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君仗劍弒天下789
從59坦克的圓形炮塔到99坦克的方形炮塔,不止是外形的變化,背後反映的是坦克防護技術的演變、和我國國防工業的進步。
圓形炮塔的基本工藝是鑄造,方形炮塔則是軋製和焊接,一般來說後者更先進。
譬如防護力,在厚度一致的公平基礎上比較,鑄造炮塔的裝甲鋼材質受限、只能選擇熱熔性較好的鋼材,否則難以成形,而且加工過程中難免會有氣泡、砂眼等結構缺陷,防護力不如材質均一的軋製裝甲鋼。
鑄造的優點是不需要大型設備,方便組織生產,技術要求也低一些,二戰時蘇聯的T-34、IS-2等坦克大都採用鑄造結構,產量極大。
二戰結束後,各國的第一、二代主戰坦克仍以鑄造炮塔為主,鋼材較薄的車體則多為焊接,當時的T-55、M-60、豹I、AMX-30、“百人隊長”等坦克的炮塔都是圓形鑄造式。
受工藝的限制,鑄造炮塔的裝甲厚度一般,至多不超過200~300毫米。
隨著坦克防護力的提高,炮塔越來越厚,逐漸接近鑄造工藝的實用極限,後來又出現了複合裝甲,兩大陣營的坦克就分道揚鑣,西方新一代坦克如M1、豹II、挑戰者II、勒克萊爾等均採用方形焊接炮塔,方便佈置複合裝甲帶,而蘇聯T-64/72/80則繼續採用鑄造炮塔,通過預留空間來安裝嵌入式複合裝甲。
與國際流行趨勢相比,我國採用方形焊接炮塔的年代較晚,坦克生產廠家在一系列外貿、試驗型號的基礎上,熟悉掌握焊接炮塔的設計與製造,直到ZTZ-96主戰坦克才量產焊接炮塔,並沿襲到ZTZ-99上,使我國的主戰坦克也有條件提升裝甲厚度、安裝模塊式複合裝甲,進一步增強防護力。
焊接炮塔的好處很多,也有一些缺點,轉動慣量比圓形鑄造炮塔大,重量也偏大。
在這方面,我國96、99坦克的設計較為合理,加上採用了成熟可靠的自動裝彈機,炮塔的體積和輪廓比西方三代坦克小一些,有利於提高坦克的生存力。
未來的主戰坦克,炮塔無人化是一個大趨勢、體積也由大變小,但焊接炮塔仍將是主流。
——
炎黃軍武
59和99已經沒有直接的血緣關係了。
59,69,79,在技術上一脈相承,經典的外形也一直延續下來。到88型坦克開始發生變化,由於當時巴鐵需要一種較為先進的坦克來對抗來自印度的裝甲壓力,我軍也需要新的裝備來提升裝備水平,向國際水平靠攏,開始嘗試西方式的焊接炮塔,最先完成的是出口巴鐵的85-II,依據巴鐵的使用經驗和反饋,我軍生產和裝備了88C(96式),96式在我軍中是作為便宜的低檔裝備存在的,用於替換大量的59和69。
而99是完全另起爐灶,瞄準世界先進水平研製的一型全新坦克。其炮塔結構,火炮,觀瞄系統,所使用的裝甲都與96不同,價格也比96高出許多。如果說96與59還有一絲煙火情在,那麼99對於59來說就是新興豪門,不過,它們同在解放軍中服役,59雖然無奈,不甘,也應該欣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