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以鬯經典”責編陳彥瑾:他的文學成就還未被充分認識

“刘以鬯经典”责编陈彦瑾:他的文学成就还未被充分认识

劉以鬯先生走了。他把屬於自己的時代,屬於自己的詩意,屬於自己的百年記憶,留在了作品裡。

他說,所有的記憶都是潮溼的。

在潮溼的淚光中,我看見他遠去的背影,穿越時光,驚豔了當下。

我見過98歲時的劉以鬯。面貌清癯,神情俊朗,像北京的秋天一樣爽利,一如他的文字,清朗、乾淨、簡潔、靈動,一塵不染,沒有一絲多餘。

他有著純粹的文心,有著孩童般的奇思異想,有著少年般的詩意,有著古典文人的風骨、情懷,又有著現代的不羈的靈魂,所有這些化成文字,便是他與眾不同的純文學觀念,使他在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就寫出了一批具有世界意義的現代主義作品。

只是,總體感覺,劉以鬯的文學成就還未被中國文壇充分認識,這位偏居一隅的“香港文學一代宗師”,在中國文壇還顯得頗為寂寞。世人只知王家衛,少有人知劉以鬯,這既是純文學的寂寞,也正是《酒徒》裡那位苦悶文青所憤懣的。但願“劉以鬯經典”系列的出版,能夠使更多讀者、學者認識和了解這位大師級的作家。

“刘以鬯经典”责编陈彦瑾:他的文学成就还未被充分认识

“劉以鬯經典”系列:《酒徒》《對倒》《寺內》

人民文學出版社2018年6月

一、 生命最後歲月裡審定的一套書

這三部作品,正如劉老自己所說,“我無意寫歷史小說,卻有意給香港歷史加一個註釋。”香港學者林少陽也說:“劉以鬯之所以被視為香港文學的代表,不僅是因為他的文學展開於香港,更重要的是他的作品記述了另類的香港歷史。”創作時,劉老以簡潔的文字、靈動的構思植入他所經歷的時代和歷史,其中一些帶有歷史印記的詞彙,只有補充註釋後,今天的讀者才能讀懂其中的歷史內涵。可以說,補充註釋的過程,也是還原歷史的過程。而這套由最劉老在生命最後歲月裡審定的“劉以鬯經典”系列,無疑是最有研究價值和收藏價值的一套劉以鬯作品。這套書也得到了莫言、劉再復、蔣勳、龍應臺、孫立川、陳曉明等諸位名家的鼎力推薦。

“刘以鬯经典”责编陈彦瑾:他的文学成就还未被充分认识

“劉以鬯經典”系列(全三冊)

“刘以鬯经典”责编陈彦瑾:他的文学成就还未被充分认识

2018年4月時的劉以鬯夫婦

二、純粹的文心,不羈的靈魂

香港學者孫立川說:“二十多年前,因文學之緣而認識了劉以鬯先生,總覺得他永遠都保持著上海文化人的習慣,西裝革履,梳著整齊的髮型,鐘意飲咖啡、吃西點、品嚐美食,談吐文雅,對西方文學流派及其手法十分熟悉,對內地、香港的文壇更是如數家珍。

讀他的小說,似乎可以看出他濃濃的上海情意結。”

“刘以鬯经典”责编陈彦瑾:他的文学成就还未被充分认识

2018年春節時的劉以鬯夫婦

三、永恆的經典,激盪了時光

《酒徒》是劉以鬯先生名聞遐邇的代表作之一,被譽為“詩化意識流小說開山之作”和“現代文人小說高峰”,入選“20世紀現代小說經典名著百強”。2004年引發香港導演王家衛拍攝電影《2046》,2011年由香港導演黃國兆拍攝成電影。它寫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的香港,商品經濟盛行,文藝也高度商業化的背景下,一位藝術良心未泯的作家,掙扎於理想與現實的衝突中,不願典賣自我價值而不能,只好一面煮字療飢,靠寫文字垃圾求取生存,一面自責懺悔,借酒麻醉,沉淪為不能自拔的酒徒。

“刘以鬯经典”责编陈彦瑾:他的文学成就还未被充分认识

這是一部穿越時光的作品,對於今天生活在商品化大潮中的讀者來說,閱讀《酒徒》定然會有濃濃的似曾相識之感。書中酒徒的醉言醉語,說出的恐怕也是今天在商業規則面前苦悶掙扎的文青們的心聲。《酒徒》也是一部關於小說的小說,一部前衛藝術的雜燴。它的語言、技巧、表現手法和文學觀念都以創新性和藝術性,穿越時光,驚豔當下。

《對倒》最令人驚歎的是與眾不同的構思和對電影手法的借鑑,可謂開文藝越界之先河。它寫一個上海移居香港、在回憶中懷舊的中年男子,一個香港土生土長、在幻想中憧憬的青春少女,他們互不相識,各自遊蕩在70年代的香港街頭,帶著各自的見聞和感受迎面而行,又背向遠去,僅有的一次邂逅,也是擦肩而過……

“對倒”指一正一負雙連郵票,借用此形式,劉以鬯於1972年創作了長篇小說《對倒》,後又濃縮為短篇,“劉以鬯經典”選用的是長、短篇合集。2000年,《對倒》引發香港導演王家衛拍攝電影《花樣年華》。

“刘以鬯经典”责编陈彦瑾:他的文学成就还未被充分认识

《寺內》收入了14篇新穎多彩的中短篇小說,熔想象與詩意、古典與現代於一爐,或為故事新編,如《寺內》《除夕》;或表現香港現代都市之人與事,如《對倒》《鏈》《吵架》《赫爾滋夫婦》《龍鬚糖與熱蔗》《聖水》等;或探求生命哲理,如《蟑螂》。這部結集於1977年的經典小說集,篇篇有創意,篇篇是佳構,以“求新求異”的文體實驗,彰顯現代小說的新銳與性靈,至今令人驚豔而掩卷慨嘆:原來小說可以這麼寫!讀過《寺內》的讀者,心中都會湧起拿起筆來寫小說的衝動。

“刘以鬯经典”责编陈彦瑾:他的文学成就还未被充分认识

這三部作品,代表了劉以鬯先生的文學成就,而且,從現在的眼光去看,它的語言、藝術、觀念等等都依然是前衛的、新銳的,同時,它又是古典的、中國的、歷史的,它是從中國土壤上生長出來的不老的現代藝術之花。

“刘以鬯经典”责编陈彦瑾:他的文学成就还未被充分认识

《寺內》初版時,劉以鬯夫婦攝於香港

四、詩化意識流,小說新道路

意識流是劉以鬯作品的標籤化字眼。

在《酒徒》初版序中,劉以鬯先生介紹意識流說,意識流這個名稱首先出現於心理學家詹姆士的文章,第一個運用於小說的是杜雅丹,後來,伍爾夫、喬伊斯、普魯斯特等作家在小說中運用此手法。劉以鬯認為,意識流是小說家探求內在之真實的一種技巧,而非流派。“現代社會是一個錯綜複雜的社會,只有運用橫斷面的方法去探求個人心靈的飄忽、心理的幻變並捕捉思想的意象,才能真切地、完全地、確實地表現這個社會環境以及時代精神”,這是寫實主義所不能完全做到的。正是出於這樣文學觀念,劉以鬯寫出了《酒徒》,被認為是“中國第一部意識流小說”,但也有人說,30年代穆時英等人的新感覺派小說也運用了意識流,所以,“劉以鬯經典”系列對《酒徒》的介紹採用的是“詩化意識流小說的開山之作”,強調劉以鬯小說開創的是“詩化意識流”。這是因為,劉以鬯小說的意識流不僅僅是技巧,更是觀念,不僅僅要寫出“內在真實”,還要寫出“與眾不同的小說”。

而劉以鬯認為,由於電影和電視高度發達,小說必須開闢新的道路,其中,詩化小說——讓小說與詩聯盟——是《酒徒》探討的小說新道路。他說,“寫《酒徒》時,我故意使詩與小說結合在一起”,並引用柯恩的話:“詩是使文學繼續生存的希望”。所以,學者楊義稱劉以鬯的意識流小說為詩化意識流、東方意識流。他的作品,將人的內在真實如行雲流水般描繪出來,讀的時候你會被他詩意的文字、跳脫的字句和驚豔的想象所感染、所征服,不由心生讚歎:大師手筆,寫得真好!

“刘以鬯经典”责编陈彦瑾:他的文学成就还未被充分认识

創作《酒徒》時的劉以鬯

五、南天一隅,大師寂寞

學者楊義曾說:“如果這樣談論劉以鬯,說他承受著香港商品經濟浪潮鋪天蓋地的衝擊,以始終不懈的藝術真誠,在南天一隅出奇制勝,率先使華文小說與世界新銳的現代主義文學接軌。那麼他在香港甚至中國現代文學史上的地位,也就凸現出來了。”並說:“香港文壇應該為出了劉以鬯而驕傲,他創造了獨具魅力的東方詩化意識流藝術,屬於東方,又屬於現代,代表著香港探索文學的一個新的歷史時期。”這是對劉以鬯文學地位的中肯評價。

只是,總體感覺,劉以鬯的文學成就還未被中國文壇充分認識,這位偏居一隅的“香港文學一代宗師”,在中國文壇還顯得頗為寂寞。對於大眾來說,世人只知王家衛,少有人知劉以鬯,這既是純文學的寂寞,也正是《酒徒》裡那位苦悶文青所憤懣的。但願“劉以鬯經典”系列的出版,能夠使更多讀者、學者認識和了解這位大師級的作家。

劉以鬯先生走了。他把屬於自己的時代,屬於自己的詩意,屬於自己的百年記憶,留在了他的作品裡。

他說,所有的記憶都是潮溼的。

在潮溼的淚光中,我看見,他的背影,穿越時光,驚豔了當下。

《酒徒》(978-7-02-013541-7)定價:59元,2018年6月,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

《對倒》(978-7-02-013540-0)定價:53元,2018年6月,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

《寺內》(978-7-02-013539-4)定價:55元,2018年6月,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

“劉以鬯經典”系列(全三冊),定價:175元,2018年6月,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