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留住鄉愁”的口號融入到生活的每一個細節——於世偉印象點滴

【季朗友精品系列】

在寫於先生前我倒想起一首詩,即杜牧《題宣州開元寺水閣閣下宛溪夾溪居人》:

六朝文物草連空

天淡雲閒今古同

這兩句的大意是:六朝時代文物早已不見了,只有草色連空;天淡雲閒的景象,倒是古今相同。

每每讀起這兩句,叫我有一種空慨憂緒之感。

想起家鄉古城豐縣,那曾經輝煌歷史,全國之邑誰可望其項背?!由於歷代黃泛浸襲,文物,這些凝固的靈魂,湮埋於莽莽黃土之下,無處可尋,讓人無憑弔之處,用現在一句流行的話說,“留住鄉愁”,而豐縣的鄉愁又在那裡?

把“留住鄉愁”的口號融入到生活的每一個細節——於世偉印象點滴

聞知於世偉榮獲徐州市文物管理委員會頒發的“2016-2017年度全市依法保護文物積極分子”稱號,我一點都不吃驚,因為,於先生這幾年在文物保護方面所作出的努力,是有目共睹的。

把“留住鄉愁”的口號融入到生活的每一個細節——於世偉印象點滴

喜愛豐縣歷史,更關注豐縣文化訊息,於世偉先生就是這樣一個人。

把“留住鄉愁”的口號融入到生活的每一個細節——於世偉印象點滴

讓我我沒有想到是,在古碑出土第一時間,普濟橋碑文,在《淮海民俗文化網》釋出,圖文並茂,釋古理迷,讓不懂古文的人,讀著輕鬆有趣,作者於世偉。

筆者吃驚的事,普濟橋碑文應是文化部門人士來解讀的事。這麼快竟被於世偉破譯整理成篇。

打電話尋問主編範老師,普濟橋訊息傳出於世偉親臨現場幫助出土前工作。

把“留住鄉愁”的口號融入到生活的每一個細節——於世偉印象點滴

古碑運到博物館,於世偉面對這通冰冷古碑,就像多年沒見的老朋友,試土清垢,扶石擦字,認為老朋友給他帶來的是一封二百年前沒有打開的信。

碑石勒文,古人視為神聖。

面對滿篇石刻碑碣,並非品茶好酒那樣簡單。世偉平日也有拜羲之習鍾繇之好,仔細辯認、抄錄、核對,碑中異體文字即難讀又難辯。他把著名書法家趙峰先生請到現場,請先生辯解。目的,精確無誤。

面對滿紙碑文,斷句標點需要較深文字功夫,燈下校勘,反覆閱讀,讓他感到古文苦澀,比平時習練書法困難,也給他帶來古文趣味,更帶來探索動力。

把“留住鄉愁”的口號融入到生活的每一個細節——於世偉印象點滴

就是這篇文字叫他忙到夜深,自己仍不滿意,真似“三更有夢書當枕,願君長讀到黎明”。古文如果斷錯句,意思也就變了。

第二天他又請教江蘇師範大學原文學院教授於盛庭先生,幫助標點。

一篇看似千字文章,實際上世偉忙了兩天一個晝夜。

世偉說,我鑽研古文,只是熱愛豐縣文化歷史,愛護文物,讓文物自身內涵,發出閃光點,人人為家鄉豐縣感到驕傲!

把“留住鄉愁”的口號融入到生活的每一個細節——於世偉印象點滴

於氏族人於為香先生介紹,世偉身為於氏宗親會秘書長。近幾年在世偉的倡導下,於氏家族把撒落在趙莊一帶十餘通於氏古碑,從棄在溝壑之間與沉掩在田野古碑,發掘出來,修補立亭建廊保護。

雖然是於氏家族古碑,也是豐縣的歷史文獻,以一人之已,喚眾人之力,於世偉就是這樣保護那一通通的古碑。

把“留住鄉愁”的口號融入到生活的每一個細節——於世偉印象點滴

一個城市的魅力,並不在於他的經濟有多強大,關鍵是他的歷史文化,文化古蹟一個城市的靈魂,經濟不論怎樣發達,如果沒有文化,是扶不起來的巨人。

九里山前古戰場

牧童拾得舊刀槍

古豐大地,曾經黃泛之域,說不定那一天還會出現古碑石碣,於世偉還會熱情投入自己的力量,關心家鄉文物,弘揚豐縣歷史文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