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成果让全国人民受惠,毛主席:用一个小麦品种救了大半个中国

赵洪璋先生是中国科学院院士,我国著名小麦育种家。1942年初开始在西北农学院任教。赵洪璋院士曾扎根杨凌,心怀社稷、情系苍生,先后主持育成并推广了以“碧蚂1号” 、“丰产3号”、“矮丰3号”和“西农881”等为代表的四批优良品种,被誉为小麦育种学界的科学巨匠。2018年6月1日,是赵洪璋院士诞辰100周年纪念日。为了缅怀赵洪璋院士丰功伟绩,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特举办“纪念赵洪璋院士百年诞辰座谈会”。

科研成果让全国人民受惠,毛主席:用一个小麦品种救了大半个中国

日前,中国科学院生命科学和医学学部值“纪念赵洪璋院士百年诞辰座谈会”隆重召开之际,向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致以诚挚祝贺。这封贺信中写到:

赵洪璋先生是我国著名的育种学家,赵先生立志“改良品种,兴农富国”,重视性状形成与生态环境和栽培条件的关系,形成了独特的以精取胜的选择技术,选育出“碧蚂1号”“碧蚂4号”“6028”“丰产3号”“矮丰3号”和“西农85”等小麦优良品种,对黄河中下游地区的小麦生产做出了重大贡献。“碧蚂1号”1959年种植面积达9000多万亩,开创了我国一个小麦品种年种植面积的最高纪录;抗吸浆虫品种“6028”种植面积达460多万亩,恢复和发展了陕西关中等省区吸浆虫危害地区的小麦生产;“丰产3号”1976年种植面积达3000多万亩,是当时黄淮麦区种植面积最大的小麦品种;“矮丰3号”的育成推广,推动了我国矮化育种的发展;高抗赤霉病的“西农85”的育成,开创了北方麦区小麦抗赤霉病育种的成功先例。

科研成果让全国人民受惠,毛主席:用一个小麦品种救了大半个中国

赵先生恪守师道、奖掖后学,为我国培养了一大批高级农业科技人才,赵先生一生辛勤耕耘、潜心治学,始终心怀祖国科技事业的发展,为国家创造了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得到了党和国家的充分肯定,受到毛主席多次接见并亲切地称赞他“用一个小麦品种救了大半个中国”。其次,中国科学院生命科学和医学学部还向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表示了衷心祝愿,希望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在新的历史时期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我国农林科技事业的发展做出更大贡献!祝愿贵校广大教职工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为我国农林科技教育事业的发展继往开来,再创辉煌!

科研成果让全国人民受惠,毛主席:用一个小麦品种救了大半个中国

此外,贺信中还特别提到,在赵洪璋先生诞辰100周年之际,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召开“纪念赵洪璋院士百年诞辰座谈会”,就是要学习他实事求是、严谨治学的科学精神,学习他扎根杨凌、勇于开拓的创新精神,学习他锲而不舍、淡泊名利的奉献精神,这对发扬光大老一辈科学家的宝贵精神财富和学术思想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建校83年来,始终紧扣“三农”发展主题,扎根祖国西部,潜心为国家农业科学事业发展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培养出一代代“诚朴勇毅”的西农人,他们潜心农业科研、勇于开拓创新,他们亲身诠释着“西农精神”,承远古农神后稷之志,行当代“教民稼墙”之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