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組清代精品瓷器供大家欣賞

黑釉描金花鳥紋撇口瓶 高:45cm 口徑:14.7cm 底徑:14.5cm

“黑釉”古代瓷器釉色之一,釉面呈黑色或黑褐色。黑釉主要呈色劑為氧化鐵及少量或微量的錳、鈷、銅、鉻等氧化著色劑。通常所見的赤褐色或暗褐色瓷器,釉料中氧化鐵比例為8%左右,如將釉層加厚到1.5毫米時,燒成的釉色即呈純黑。以鐵為呈色劑,塗層厚約1.5毫米,經氧化焰焙燒,呈純黑色。

黑釉釉料為石灰釉和石灰鹼釉兩大類。據有關資料記載,我國至遲在東漢時就能燒製黑釉,東晉至南朝初的德清窯,用含鐵6—8%的紫金土配製黑釉,釉面光澤,色黑如漆。東漢、東晉等早期黑釉屬石灰釉唐代以後,基本上都改用石灰鹼釉。就黑釉的品種而論,可以分為一般黑釉與花色黑釉兩大類。油滴、兔毫、玳瑁、麻醬釉等,即屬花色黑釉。黑釉瓷器出現於東漢中、晚期,但當時的釉色為深褐綠色乃至黑色,釉層也薄厚不均,常有蠟淚痕,並在器表的底凹處聚集著很厚的釉層。早期燒製黑釉最成功的首推東晉時期浙江德清窯,所燒黑釉釉面滋潤、光亮,色黑如漆,可與漆器媲美。唐代黑釉較為盛行,宋代則是黑釉的高峰時期。明、清時期御器廠所燒黑釉器做工精細,多在純淨的黑釉上施以各種低溫色彩,黑釉則成為各種美麗顏色的襯托。

一組清代精品瓷器供大家欣賞

一組清代精品瓷器供大家欣賞

琺琅彩胭脂紅釉軋道富貴錦雞雙耳賞瓶 高:43cm 口徑:13cm 底部:15cm

琺琅彩繪採用的畫琺的製作技法起源於15世紀中葉歐洲比利時、法國、荷蘭三國交界的佛朗德斯地區。15世紀末,法國中西部的裡摩居,以其製作內填琺琅工藝為基礎,發展成畫琺琅的重鎮,初期製作以宗教為主題的器物,後來逐漸製做成裝飾性的工藝品。隨著東西貿易交往的頻繁,尤其自清康熙二十三年清廷平定臺灣以後,禁海開放,西洋製品開始湧入,西洋琺琅便由廣州等港口傳入中國,並就地設廠研製,稱之為洋瓷,宮中則稱其為廣琺琅。當時,廣州的產品多保留著西方文化的韻味,由於燒造技術不高,釉料呈色不穩定。康熙五十八年,聘請法蘭西畫琺琅藝人陳忠信來京,在內廷琺琅處指導燒造畫琺琅器。其式樣、圖案主要是中國風格,少有西方畫琺琅的特點。

瓷胎畫琺琅的創燒,與康熙皇帝對畫琺琅的喜愛有密切關係。康熙十九年,朝廷在紫禁城內武英殿附近設置琺琅作,主要生產銅胎掐絲琺琅和鏨胎琺琅。康熙二十二年,清政府收復臺灣,廢除海禁,歐洲的金屬胎畫琺琅器作為貴重工藝品,由來華的傳教士帶入廣州,並進貢內廷。這些舶來的畫琺琅器以它精細的彩繪技法和華麗的裝飾風格,而深受皇宮貴族和廣州地方官員和土庶的喜愛。由當時歐洲傳教士的私人信件得知,康熙皇帝對這種洋玩意兒也很感興趣,併力圖使中國的琺琅工匠掌握這門技術,於是廣州和北京內廷琺琅作的工匠分別在兩地試燒畫琺琅,經過大約10年的時間,成功地燒製出了我國的金屬胎畫琺琅器。康熙五十五年以後,隨著廣州和歐洲的畫琺琅器製作匠師進入內廷,參與指導造辦處琺琅器的生產,甚至親自操作,畫琺琅器的生產遂呈現繁榮景象。康熙五十五年,經廣州巡撫楊琳推薦,廣東畫琺琅匠師潘淳、楊士章,並有西洋人三名,法藍(琺琅)匠二名,徒弟二名,進入內廷。康熙五十七年,奏準武英殿琺琅作改歸養心殿,增設監造一人,顯示出康熙皇帝對琺琅器生產的重視。康熙五十八年,法國畫琺琅藝術家陳忠信被召至內廷指導畫琺琅器的生產。在中外匠師的共同努力下,宮廷造辦處琺琅作很快熟練掌握了金屬胎畫琺琅燒製技術,並燒造出一大批具有濃郁宮廷韻味的金屬胎畫琺琅器。同時,造辦處琺琅作還嘗試著將這種技法移植到瓷胎上,於是便產生了瓷胎畫琺琅,即今人所稱的“琺琅彩”。

一組清代精品瓷器供大家欣賞

一組清代精品瓷器供大家欣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