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書拿到手軟卻不愛工作,“嗜考族”孩子更應得到關注

他們,性格迥異,與同齡人格格不入;他們,沒有朋友,沒有愛好;他們,只愛考試,考試就是他們的一切,只有考試才能使他們獲得短暫的愉悅;他們,就是“嗜考族”。但是,如果有一天,當考試失去意義,變得不重要,他們就會像失去了翅膀的小鳥,只剩下孤獨、彷徨和落魄。

病例A:

各種證書拿到手軟

她卻無法正常工作

病例B:

一次考試沒考好

她用打臉絕食懲罰自己

林晶(化名)是一名高二的學生,學習一直刻苦努力。每天都要學到凌晨一兩點。起初,林晶的父母還為有這樣優秀上進的孩子而感到高興,但時間長了,林晶的父母就察覺到問題:“孩子好像沒朋友,每天就是學習,只是考試考好了,她才會笑笑,平常總是沉著個臉。”高二上學期期末考試,林晶沒有考到自己的目標名次——全年級前五名。積壓的情緒突然爆發了。回到家,林晶將自己鎖進屋子,猛扇自己的臉,還懲罰自己不喝水不吃飯。林晶父母意識到問題的嚴重,將孩子帶進心理診室。

病例C:

為了不讓父母分居

他拿成績單“拴”住爸媽

丁丁(化名)還是個9歲的孩子,卻有著不為人知的小心思。丁丁的爸媽在丁丁剛上小學的時候分居了。丁丁很傷心,大人的世界他不懂,但只希望爸媽能和從前一樣,一起陪在他的身邊。“怎麼辦呢?”丁丁發現,只要自己考試成績優異,爸媽就會特別開心,一家人還能其樂融融地吃頓飯。於是,“努力考出好成績,讓我們一家三口在一起”這個小秘密就默默地揹負在了這個小小的孩子身上。但是當一次沒有考好,丁丁就會倍感傷心,因為他覺得這樣失去的是父母的愛。

提醒:

“優秀生”一旦心理崩塌

後果更嚴重

“其實,正常的心理機能是趨利避害,就好比人們在應對一件不可預知的事件時會出現適度的焦慮,譬如說考試,這是正常的心理。但是,當遇到不可預知的事情,相反出現欣然享受的態度,這就是不正常的心理反應。‘嗜考者’就表現於此。”王永柏表示。

原因:

孩子形成“嗜考症”

源於父母過度獎勵

孩子努力學習,積極上進固然好,但為什麼很多孩子卻深陷考試,無法自拔,最終形成“嗜考症”呢?王永柏介紹,這與孩子的個性、家庭教育環境和現有的應試教育有很大關係。在只認成績、只重視考試的重壓之下,學生心靈趨於呆滯、麻木和機械,一旦某段時間沒有考試,就會感覺不適應,出現心慌煩躁、考試慾望強烈等症狀。而老師對成績好的學生的偏愛也會讓孩子對考試著迷。

此外,陳爽表示,孩子考試成癮,與家長對考試成績的過度關注、不合理的獎懲行為也有關係。學習新東西本身應該是快樂的,考試不過是檢驗過程,不應與其他獎勵掛鉤,一些家長常常以物質或額外的獎勵,以期待激勵孩子更努力的學習。而另一種虛擬的獎懲制度就是家長的期待。絕大部分孩子都有取悅父母的本能,希望父母滿意,當孩子取得好成績,家長就會將滿意和驕傲寫在臉上。如果成績不好,家長就會把惋惜和不高興掛在臉上,即使不說,孩子也能感知到父母的失望和期待。尤其是那些平時較少受到家長陪伴和關注的孩子,或者在群體中因某些原因適應不良的孩子,他們很少會受到除了成績以外的讚賞。長此以往,這類孩子就把所有的注意力都放在成績上,以此來完成父母的期待、周圍人的關注和欣賞。從而喪失了感知最簡單快樂的能力,喪失了獲得自尊的其他途徑。

建議:

考試不是唯一評價標準

培養孩子多點喜好

王永柏建議,首先要給孩子培養廣泛的愛好,讓孩子獲得更豐富的快樂體驗。注意不把愛好當成任務和負擔,否則愛好也將失去其意義,變成壓力;其次,儘可能多抽時間陪伴關注孩子,多讚賞孩子的每一點成長,而不僅僅關注考試和成績;客觀看待孩子的能力與考試的關係,避免不合理的獎懲行為,讓孩子有機會體驗單純的獲得新信息新知識的快樂。“對孩子而言,好成績本身就是一種獎勵,這是對他學習知識的認可,這會帶給他內在的喜悅,這種內在的喜悅是最好的學習動力。如果頻繁給予物質獎勵,這種內在喜悅就會被外在的獎勵所取代,孩子的學習動機會因此變得不單純。”最後,家長一定要幫助孩子完善健全的人格,培養孩子擁有足夠強大的內心以及自我評價標準。孩子的快樂應是多方面的,不應只圍繞學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