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你慢慢點長,媽媽想慢慢點老

孩子,你慢慢點長,媽媽想慢慢點老

(那年去踏青,你說你聽得見陽光的聲音)

親愛的小丫,在你即將面臨畢業考前期,媽媽要拋下你一段時間。

這一次,為你暑假的旅行打個前鋒戰。

又有叔叔緊跟著要媽媽也給他推薦幾樣高考期間的大童飲食。

那會,你躺在媽媽身旁看了《閣樓精靈》,剛剛睡下。書歪放在枕邊,貼著你紅撲撲的小臉頰。你穿著小背心,摟著被角捲曲著小身板,一雙腿蹬了被子全露在外。

你在慢慢長開的五官,眼睛最像媽媽。鼻樑與額頭上,細小的青春痘正隱約等待萌發。那兩顆曾被媽媽嫌棄無數次的大兔門牙,被你緊緊抿在唇裡,嘴角彎彎掛著笑意。媽媽又忍不住,偷偷親你,親完額頭又親臉蛋——媽媽愛你,親愛的寶貝。

親愛的小丫,自打為你的六年級開始親自折騰早餐,媽媽彷彿成了美食專家。別人不知道,媽媽那天第一次做的牛柳炒飯和菠蘿炒飯,你實際上更愛吃牛柳炒飯。不知道其它孩子是否都無葷不歡?可你一直是班上個最小的娃,總坐在教室一二排。為了改善你的挑食,能葷素均衡,能追上些個兒,媽媽才煞費苦心弄各種早餐——女孩子常吃素,才能心竅靈通,皮膚細膩呢。

媽媽從沒想過,你也會在這個過程中照葫蘆畫瓢,有所收穫。媽媽更沒想到過,我們一起摸索折騰出的這些早餐,會被許多許多人分享與跟著學上。“乖乖狗洋洋”阿姨收藏了我們家那些早餐,她從媽媽記錄的故事裡肯定:你育兒很有一套!你教育應該也有自己的一套!

有麼?媽媽自己也不確定。不過,媽媽一直認為,成長,沒有一個固定模式,順其自然才是王道。

孩子,你慢慢點長,媽媽想慢慢點老

(那年你一歲半,初次拍影冊就鎮定自若)

1《書籤》

那天,你完成作業後喜滋滋拿著一作文本進媽媽房裡來。

“這是我同學楊蘇蘇的作文本,我借了回來替她看看……”

“是麼?我瞧瞧。”媽媽聽你講過這楊同學——班上管紀律的,個頭挺大,脾氣暴躁卻熱心,男同學都怕她。你說過,要是哪個男同學敢欺負班裡女同學,楊同學是會一巴掌揮給男同學的女漢子。只是成績,並不十分好。

實際上,媽媽更願意你把作文比你優秀的同學作業本借回來學學。你卻說:“楊蘇蘇不喜歡看書也不喜歡寫作文……我想到一個辦法鼓勵她——”你賣了一個關子,一臉小得意:“我畫了一張畫,制一張書籤送給她,她看書時就可以用啦!我還搜了一句詩給她,是描寫桂花的——琉璃映月華,丹樨遠香清。楊蘇蘇很喜歡桂花的香!”

“那麼用心鼓勵同學呀!挺好的。”

“當然!我們是好朋友呀,好朋友就應該讓對方更好!”

“那你自己呢?你和你們班成績最好的楚妍不也是好朋友麼?幹嘛不借一下她寫得最好的作文回來?讓媽媽也學學呀。媽媽想分析一下,他們是怎麼拿高分的……”

“好吧。我明天試試。我們班還有個新轉來的同學作文也寫得特別好,老師一開始都以為她是抄的。她氣得當場在班上寫,果真與作文書上寫得一樣好。”

“那麼厲害呀?你有向她取取經不?”

“我問過,她說她看過好多書,還背了很多文章,好句子……”

“就是積累了素材唄。你也看過很多很多書,就是沒好好去背過而已。要不然,你也會和他們寫得一樣好。”

“我可不行。我語文肯定永遠沒有數學好!不是有遺傳麼?你都數學老師!”

“就是有遺傳啊!媽媽上學時,語文就比數學好多了!”

說起你的語文,你坐在媽媽床沿,一動不動,嘆了會氣。一會兒又興致勃勃起來:“不過,自從老師把我換到成績好的這組後,我和同學們下課時玩的東西果真是不一樣!”

媽媽當時放下手機看著你樂:“說來聽聽。”

“我現在這組同學,下課聊天不是講大家各自看過什麼書,就是講誰的作文怎麼樣寫得那麼好,就像我講我的畫怎麼畫。我的畫,比我們班去老師那學畫畫的同學都畫得更好呀!我們互相教來教去。之前我坐第二組時,那幾個同學天天講誰王者榮耀打到第幾關,誰和誰又打架了,我根本插不上話,下課只好就乾坐在那做作業……”

哈,當時,媽媽藉機又提了提那“孟母三遷”,有道理吧?

你瞧,親愛的小丫,你與比自己優秀的人在一起,自己也在越來越優秀。媽媽一輩子也會這樣子著。

上個月,媽媽無意間發了張和寫詩那位林莉阿姨採摘野雛菊的美照到一個群,好幾個媽媽都感嘆:曾經也有過讀書碼字的夢,卻被生活消磨得一滴不剩,你們生活無憂無慮了,才能這樣吟詩作賦,種花摘草……

真是這樣麼?

親愛的小丫,你長大的這些年中,媽媽是怎樣努力的,你一直是最清楚的那一個,對麼?無數人在童年時都有過非常美好的理想,卻經不起大多數人的異議而改變最初的夢想,最終都去走那條大多數人都走的“獨木橋”。

媽媽想你葆有多年後還能為曾經的想法感動的能力,並執著地堅持住自己的夢想,就像此刻已進入小學總複習階段,作業繁多,你依舊如此執著喜愛畫畫、手工和閱讀一樣。摯愛一或幾件人事,用心對待,一生堅持。你自己都不會知道,它們可能隨時都還可以讓你擁有重活一次的機會與能力。

孩子,你慢慢點長,媽媽想慢慢點老

(那年,第一次獨自帶你去旅行)

2《看見從前的自己》

有天晚飯後,媽媽問你:“先洗澡,還是先作業?”

你在書房漫不經心回應:“先洗頭洗澡吧。”

待媽媽窩在沙發看完一集《王牌對王牌》,你居然還在書房翻箱倒櫃,什麼都沒開始做。媽媽有點抓狂。晚飯時你說好作業完要陪媽媽下樓遛圈的呀!又想賴!

你說你的國學書找不著。你說上學期放寒假時,清洗書包前,你明明就放在書櫃裡的,現在卻找不著。語文老師開始佈置同學們又重新背五年級的國學了。看著你急,媽媽幸災樂禍:“瞧瞧,自己東西不歸類放的後果吧!先洗澡去!”

你問:“萬一找不著,明天去學校怎麼辦?”

“找不著就找不著唄,還能咋辦?自己種下的因,當然自己嘗它的果呀!”媽媽戴著耳麥邊聽著《我們仨》,邊開門往樓下走:“不等你了!我先下樓走路啦!你要洗頭洗澡,作業又還沒做完,不知道要等到什麼時候——”

“那好吧,明天我一定陪你走路!”

一個小時後,媽媽回來。你洗完了澡,長髮溼漉漉,坐在書房。媽媽上抖抖機前,躡手躡腳進書房偷望了一眼,你回頭得意洋洋:“我找著國學書啦!”

你還沒開始作業。你說你找著從前畫的畫,和從前寫的作文:“可真難看呀!作文一點優美的句子都沒,畫也粗糙得狠!”你感慨無比。

“哈哈,才知道呀!不過,能看見自己比從前更好,是不是很有成就感?”

我瞄了瞄你凌亂的書桌和書櫃,你吐吐舌頭一邊收拾書房、書包,一邊解釋著:“今晚找國學書時,順帶簡單收拾了一下書櫃。上次棒棒糖他們來玩,把書櫃翻得實在有點亂,明天中午我放學回來再收拾一下。”

“行了,行了,自己的地盤自己解決。應該上床睡覺了。”你屁顛屁顛拿出畫板:“我今天中午畫了一張畫,你要看看麼?”

“你不是答應了這段時間儘量不畫畫手工的麼?讀點作文書衝刺一下高分呀!”

“唉,我在學校可一點都沒歇,回家來才畫畫,就是稍稍休息一下。中午也沒花多少時間……”你被媽媽不斷催促著去洗漱,卻拿著畫板一直想解釋。

“好吧好吧。不塗色更好看——媽媽拍照留個紀念。以後你看見了,又可以對比一下進沒進步。你都不知多久沒把作文本給媽媽瞅過了!”

“字實在寫太醜。”你有點糗。

“這個星期天的週記,我把字寫好看點,一定給你看,總行吧?”

哦,當然行。走路時媽媽就在想,應該像楊絳先生寫她的阿媛一樣寫寫你。記錄記錄你靈魂形成與獨立的過程。

恰如此刻,比起你能看見自己的不足與進步,其它任何都不重要。

關於你自己喜歡做的那些事情,媽媽從來就不曾阻擾。媽媽認為,每個人都要學會一件能拋開世俗中所有繁華喧鬧,給自己一片安靜空間獨處的本領——不管是閱讀,創作,甚或什麼都不做,只是冥想。

親愛的小丫,媽媽希望你能通過那些自己喜愛的事情與自己對話,對自我進行深刻剖析。人只有能進行自我剖析,才能讓自己冷靜而正確地審視所感到的快樂、激動、痛苦、絕望、壓抑、失落……種種情緒。

我親愛的小丫,當你能傾聽到你自己內心深處最真實的聲音,就永遠不會失落你的感動。

孩子,你慢慢點長,媽媽想慢慢點老

(那一年,我們特意跑去香格里拉看狼毒花)

3《創意》

一個週五的夜晚。

“明天,你可以睡懶覺了呀,我來做早餐!”臨睡前,你神秘兮兮。

你不肯透露一絲第二天將做什麼早餐。

媽媽卻是勞碌命,次日依舊到點便醒來。你和爸爸都還在酣睡中。

媽媽起床略做運動後,先吵醒爸爸。

“好不容易放假,起那麼早幹嘛?我趕上班,自個出去解決早餐了!”

“小丫說,她今天做早餐我吃呢!”

媽媽站在抖抖機上,向正要匆忙出門的爸爸得意揮舞著胳膊。每個週末,實際上都是我們娘倆相依為命——敢情媽媽不擰大這震耳欲聾的迪斯科樂曲,爸爸不賴到最後一秒都不起床?

20分鐘運動結束。拉開臥房窗簾,打開手機軟件上的西楚霸王歷史課,邊澆花邊聽。媽媽沒刻意叫醒你。卻已經把你給吵醒。你翻身一個跟斗,卻光腳衝跑去書房。

回床時,你手裡揚著一本書:“我也有《西楚霸王》!”

我聽我的名家講霸王別姬,生動有趣。你看你的《西楚霸王》。時間悄悄就流逝了。

媽媽從前上學時,歷史差得一塌糊塗,因為從來就不願聽老師照本宣科的枯燥。現在想寫點與歷史有關的東西,真吃力呀!幸虧網絡能隨時查詢。

兩節課結束,肚皮“咕咕”敲鼓,你卻還在入迷地看你的《西楚霸王》,一動不動,似乎已忘記你說你來做早餐。

“我餓——”媽媽衝你撒嬌:“平常七點我們早就吃完早點啦,現在八點多了,你還沒開始做……”

你很想賴床看看書呀,又不忍心媽媽餓:“好吧好吧,馬上起來。你先工作!”

媽媽爬回床,開手提,改稿。

你在廚房叮叮噹噹,張羅開。媽媽隔三差五朝廚房問:“做什麼了呀?”

“一會就知道!”你還是神秘兮兮。廚房裡,一會兒抽油煙機呼呼,一會兒榨汁機咕咕轉。媽媽從沒見你使過榨汁機呀?怎麼就用得很溜轉了呢?

十五分鐘後。

“媽媽,把電腦搬開準備好哦,可以吃啦!”正坐床上工作的媽媽剛把電腦搬開,你一手杯子一手盤,端至床邊:“肉絲炒飯,搭檔奶昔。”

哦,天哪,扣得漂漂亮亮的一碗肉絲炒飯。居然撒了蔥花!居然放了瘦肉與火腿腸!天哪,親愛的,你是怎麼做到的呢?媽媽從未傳授過。你向來也不吃蔥的呀。

你慎重其事推介杯子裡的東西:“這是我的新創意——哈密瓜奶昔。哈密瓜里加了牛奶榨汁,我嚐了,還不錯!你也嚐嚐,看看好不好吃?”媽媽坐在床沿,對著電腦桌板上的炒飯一陣猛拍。天,你把媽媽夜裡買的十多塊錢哈密瓜全給榨了汁,難怪濃糊糊。

哦,親愛的小丫,你所有的第一次都如此讓媽媽心怡。你總帶給媽媽一個又一個幸福。你總讓媽媽感受到你的善良與幸福。

你不知道,善良與幸福是媽媽最想你一生都擁有的東西。它們讓你柔軟,讓你的心總能感動。媽媽希望,將來即便再歷過滄桑,你依舊會為所愛之人事堅持自己的付出;媽媽更希望,你在任何時刻下都有閒情去思考一件事情怎樣更有創意,怎樣能夠更好。

孩子,你慢慢點長,媽媽想慢慢點老

(那年我們和小夥伴們到茶園)

4《孩子,你慢慢長,媽媽想慢點老》

那天晚上,你陪媽媽去逛超市。

媽媽帶著耳麥邊聽書邊走路。從小區出去時,你踩著滑板時不時在媽媽身前身後溜來溜去。正要橫穿陽光時代門口十字路口時,你突然間從媽媽身後伸出一隻手攔住:“媽媽,小心!”

一輛電摩,飛快從媽媽身後插身而過。戴著耳麥的媽媽驚出一身冷汗。不是害怕被電摩給撞上了。而是你那麼自然而然就伸出手要保護媽媽的舉動,讓媽媽心驚膽戰。突然間才發覺,你踩在滑板上的高度已超過媽媽。

是什麼時候開始的,你就有了保護媽媽的念頭與舉動?不久前,一起過馬路時,一定總還是媽媽緊緊拽著你的手,擔心疾馳的車輛磕碰著你。

媽媽記得你第一次騎自行車、第一次洗衣、第一次做飯、第一次洗碗、第一次能穿媽媽的衣裙、第一次穿上自己的小胸衣……許多許多的第一次。記錄這些你的第一次時,媽媽有時開心,有時也會哀傷——你在不知不覺長大,媽媽在不知不覺變老。

你小時候,總說自己不想長大。你說,你要長大了,媽媽就會離死更近一點。你說,你不想媽媽死。那時,媽媽只會笑你。現在,你不懼怕長大,你快樂迎接自己的長大,媽媽卻在乎自己會變老——我怕跟不上你的步伐,拖累你。

愛,讓我們強大。愛,也讓我們如此虛弱。

我親愛的小丫,媽媽最引以為豪的,從來不是你考試能有多少分,你的畫畫、手工能得多少讚揚。媽媽最引以為豪的,是——你一直知道我愛你,你也知道怎樣是愛我。

書上說,孩子的心眼中,所有事情都與愛有關。是愛,使這個世界呈現夢幻般的色彩。愛,有那麼無數種答案,可依舊有無數多的孩子會感覺父母不愛他。媽媽很幸運,你知道,我愛你。媽媽還知道,你也那麼愛這個世界。

因為,即使在洗碗槽內刷鍋洗碗,你也發現得見美麗的“小彩虹”。當你抬頭從洗碗槽上面的窗戶向外面的天空望去時,親愛的,你還看得見灰黑的一群麻雀在空中飛翔。你觀賞洗潔精泡泡與麻雀的心情,能那麼愉快與忘我。

而很多很多人,一直生活在如此美麗樂園裡,卻對周圍一切熟視無睹,從沒好好欣賞過身邊風景,他們一生都不覺得自己能好好享受身處的幸福時光。

我親愛的小丫,你最擅長的數學考出一次七十多分的測試時,媽媽一點也不擔心;你最不自信的作文被老師打出一次格外高分,媽媽也不盲目表揚。

我們的世界如此繽紛,每一個成功與失敗,媽媽都想盡多可能地與你共享。媽媽想看著你潛藏在生命裡的天賦,一點一點被你自己激發與萌芽。

甘瓜苦蒂,天下物無全美。親愛的小丫,你在媽媽心眼裡,卻是如此完美。

我親愛的小丫,當你看見這些文字時,媽媽可能就要登機,也可能已遠在幾千裡外的賓館裡。這許多年的旅行,幾乎都是與你同行,這一次,媽媽終於鼓起勇氣、狠下心來獨自飛。願將來,你有比媽媽更大的勇氣與更多的能力,去獨自行走天涯。

媽媽不在家的日子,你應該不會像媽媽想念你一樣想念媽媽,對麼?你那麼獨立。

不管媽媽在哪裡,你都要照顧好自己,照顧好與爸爸的三餐,特別是早餐,你們一定不能比媽媽在家時吃得遜色哦。木瓜已在快遞派發來的路上,我親愛的小丫,你收到後,大膽試著煮木瓜牛奶嚐嚐。你慢慢長,慢慢學,慢慢自己琢磨身邊的一切。

哦,親愛的小丫,待我歸來,正是你人生最後一個兒童節。明年此刻,你已是進入中學的青少年。媽媽即將送給你的最後一份兒童節禮物,你一定很期待。

我親愛的小丫,你還要記得替媽媽照顧好房中那些花草。不要忘記澆水,也不要多澆了水。它們與你一樣,喜歡自在地,幸福地,慢慢地,自由生長。

孩子,你慢慢點長,媽媽想慢慢點老

(那一年,你還願意陪我一起去採風創作)

歡迎進入珍影像2018第31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