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是幼儿园教师,用爱呵护孩子成长

他们是幼儿园教师,用爱呵护孩子成长

他们是孩子成长中除了家长之外的第一批引路人。在孩子日常生活中,他们悉心照料、无微不至;当孩子遇到困难和问题时,他们耐心倾听、用心陪伴;他们是孩子们的老师,更是孩子们的朋友,他们用责任和爱心,呵护着孩子的童年。

幼儿园教师应具备什么样的专业素养?他们在孩子成长中发挥着怎样的作用?我们先一起看看视频↓↓↓

看了视频,我们不妨再来读读,这几位幼儿园老师在工作中的温暖小故事↓↓↓

探险的旅程

他们是幼儿园教师,用爱呵护孩子成长

谭湘府老师

心瑜是个很天真、很有礼貌而且很能够坚持的孩子,但她的运动能力相对较为薄弱。运动大本营时,她很欢喜地爬上了架在树前的楼梯,当她爬上树枝要跨越到组合楼梯时,露出了紧张的表情,环顾四周发现我在旁边,小声地跟我说:“谭老师,我怕!我感觉我要从树上掉下来了。”我带着微笑回答道:“谭老师在旁边保护你,你敢不敢去试一试?”她小心翼翼地尝试着,左脚试一下,发现不能过来;右脚试一下也不能。她感觉到有点为难。“不用着急,你再想想其他的办法。”我在旁边鼓励着。这时,她转了一下身体,双手紧紧的抓着树干,用脚去试探了一下,自己离下一个楼梯有多远。噢,够着了楼梯!这时她脸上洋溢着笑容。但脚刚刚落下来,衣服却卡在了树枝上。这时,我问她:“心瑜,需要我的帮助吗?”她说:“需要”!于是,我伸手去把她衣服扯出来。接下来,她顺着楼梯下来,动作圆满完成!我们两个来了个响亮的击掌,来庆祝她的成功。

从她的笑容里,我分明感受到这次“探险的旅程”对她的意义。留心观察,用心观察,并视时机而适当介入幼儿的游戏,是每个幼儿教师支持幼儿学习与探索的一种智慧。

■ 福建师范大学丁海东教授点评:

一句“谭老师,我怕”,是寻求老师呵护的本能反应,也是对于老师支持的情感信任。而敏锐觉察幼儿的情绪情感,及时回应他们的心灵需求,同时又给以幼儿探索的自主与放手的鼓励,教师以尺寸拿捏而显进退有余。正是在教师的“教” 与幼儿的“学”的恰切呼应中,让幼儿在游戏中跨越胆怯、赢得自信、获得力量。

“小尾巴”离开记

他们是幼儿园教师,用爱呵护孩子成长

陈声琴老师

今天是小班新生入园第10天,子浩依然激烈地反抗着要挣脱我的怀抱。他是入园分离焦虑症最明显的一个孩子。我哄他好久他才安定下来,但是给我提了许多条件:不许关活动室门,陪他坐在门口……我走动一步,他就紧跟一步,纯粹一个“小尾巴”。

第11天的早上,子浩跟我“较量”一番后,又要求我陪他坐到门口。我脑子一闪念:带他去参观同伴的游戏。王老师正站一旁,问子浩:“房子建得好吗?”他怔怔地看了看,用手指着一处大声说:“这边是这样的,我在家也建了房子!”王老师又接上问:“这边是怎样的?你去帮一下他们把房子建得更漂亮吧?”这时,他愣了愣没作答,我在后面推了推他:“去吧,你好棒的”。他慢慢上前,动起手来……第一次他松开了我的手,可爱的小脸洋溢着自信和灿烂。

第12天,子浩来园,他分离焦虑似乎少了些。我对孩子们说:“小朋友搭建、拼插的东西都很漂亮,我把它拍下来发给爸爸妈妈看怎么样?”这一提议得到了许多孩子的赞同。我来到子浩身边说:“你也建一个给爸妈看,好吗?”他爽快地答应了。

第13天,子浩母亲高兴地对我说,孩子看到自已建的房子,不停地叫爷爷、奶奶看。于是我趁机告诉子浩:“老师以后还要给小朋友开很多展览会,想不想来?”他欣喜地答道:“想”。这时,我向他伸出手,轻松地从他母亲手中接过了他,他张望着区角方向并飞奔而去,我的“小尾巴”也离开了我。

■ 福建师范大学丁海东教授点评:

入园焦虑是每个刚上幼儿园的幼儿都会经历的体验。子浩从紧跟老师的“小尾巴”到能够离开老师加入到区角活动中,无疑是他在度过这段入园焦虑期的一个进步。在园幼儿这种进步的点点滴滴,汇成其生命成长的绵绵细流,而在这背后,给予他们力量的,是幼儿教师的陪伴、呵护与支持,是贴近并走进幼儿心灵与情感世界的关爱、耐心与细致。

园长的谎言

他们是幼儿园教师,用爱呵护孩子成长

家长邹晓艳:

看着女儿曲艺迈着自信的步伐走上舞台,我又一次热泪盈眶。眼前浮动着于海明园长和王淑英老师的身影,每次孩子有了成绩,我都迫不及待想要告诉他们。

由于我忙生意,曲艺刚刚两岁半时就早早地去了幼儿园。见了王淑英老师温柔体贴地照顾到每一个孩子,我马上打消了疑虑。

王老师善于发现孩子的潜力,发现了曲艺在朗诵主持方面的才能。看着曲艺日趋成熟的故事表演,于园长和我心里都说不出的激动。

去市里比赛的那天,我和于园长信心满满。轮到曲艺上场,我们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曲艺胆怯了,怎么也不上台,任凭于园长和我用尽浑身解数,孩子就一句“我不”!

曲艺最终没有上台。

我替于园长和老师们后悔,选错了孩子!于海明园长反复安慰我和孩子。我感动得泪流满面。“六一”的时候,园长当着老师和孩子的面,给曲艺颁了奖,还说曲艺表现不错,差一点就得了一等奖!就是这个善意的谎言,让曲艺小小的心灵感到非常感激,维护了她自尊心,回去后对自己的行为懊悔不已,说妈妈我会努力的,不让于园长和王老师失望!

“哗” 一阵阵掌声把我的思绪拉回到了现场,曲艺长大了,她真的实现了自己的诺言。

■ 华东师范大学姜勇教授点评:

幼儿教育是影响孩子心灵的事业,如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所说的,“教育非它,乃心灵转向”。优秀的幼儿园教师往往不会在乎一时一刻的外部的教育目的,而始终将孩子的真、善、美的心灵的培育作为心中最重要的事。文章中的于园长正是一位具有很好的教育理念的教师,始终关注孩子的心灵健康“生长”的老师。

“我是幼儿园教师”

2018年全国学前教育宣传月正在进行中,今年宣传月的主题是“我是幼儿园教师”。

他们是幼儿园教师,用爱呵护孩子成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