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器學堂】鞭—中國古代最強破甲武器

古代將領使用的鞭,並不是大家熟知的那種用來驅趕牲畜的皮鞭,也不是武林中女俠用的軟鞭,其外觀似一根鐵棍,它的攻擊方式一般以劈、掃、捅為主,專門用來對付比鎖子甲更堅固的盔甲的武器,可以輕鬆打碎護心鏡,可謂是最強破甲武器。

【兵器學堂】鞭—中國古代最強破甲武器

鞭為短兵之一種,其由來與鐧相同,惟鐧必雙用,鞭則有單雙軮硬之分;考諸古籍所載,大都系單鞭硬鞭;稽之現在,則都重軮鞭。軮鞭之制,不知起於何時?創自何人?至雙鞭之法,疑後人因見於戩法雙用,攻御並行之便利,故竊其法,易單為雙。然鞭戩同為無刃之短兵,不過形式稍異;至若掄舞攻御之法,主力點既完全相同,自不能大異,彼創雙鞭者,亦正見其矜奇眩世耳。鞭之區別如是,而名稱亦至不一,即就硬鞭而言,有竹節鞭,虎尾軮等數種,其餘無論矣;大概皆就其形式而釐定其名耳。然因名之不同,其法亦因之而門戶雜出,多少不同,惟尉遲鞭法為世所崇尚,但近巳不得其傳,甚堪惋惜。此外即尋常之硬鞭法,亦大都拾各短兵之唾餘,勉強組成。

【兵器學堂】鞭—中國古代最強破甲武器

鞭有單、雙、軟、硬之分,其質有銅、鐵、鐵木、純木之別,與用皮革製成,驅趕牛馬的鞭子,是完全不同的器具。但軟鞭類的七節鞭、九節鞭、十三節鞭等,與趕牛馬的鞭子,在來源上,可能有一定的關係。還有一種木質鞭杆,其長度以人之一臂加肩寬度之,亦稱“短鞭”。因其形短小,用時極方便。鐵鞭為六角形,鐵鐧為四楞形“大小短長,隨人力所勝用之。”有的鞭首上聯綴一條短鐵鏈,上系兩節鐵棍,稱做聯珠雙鐵鞭。還有一種鐵鏈夾棒,出自西北地區,是受農家打禾連枷啟發創制而成的。

【兵器學堂】鞭—中國古代最強破甲武器

圖為電影《十月圍城》中李宇春所持的九節鞭

硬鞭多為銅製或鐵製,軟鞭多為皮革編制而成。七節鞭、九節鞭、十三節鞭謂之軟鞭。鞭適用於馬戰與步戰。硬鞭一般用於馬戰,持鞭之將多持雙鞭。鋼鞭沉重而無刃,以力傷人。故持鞭者均需大力勇。

宋人喜歡用短小的打擊兵器、主要靠重力打擊敵人,使用者必須是力氣大的人,多在馬上使用,徒手持用則重了一些。

【兵器學堂】鞭—中國古代最強破甲武器

圖為《水滸傳》中呼延灼所用八稜鋼鞭

明代出現了兩節鐵鞭,其形略如宋代鐵鏈夾棒,但宋器鐵鏈頗長而短棒怍方體;低俗作品請刪除則中鏈甚短,而上下棒均系細圓體,所以其名叫鞭。其他鞭,明代甚多,何良臣《陣紀》說:「鈀尾鞭、丈八鞭、連珠鐵鞭、豹尾鞭、鐵鞭,各有專門,但身法、手法、步法,皆由拳棍上來。」此可知,明軍中多有用鞭者,而且重視以拳棍技術為基礎,來提高高鞭的實戰能力。

【兵器學堂】鞭—中國古代最強破甲武器

清代鞭形制已有軟硬之分,但軟硬之廣用,是在清軍入關之後,因為當時滿族人及北方人喜練這種鞭。當時為九節鞭,每一節長僅三至四寸,聯以鐵環,不用時,可以收小握於一手之中,或圍繞腰際。用時抽開鞭頭,套索於腕,猛力一抽,鞭即挺直,可用其擊、笞、勾、縛,善用者常可勝敵人之刀劍,一擊而可拖拉敵頸或腿,使其倒地。

還有一種木質鞭杆,其長度以人之一臂加肩寬度之,亦稱「短鞭」。因其形短小,用時極方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