闖關東時期,為什麼山東人選擇東北,而不去更為富庶的江浙呢?

黃元中

我是薩沙,我來回答。

原因很簡單,呆不住。

第一,江浙尤其是浙,其實不需要太多勞動力。

江蘇富裕的是蘇南,蘇北和山東相差不大。

但蘇南面積有限,人口又多,並不缺乏勞動力。

至於浙江省,很多地方都是山區,農民自己耕種尚且不夠,更別說引進其他勞動力。

第二,即便有些崗位,也被周邊省份佔滿。

比如蘇南,就有大量的蘇北和安徽的勞動力湧入。

尤其是太平天國後,蘇南人口急劇減少,需要了大量的勞動力。

但此時,山東的經濟還算可以,沒有到大量闖關東的時候。

等到山東人動起來的時候,時機已經錯過了。

第三,道路不方便。

清代沒有什麼鐵路,從山東長途旅行到蘇南和浙江,也不是容易的事情。

既然要闖關東,肯定都是底層勞動人民,吃飯尚且困難,哪有什麼路費。

相反,去關東則容易的多。

從膠東出發,坐船不用幾天就能到達東北。速度快,費用也不高。


第四,親戚朋友多

清代的中國人,甚至還沒有普通話的概念,鄉土觀念很重。

比如香港,從1840年割讓以來成立很多黑幫,大體是按照鄉土劃分的,比如潮州幫、客家幫等等。

山東人也是一樣。這些人闖關東,多少走投無路,甚至身無分文,一般都會先去投靠親友。

但山東人最多的地方,顯然就是東北,那不去東北去哪裡呢?

第五,最關鍵的是東北能有口飯吃。


相比人口眾多,土地稀少的江蘇浙江,東北地廣人稀,有的是土地。

有土地,就有機會。

東北急需要勞動力,有大量的荒地可以供開墾或者出售。

因為勞動力缺乏,所以做工的薪水比較高。甚至出現1個壯勞力,幾家爭搶的情況。同時,這裡土地很多,土地的價格也比較便宜,甚至還有不少荒地。

說白了,山東人只要不是懶漢,到了東北肯苦幹,不愁賺一份家業。

其實,直到解放戰爭時期,解放軍到東北搞土改,發現東北土地問題並不嚴重。

絕大部分東北農民都有自己的土地,只有很少數是關內常見的佃戶,完全靠租用土地為生。

以大連瓦房店市為例,民國時期共有耕地面積1517570畝,農戶46610戶,其中87%是自種戶、自種兼租種戶,僅有少量農民完全靠租地為生。

所以,土改工作在東北一度遭遇冷遇。


薩沙


這些國家雖富,但卻因為人口的聚集,早已是塵歸塵,土歸土,每一寸土地都是涇渭分明,並沒有多餘的閒散土地來安置這些英國的“異端分子”。

而且這些在國內稱之為“政治犯”的一群人,很容易成為當地社會的不穩定因素,進而對原有的社會秩序造成衝擊,因此,清教徒並不是跨過英吉利海峽,來到近距離的鄰國法國或者德國,而是逃往了大部分地區還處在待開發階段的美洲。

因為經過幾百上千年的發展,與自然作鬥爭已經不是什麼可怕的事情,倒是與人爭鬥,成為了一件更可怕的事情。

同樣的道理換到闖關東的人身上,如果說到富庶的江浙地區,並一定就能比原來的生存環境好到哪裡去,因為江浙並沒有他們的容身之地。


闖關東的人大多都是樸素的老百姓,讓他們去經商或者創辦工廠,顯然是不現實的,如果他們擁有一定的資本,大可不必冒著生命危險闖關東。

如果他們湧向江浙當地的農村,以當時的土地生產力,斷不可能有什麼多餘的人口容量給他們,反而會加劇他們與當地人的矛盾,“地域黑”也就順理成章的被提出來了。

因此,闖關東是必須的,也是必然的,他們並沒有太多的選擇,滿清對東北實行禁止開發的策略,使得東北地區在滿清260多年的歷史上並沒有多少人移居這裡。

當晚清民初禁令解除,大量的無主土地暴露在因缺少土地衣食無著的老百姓千里眼前時,這就是他們眼中的新大陸,這就是他們眼中的美洲。


而且當時沙俄、日本對於東北的礦產資源虎視眈眈,開發如火如荼,也需要大量的勞動力,這對於只剩一身氣力的農民來說,簡直就是福音。

因此人們沒有選擇到富庶的江浙地區,而是到了原始狀態保存比較完好的東北地區去了!


歷史三日談

不去江浙的原因其實很簡單:

一、江南雖然看上去富庶,是魚米之鄉,但人口眾多,而本區域內丘陵起伏、水網密集,隨著明末清初不斷開墾,早就沒有那麼多適合耕地了,也就是說,即使去了,也沒地種了……沒有了土地,在那個以農業為絕對支柱的時代來說,根本就養活不了人。

二、所謂的富庶,也是相對而言的,其實江浙底層的農民生活也是很悲苦。從明朝以來,江南地區的糧食稅是比華北、兩湖等地重的多。我們對於江南的美好感受很大一部分是想象中的,那只是一小部分有錢有閒的文人對於江南的詠歎,其實根本就不是整個江浙。那時候的江浙也多災多難,水災、風災、兵災......所以江浙並不是天堂。載

三、被其他地方的人搶先了一步。19世紀後半期,在經歷了太平天國戰爭的14年洗禮後,長江流域諸省變得很空曠,於是,大批湖南湖北的農戶,以及蘇北農民,河南農民、災民迅速的填飽了江南一帶。等山東人想去的時候,人家都已經先下手為強了。

至於去關東的原因,同樣也很簡單:

那個年代,華北自然經濟環境不斷惡化和社會動盪不安,對山東和華北的農民來說,移民已是一種迫於生活的必需。移民關東,他們也未必真心願意,誰不想去更好的地方呢?可經過現實的篩選,東北不僅已是唯一的去處,且還剛好是最佳去處。因為除去東北,天下間已無閒田曠土來容納他們的插足!這樣的去向儘管令清政府十分不悅,卻也並非移民有意迕逆政府的心思,也就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了。

其實,在山東等地“闖關東”由來已久,也有不少移民中向家鄉寄錢者有之,帶財物回鄉過年者有之,也不乏發財致富成家立業者,這些刺激了更多的民眾要到關外謀生賺錢。山東有些村莊幾乎村村、家家都有“闖關東”的,甚至村裡青年人不去關東闖一闖就被鄉人視為沒出息,逐漸形成了“闖關東”的習俗。所以在華北特別是山東的膠東和河北的冀東,勞動力稍一充裕,或一遇天災人禍,首先想到的是攜家帶子,或集結親戚好友,蜂擁到關東去謀生。


清顏2017

山東人闖關東與山西人走西口;福建、廣東人下南洋一樣,在方向和路線的選擇上首先考慮的是路途遠近。

目前,從已知的史料來看,山東人闖關東陸路線一般是從喜峰口、山海關進入東北三省,一路步行,用腳丈量土地,這是中國人最傳統和踏實的趕路方式。海陸則是從蓬萊、煙臺等地經大連、旅順進入東北三省,根據洋流和風向,海路可以更迅速、省時省力到達目的地。

同時,這兩條線路的共同特點是:路程離山東境內都比較近,時間成本更低。在過去交通工具不發達的現實條件下,如何安全又快捷到達目的地無疑是第一要務。

相較於江浙地區,因為中間隔著長江,在包括許多山東人在內的北方人心目中,那完全是一道兇險莫測的天塹。而且古人所稱的四瀆:江、河、淮、濟,長江佔據著無比重要的地位,它不僅是我國實際上的兩北分界線,也在南北兩地人們心中劃出一道文化分界線。

以長江為界,自古以來我國大體分為南北兩個文化體系。在山東人的印象中,無論是巴蜀文化、楚文化、吳越文化,還是滇文化、閩文化、嶺南文化等等,都完全不同於北方的黃河文化。如果把闖關東改成下江浙,除了路途的因素,第二個難以逾越的無疑是文化上差異。地理距離終究可以逾越,但文化上的融合才是無比的艱難。

與這種現實形成強烈對比的是,山東和關東地區有著天然的血緣關係。自古以來民間就有“山東遼東同屬一省”的說法,這種血緣關係在明朝時更被進一步強化,遼東都司隸屬於山東布政司,不僅行政、司法、監察等歸山東布政司負責,遼東的土地、人口也在統計中劃歸山東。

因此,山東當時下轄的6府15州89縣涵蓋了現在東北三省的部分地區,而清朝對於遼東地區的軍籍、戶籍管理,在相當長的一段時期裡也延續了明朝的做法。有清一代,大量的山東人或上二代、三代是山東的人群生活在東北地區。

因為自古以來就有的血緣關係,山東與關東的文化屬性十分契合,加之家族沾帶故的血脈關聯,都極大推動了山東人闖關東的熱情。事實也證明,齊魯文化與關外濃郁的本土特色文化相融合,形成了獨特、多元、充滿活動的東北文化。

山東人闖關東也是一種經濟行為,墾荒、經商,迫於生計背井離鄉,到異鄉創苦創業,說到底是為了生存,為了改善生活。所以,東北三省的黑土地給大批山東人提供了這個機會。加之後期清朝當局的有意識引導,使山東人闖關東由半自發向官府主導過渡。而且,成千上萬的山東、河北等地的百姓踏上東北三省的土地謀生,極大改變了東北三省社會、經濟、人口結構。

江浙之地雖然富庶,但是對於更習慣面朝黃土背朝天的山東人來說,種大豆高粱和種水稻完全是兩回事,不僅要改變耕種的習慣,更要應對因氣候不同而產生的農業經驗的變化。所謂“一方水土養育一方人”,讓吃慣麵粉和地瓜、喝慣大米粥的山東人,去江南水田裡淘飯吃大米和粘糕、喝米酒,顯然是一種巨大的挑戰。

南北方兩地的風土人情迥異,決定了山東人選擇不去江浙,而是去闖更接近自己生活習慣、文化傳統的東北三省。任何時候,不同地域人群融合都是最難的,直到上世紀五六十年代,民間還流傳著這樣針鋒相對的諺語:山東侉子愛吃高粱餅子;南方蠻子愛吃綠豆丸子……這也從一個側面說明南北方人群確實存在不同,也促使山東人在闖關東時期選擇東北,而不去更富庶的江浙。

歷史是發展的,人口的流動也越發頻繁,我國就像一個大家庭,不同地域群體間的融合已很常見。現在,100年前闖關東的山東人後代開始闖山東,在江浙等南方地區,大批的山東人也在那裡工作、定居生活……


指動濟南

山東人闖關東的第一原因,東北人少地多,只要能出苦力開荒,就有飯吃,這是人們賴依生存的笫一要務。由於山東是民國第一人口大省,人地矛盾從清代起就非常尖銳(與之相對的是河北在清初戰爭中人口損失慘重),所以闖關東的山東人多於離東北更近的河北省。

第二個原因,逃荒要有目標,山東闖關東主要是投親靠友。明代遼東屬山東省,山東人在明代向遼東移民中充當了主力軍,因此兩地多沾親帶故,聯繫較多,清初掠49萬山東人為遼東包衣,加強了這種聯繫。因此在清朝中前期鼓勵關內農民入遼東墾荒運動中,山東人充當了主力,因為有親戚,好投奔。而這種魯-遼之間一直延續下來的廣泛親戚關係成為了清末民國闖關東的導火索,從最初的一家一戶,到整個村,到鄰縣的親戚,像滾雪球一樣越滾越大,最後達到一兩千萬人的規模,甚至有的縣舉縣搬遷就為渡過災荒。

第三個原因,山東闖關東的海上路徑近。山東半島和遼東半島僅一海之隔,在古代坐船要遠比陸路方便(參見漕運的成因),無論是從登州府,還是從黃河河口,前往遼東都遠比從山東到河北方便,而到了民國時,火車使得遠距離旅行成為可能,而山東到黑龍江是可以一條鐵路通到底的。

以上方向性規律並非絕對,在陝西也有200萬山東移民(清末由山東藉地方官發動),在東北也有相當比例的河南人後裔(約5%),同樣,距離東北更近的河北,因為種種原因,闖關東的劇烈程度遠不如山東。

為什麼不去江,浙等南方一帶的魚米之鄉的主要原因。一是因為山東與江浙等歷來由於南冒北侉的地域觀念,語言差異太大,不便溝通。由此造成了第二個不去南方的原因,因語音的障礙,山東歷來去南方謀生的少,沒有親友可奔。第三個原因,山東人不適宜南方多雨悶熱的氣侯環境。第四個原因,江浙一帶相對人多地少,與東北的人少地多成反比,不利謀生。笫五個原因南方水網密集,山地太多,交通不便。

不去南方最主要的原因是生活習慣不適。不象去東北,剛逃荒的山東人就兩千多萬,東.北到處都是山東人,甚至整村整鄉的搬到東北同一個地方,除了地理位置變化為,人際關係就是從山東老家躉過去的。對以後的謀生更有力。


魯南觀點

看了很多答案,都扯了一堆,其實哪有那麼多原因。山東去闖關東的都是什麼人?99%都是農民,而且山東人比較傳統,所以他們出去肯定還是奔著種地去的,而當時全國還有哪些地方有荒地給你種?除了西藏新疆,也就只有東北了。所以山東人選擇東北,只有一個原因,就是那裡有地種。

十九世紀中葉,黃河經常氾濫,山東遭災嚴重,百姓民不聊生,只能去外地討生活。當時清朝禁關令已經鬆動,東北之地,十倍于山東,而人口則反了過來,甚至都不足山東的十分之一,所以自然成了山東人逃難的首選之地。

山東人闖關東,從十九世紀中葉開始,中間一直沒有停止,持續了一百年左右,到上世紀五六十年代,還有很多人吃不上飯,去了東北。我姥爺是上世紀二三十年代過去的,我爺爺的三個兄長是五十年代過去的。

一個家族中最開始闖關東的都是正值壯年的男人,他們身體好,能吃苦,就最有可能走到東北,不至於在半路上或被搶劫,或者餓死。到了東北後,他們也能憑藉較好的身體,迅速的找個活,或開片荒地,養活自己,然後等日子稍微好些了,再把山東老家的親人慢慢接過去。

去到東北的山東人,最終絕大部分還是靠開荒種地,養活家人,還有少部分像《闖關東》裡的朱開山那樣進了城鎮打工、做買賣。

山東人闖關東闖了一百年,不過到了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時候,又從東北迴來了一大批,我姥爺一家就是八二年左右回來的,然後我二舅是九五年左右回來的,因為當時從東北迴來後村裡還給分地,我姥爺說葉落歸根,在老家能過活下去,就還是回來的好。


漁樵侃史

今天上海浦東新區沿滬南公路,裡面的人叫矮腳,外面的人叫長腳。原來是有一部分山東人乘船到達江蘇海岸,發現這裡有一片無主土地(長江沖積土地),於是棄船上岸,開荒種地,與當地人融合。由於南北方人種差異,基因優選,使得一部分上海本地人在1.8米以上。這些人在當地被叫長腳。這些在南匯縣誌有記載。

為什麼說山地人沒有闖過江浙?


我就是李剛1

在中國近代史上,有三次大的移民潮,分別是闖關東,走西口,下南洋。而“闖關東”遷徙人口總數達到3700萬,其中山東人超過一半,其次是河北、山西等省份的人。對於中國這樣的農耕文明來說,背井離鄉是很艱難的事,而當時數千萬人“闖關東”只是為了活命。

公元1855年一場罕見的水災襲擊了山東等數省,大量田地被毀,災民遍野。而晚清政府貪腐無能,不想著賑濟災民,反而各種苛捐雜稅,將民眾往死路上逼,去沃野千里、人煙稀少的東北成了當時破產農民的一個自救的主要途徑。

當時清朝對於東北地區還是採取封禁政策,但成千上萬的破產農民為了自己和家人能夠活命,冒著被政府處罰的風險前赴後繼“闖”入關東,這就是“闖關東”來歷。“闖關東”的旅程可不是一片坦途,飄洋過海、跋山涉水,一路上的自然環境、忍飢挨餓、疾病、土匪、野獸等等磨難,這些人突破重重險阻,最終來到東北大地上為了生存而謀生。

日本人小越平隆的《滿洲旅行記》 中記載了“闖關東”的真實場景:“由奉天入興京,道上見夫擁獨輪車者,婦女坐其上,有小兒哭者眠者,夫從後推,弟自前挽,老媼拄杖,少女相依,踉蹌道上,丈夫罵其少婦,老母喚其子女。隊隊總進通化、 懷仁、海龍城、朝陽鎮,前後相望也。由奉天至吉林之日,旅途所共寢者皆山東移民……”。

當年這些人選擇“闖關東”是因為東北地區確實有很多優勢:

1、經過康乾盛世中國迎來一次人口大爆炸,除了東北地區以外各省的土地都是有主的,南方地區別看經濟發達,但是地少人稠。災民離開家鄉就是為了土地,因此去東北是最好的選擇。

2、東北地區因為清朝的長年封禁,沒有開發,因此物產豐富,野生動植物非常多。因此民眾即使不耕田,從自然環境中也能獲取到足夠養活家人的食物。

3、東北地區有產鹽地、有金礦等礦產,能讓人致富,早年間有些闖關外的人就將消息傳回了老家,因此很多“闖關東”的人也是為了改變家族貧窮的命運。電視劇《闖關東》裡面描述的主人公朱開山在老金溝淘金的故事,朱開山斗官兵和土匪,鬥智鬥勇最後淘到金子得到了成家立業的本錢。

咱們熟知的“東北王”張作霖就是“闖關東”人的後代。張作霖祖籍河北大城縣,道光年間,其祖輩進入關外,起先在盤錦市大窪縣居住,後在奉天定居下來,張學良也在那裡出生。


當狗容易做人難

你好,我是黑龍江齊齊哈爾人,今年上大三。我的太爺爺就從山東蓬萊闖關東來到東北的,當時沒有直接到黑龍江,而是先到的吉林,聽我爸爸說當時太爺爺在吉林的奶奶家做長工,後來才到黑龍江的齊齊哈爾市,我年輕時在市裡的豆腐坊工作,所以60年代的困難時期,一家人並沒有捱餓。

至於我姥姥家也是闖關東來的齊齊哈爾,之前我媽媽的奶奶就是我的太姥姥,在齊齊哈爾有工作,我姥爺也是齊齊哈爾上的學,後來到山東的單縣老家,找的老婆,後來姥姥就跟著姥爺來到了齊齊哈爾,因為姥爺的身體不太好,所以姥姥讓老家的兩個弟弟來齊齊哈爾,兩個舅姥爺幫助了我姥姥家很多。後來我姥爺幫著小舅姥爺在齊齊哈爾娶了老婆,我那個舅姥家裡也是闖關東來的,包括我的兩個舅媽,兩個姨父家裡的長輩也都是闖關東的。

闖關東時期,東北大部分處於未開發階段,北大荒等於北大倉,棒打狍子,瓢舀魚。而且東北是東北平原,相比南方的山地,丘陵地形,平原更適合人類開發。


體育話聊吧

之所以山東人選擇到東北,主要是東北物產豐富,礦物,糧食,特別是糧食東北的黑土地,全世界只有東北有,普通人可能沒有感覺,但是東北的農作物生長確實不錯,同樣的玉米,東北生長能長到一人多高,可是到了內蒙那邊只有半人高,東北還產煤炭,黃金這些東西,最重要的是,當時東北還沒有被大量開發,機遇更多,也就造成了大量的山東人湧向東北,我的祖上就是山東人,但不是闖關東來的 ,我爺爺是復轉軍人,東北四季分明,很適合生存,特別是遼寧地區,而且與朝鮮俄羅斯比較近,適合貿易,這就是山東人大點來東北的原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