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伊士运河与巴拿马运河

苏伊士运河地势险要无需多言。它是亚洲与非洲的交界线。在其开通之前,地中海与红海近在咫尺,却因苏伊士地峡的存在而不相通。我们都听过海峡,似乎很少机会听到地峡的概念。地峡是指连接了两块大陆的狭长的陆地。它的英文是isthmus。

苏伊士运河与巴拿马运河

苏伊士运河修建之前,来往欧亚之间的船只无法直航,必须进行陆上转运,或绕行非洲最南端的好望角,极为不便。而在苏伊士运河开通后,欧洲前往亚洲的航程被大大缩短了。从英国伦敦港到印度孟买港作一次航行,经苏伊士运河比绕好望角可缩短全航程的43%。

苏伊士运河与巴拿马运河

苏伊士运河的开通不仅为世界海上交通与经贸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也为运河的控制者埃及带来了无尽的滚滚财源。仅2015年一年,埃及仅靠收取苏伊士运河通行费,就获得了51.76亿美元。

和苏伊士运河齐名的当然是巴拿马运河。巴拿马运河由美国建造完成,1914年开始通航。

在19世纪,巴拿马地峡处于哥伦比亚共和国的管辖之下,这个年轻的小国当时很有野心,显然希望未来的运河能在它的版图之内,但其有限的财力又无法支撑如此浩大的工程,于是,借助外部力量成为合理的选择。然而,我们知道,拉美民族天生的敏感。当然了,混血人种嘛,情绪化。所以,你看足球比赛里,基本上点球总是踢不过欧洲队,你去翻翻墨西哥等球队的历史就知道了。敏感的性格使得新格拉纳达政府小心地规定开凿运河的租让权只能交给民间公司,而不允许外国政府介入。

最初,巴拿马运河的修建,正是由上文提到的法国外交官雷赛布主持的。在雷赛布的领导下,法国洋际运河公司经过数年的准备,制定了8套施工方案,最后定于1883年2月,正式动工开凿巴拿马运河。然而,由于炎热气候和恶劣环境、美国人的从中作梗、法国公司经营管理不善、还一味的照搬苏伊士运河的经验等原因,运河建设失败,这所法国公司也被告上法庭。

后来,经过一些列漫长而复杂的谈判,1903年,美国和巴拿马达成协议,由美国负责并控制巴拿马运河的建设和运营。1914年,巴拿马运河正式建立。

苏伊士运河与巴拿马运河

又到了将单词的时候我们今天讲的运河是canal,地峡是isthmus,那么海峡是什么?是channel。它其实更为常用的意思是“频道/渠道”。而停放船只的地方,港口叫harbor,船坞叫dock。在通过运河的船只里油轮是tanker、渡轮是ferry,集装箱叫container。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