的錢會逐步的推高股指、股價。


炒股哥說

其實縱觀過往A股的運行歷史,中間也不乏暫停IPO的例子,實際上A股至今雖然成立還不到30年,但已經出現過9度暫停IPO(停發新股),從過往數據來說,新股停發與否和市場市場跌到底之間沒有必然的聯繫,只能說,停發新股能滿足下大眾投資者心理上的眾矢之的,有利於緩和市場和投資者的恐慌,利於市場反彈,但不一定能帶來市場見底。比如:

2008年9月16日~2009年6月29日,A股第七次暫停IPO期間,市場大反彈,引發小牛市;

但是此後在2012年10月,A股又觸發了第八次新股停發,其後市場沒有大反彈,還是進一步下挫,一直到當年12月4日刷下1949.46的低點後才引發大反彈。

再參考A股第九次暫停IPO效應,那就是2015年的7月4日,發生該次IPO暫停前滬指收報3686.92,不過此後滬指也是一路下跌,雖然後來遭遇大救市反彈一波,但滬指在2016年的1月27日探下2638.30才見底,進而迎來白馬藍籌股的慢牛行情。


風生焱起

跌到底的信號有很多,比如地量的出現等,其中,停止新股發行,就是一個很重要的信號。這一信號,透露以下信息:

一、這是一個政策信號,監管層表明態度了,希望股市不要跌了,再跌就會引起系統性風險。比如,有的企業將本公司的股票進行質押,如果股票跌倒一定價格的時候,銀行就要將股票拋出,用於抵扣貸款,不然銀行會賠本。為此,就要維護市場的穩定。通常來說,監管層維護市場的手段中,有兩個手段比較容易操作。一個是國家隊進場拉指數。另一個就是停止新股發行了,給市場一個信號。告訴投資者,底部到了,可以投資了,希望投資者進場,維護市場穩定。

二、技術上看,當停止發行新股的時候,肯定技術底部也到了。一般來說,停止發行新股的時候,市場也是跌得很慘的時候。不管是市盈率,還是破淨數量,還是其他技術指標都會處於可投資的位置。比如,現在很多銀行股破淨了,此時投資,盈利的概率就很大。

三、停止新股發行的時候,並不意味著就不跌了。股市有其內在的運行規律。儘管監管層發出底部信號了,但由於踩踏效應,很多資金奪路而逃,造成股市慣性下跌。同時,由於股市沒穩定下來,場外資金出於避險的需要,也不會貿然入場。由於散戶一般是右側交易,在此情況下,就應該準備好子彈,一旦市場發出開始上漲信號,及時入場。

當前,新股發行仍在進行,說明監管層仍認為現在的指數,處於安全區域,繼續發行新股,不會引起金融風險,但個股又跌不停,那麼散戶朋友就應該審時度勢,規避風險。


小不點333

停發新股同股市到底其實並沒有什麼必然的聯繫,從a股成立以來,一共經歷了8次較長時間的新股停發,而停發期間大盤表現也是有漲有跌,並沒有出現明顯的規律,只不過最近3次新股停發,同大盤見底時間都比較吻合,所以市場才普遍發出了停發新股,股市見底的聲音,最近三次停發新股的時間分別為:

2005年5月25日-2006年6月,總計停牌時間:264天 , 對應2005年998點的底部。

2008年9月16日-2009年7月,總計停牌時間:191天, 對應2008年1664點的底部。

2012年11月16日至2013年12月,總計停牌時間:260天,對應2013年1849點的底部。

可以看出雖然見底發生在停牌期間,但這主要由於這三次停牌時間都較大,而且正好是在大盤下跌調整已經非常充分的情況下停發的,說明說服力並不是很強。從歷史經驗來看,新股發行對市場更多是一個短期影響波動,並不能改變市場的大趨勢,只不過大盤下跌過程當中,如果新股發行頻率較大,投資者習慣將下跌原因歸咎於新股的發行,其實投資者對新股發行的擔憂,更多來自於心理層面,其中的邏輯當然來自於新股發行帶來新資產的供給,吸引資金分流到一級市場,則供求格局改變,市場下跌。

如果新股募集的資金額度較小的話,那麼對市場的衝擊其實可以忽略不計,當然比如今年募集額度非常大的獨角獸集中上市(藥明康德、工業富聯、寧德時代等),那整體抽血效應就比較強了,對於市場的衝擊力度肯定就會比較大了。

鑑於股市存在的最大的價值就在於融資,如果長時間停發,那股市存在的意義何在呢?所以近期我們看到新股發行的節奏還是非常快的,尤其在去槓桿背景下,中小企業融資難的情況下,股市的直接融資功能更應該體現出來,此前高層也多次強調了要進一步發揮金融對實體經濟的支持作用。從去年發審委的成立,我們也可以看出新股停發幾乎不可能,但是加強對新股過會的審核是肯定的,從源頭上規避更多垃圾股進入a股。


侯賢平

  • 在大A股有個熟悉的規律。就是每週來一次新股。從不例外。如果有一週不來了,你會感覺到非常不適應了。

  • 現在的股民是非常期待停發新股的。在之前,在行情不好時往往會停發新股好長一段時。而在行情瘋狂時會發盤子較大的新股來警醒市場。事實上停發新股和股市的漲跌並沒有必然的聯繫,有的也僅僅是一種態度。
  • A股成立以來,一共經歷了8次較長時間的新股停發。在停發期間大盤有漲有跌。這和世界盃魔咒是一個道理。並沒有明顯的規律。並不是停發了新股,大盤馬上就會上漲了。也不是說發行了新股,大盤就一定要跌。最近3次新股停發,都是在大盤底部區域,因此給人一種印象就是隻要停發新股,股市就會見底。

最近三次停發新股的時間分別為:

  • 2005年5月25日-2006年6月,總計停牌時間:264天 , 對應2005年998點的底部。

  • 2008年9月16日-2009年7月,總計停牌時間:191天, 對應2008年1664點的底部。
  • 2012年11月16日至2013年12月,總計停牌時間:260天,對應2013年1849點的底部。
  • 事實上,最近在中小企業融資非常困難的背景下,直接融資就成了中小企業壯大發展的一條路子。發揮股市這個直接融資的功能成為一種共識。而且,排隊的IPO也是非常多,如果停發一段時間,這些排隊的企業可能就會延緩很長一段時間才能上市了。這對企業來說是不小的打擊。因此,最近一段時間才會不斷髮行新股。發揮它應有的直接融資的功能。現在看來,停發新股可能不現實。只有從源頭上把控上市公司的質量才是必須面對的。在大盤不好時只能做到儘量減少發行數量和金額,已經是不錯了。停發新股也不一定會讓股市見底。不過帶給股市的就是一種比較大的心理上的利好。


股海重生2015

這個規律在以往可以適用……停止發新股,然後股市見底,現在不同了。

1,發新股決心很大,股災都沒有停。您覺得現在還會停嗎?

2,有人說跌到2000點就停發。列位,現在國家隊護盤,3000點堅決護住,您跌到2000點!有難度啊!

3,市場資金雖然缺乏,但是的確有新增資金入市。

4,主力資金還在三四線城市炒房地產呢!等調控一緊張,資金沒地方去,只有來股市!

飛刀覺得新股不停發,發不停……源源不斷抽血,真的是罕見…這也是股市跌跌不休的主要原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