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臣:你就是个昏君,连隋炀帝都不如!皇帝:真乃忠臣,必须重用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一个人的度量,往往决定他能达到的高度,古今成大事者,大多都有宽阔的胸襟,最具代表性的莫过于唐太宗。尽管他是通过玄武门之变夺得皇位,手段看起来残忍一些,但也是不得已而为之,如果他不这么做,估计死的人就是他了,不可能有之后的贞观盛世。

大臣:你就是个昏君,连隋炀帝都不如!皇帝:真乃忠臣,必须重用

作为古代最有作为的帝王之一,唐太宗算是个全才皇帝,武能上马定乾坤,大半个江山都是他打下的;文能提笔安天下,精通治国之道,亲贤臣而远小人,书法也相当不错。最让后人津津乐道的,是唐太宗善于纳谏的胸怀,把魏征视作铜镜,从不会因大臣的谏言而发怒。

除了魏征之外,还有一个敢于直谏的大臣,他曾经怒怼唐太宗,甚至说他是连隋炀帝都不如的昏君,简直比魏征还要嚣张,若是换作其他皇帝,就算此人有九个脑袋也不够砍的。然而,唐太宗非但没有生气,反而当场接受了他提出的建议,并且说:真乃忠臣啊,必须重用。

大臣:你就是个昏君,连隋炀帝都不如!皇帝:真乃忠臣,必须重用

如此勇猛的大臣就是张玄素,隋朝末年河北沧州人,当时官职不高,却深受百姓爱戴,窦建德攻陷城池后,本打算把张玄素斩首示众。为官清廉的张玄素,没有任何畏惧,甚至喊出了十八年后又是一条好汉的遗言,但城中百姓得知此事,联合起来为张玄素求情,下属也劝说道:“此人清慎若是,今倘杀之,乃无天也。”

就这样,窦建德亲手为他松绑,并授予他一个不错的官职。后来,张玄素跟随老大窦建德一起投靠了大唐,李世民久仰其大名,亲自召见了他,并且问他如何才能成为尧舜那样的贤德之君。张玄素貌似是有备而来,滔滔不绝地讲述了自己的观点,总结起来就三点,一是用贤臣,二是体恤百姓,三是开张圣听,不可刚愎自用。

大臣:你就是个昏君,连隋炀帝都不如!皇帝:真乃忠臣,必须重用

张玄素的这番话,赢得了唐太宗的赏识,升迁自然是水到渠成之事,先是当上了侍御史,不久后又被提拔为给事中。虽然官衔只有五品,却有资格参与讨论朝廷大事,向皇帝提出各种意见和建议,甚至有权指责皇帝的过失,实际上的权力不小。

有一年,唐太宗考虑到之后会巡游洛阳,就命人起草了在洛阳修建宫殿的圣旨,并让户部准备所需要的银两。尽管多数大臣都认为,太宗的此举会劳民伤财,却没有人敢直接提出反对意见。张玄素就坐不住了,连夜入宫面圣,怒气冲冲地说:“如今百姓疮痍,若是此时修洛阳宫,袭亡隋之弊,就是不如隋炀帝啊。”

大臣:你就是个昏君,连隋炀帝都不如!皇帝:真乃忠臣,必须重用

张玄素话犹如醍醐灌顶,让太宗意识到了自己的过失,当着满朝文武的面称赞道:“玄素所言诚有理,宜即为之罢役。后日或以事至洛阳,虽露居亦无伤也。”除了口头表扬之外,还赐给他不少布匹、银两,并让他担任太子的老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