夷陵之戰,明明孫權打勝仗,為何還率先向劉備求和?

完美life

為什麼孫權打了勝仗還要求和?要研究這個問題,我們得分析當時的三國形勢。

赤壁之戰前,三國形勢是曹魏實力最雄厚,蜀漢和東吳必須聯合起來,才能對付曹魏,而且還不一定打得贏。赤壁之戰後,儘管曹魏輸了這場戰爭,但他依然是實力最雄厚的,孫劉依然必須聯合。

(孫權劇照)

但是幾年過去,形勢一下發生了很大變化,平衡一下被打破了。打破這個平衡的,是蜀漢。蜀漢不僅佔領了益州,有了一個出產豐富的魚米之鄉作為根據地。而且他還同時擁有了兩個箭頭:一是在漢中大戰中戰勝了曹操,擁有了關中之地。二是擁有荊州五郡。

蜀漢的這種迅猛的發展勢頭,讓東吳非常擔心。雖說當時蜀漢並沒有與東吳為敵,名義上還是聯合抗曹。但是,一旦蜀漢把曹魏拿下來了,或者說,就算沒有拿下來,蜀漢佔據了壓倒性的優勢,東吳還有立足之地嗎?

所以,東吳絕對不允許蜀漢繼續按照這樣的方式發展下去,在關羽從荊州出發,北上抗曹打襄樊的時候,東吳便在背後偷襲蜀漢,獲得荊州三郡(南郡、武陵、零陵)。

東吳的這次行動,其實是很冒險的。一是當時蜀漢非常強大,關羽剛擒于禁,斬龐德,水淹七軍,勢頭正強。二是一旦出兵,也就意味著破壞了孫劉聯盟。蜀漢倒過來,把兵鋒對準他,他就很危險。

(關羽劇照)

但儘管這樣,這也是一場不得不打的仗。不打,無法遏制蜀漢的勢頭,到時候自己只有死路一條。打了,可以在打破平衡的情況下,覓得新的戰略點。

幸運的是,由於龐統去世,劉備調諸葛亮緊急入川,關羽身邊缺少了謀臣。又由於關羽驕傲自負,粗心大意,最後東吳打勝了。而且更幸運的是,關羽被打死了。

東吳這樣的行動,自然會遭到蜀漢的報復,於是夷陵之戰爆發了。

再次幸運的是,東吳的夷陵之戰,又打勝了。

打勝以後,東吳立刻就向蜀漢求和。為什麼連打了兩個大勝仗,東吳還要求和呢?

很簡單,東吳的目的,只是要遏制蜀漢的發展勢頭,讓兩國的形勢,重新回到赤壁前後的平衡點,也就是重新實現兩國聯合抗曹的局面。

東吳不敢與蜀漢為敵,也不能與蜀漢為敵。不敢,是因為蜀漢雖然經歷了兩次敗仗,但是其總體實力,依然高於東吳。硬打,只能自取滅亡。不能,是聯合蜀漢是一個堅定不移的策略。只有聯合蜀漢抗曹,東吳才有立足點。反過來,如果聯合曹魏,那就是直接被曹魏吞併,東吳就只有死路一條了。

(劉備劇照)

所以,孫權在夷陵之戰勝利後,立刻就主動求和。

劉備損失了最得力的干將關羽,又打了敗仗,他內心的荒涼可想而知。但是有什麼辦法呢?英雄也有氣短的時候。如果當時他能夠挺過那一劫,活下來,相信他也是會同意孫權的求和的。


張生全精彩歷史

因為這場戰役,蜀吳雙方實際上是兩敗俱傷,沒有真正的勝利者!

在《三國演義》中,有關夷陵之戰寫的比較簡單,陸遜直接一把大火就把劉備的大軍燒得全軍崩潰,並在東吳的全線反擊下迅速失敗。但實際上歷史上真實的夷陵之戰,戰鬥打得很慢長也很殘酷,戰爭初期東吳節節敗退,隨後又在夷陵地區相持了半年時間,期間又趕上控制區域內的五溪蠻夷造反投靠劉備,東吳無論是在人員還是物資損耗上,損失肯定也是相當慘重!



隨後陸遜的全面反擊,也並不是光靠一把大火,而是全軍硬對硬的一場廝殺,先是全軍出擊攻破劉備40餘座大營,隨後劉備蒐集剩餘部隊退守馬鞍山,陸遜又指揮東吳的軍隊圍攻了長達半個月,但一直未能攻下,最後是在劉備守軍物資供應不足的情況下,劉備才選擇放棄馬鞍山突圍,在這一環節中由於東吳一直屬於進攻方,損失恐怕不是小數,最後攻到白帝城永安一線,陸遜選擇回防,一方面為了防備魏國偷襲,另一方面,東吳在這場戰爭中也同樣吃盡了苦頭,在已經確認結果的情況下,還是選擇儘量減少損失,因此選擇了退兵。

除了軍事上的因素之外,還有重要的一點,由於夷陵之戰劉備的慘敗,蜀漢也成為了三國之中力量最薄弱的一方,對於魏國來說蜀漢在他們眼裡已經失去了威脅,這樣東吳自然就成了魏國急需剷除的目標,對於這個外部變化東吳孫權自然也非常清楚,後來的情況也印證了這一點,接下來多年的時間魏國始終將主要注意力放在東吳防線,甚至長期在東吳邊境線地區陳兵10萬以上,以備隨時向東吳進攻。



在自己成為了魏國新的威脅的背景下,接下來東吳爆發第二場戰爭的可能性遠比蜀漢要大,從東吳的安全角度來說,即便蜀漢在短期之內已經失去了主動攻擊的能力,但畢竟是自己的鄰國,國防和軍事上的威脅同樣存在,在這樣的情況下,東吳自己也必須考慮重新緩合與蜀漢的關係,十幾年前赤壁之戰時,劉備,孫權之所以能夠結盟成功,其中一個重要因素就是雙方的實力在魏國面前都很弱小,所以必須結盟自保,而剛剛結束的夷陵之戰,幾乎又把雙方打回到了十幾年前的狀態,在這樣的情況下,如何緩和雙方關係就成了雙方都需要考慮的首要問題。


遼寧資深球迷

孫權大敗劉備之後主動向劉備求和,按道理應該乘勝追擊才是,那孫權為什麼打贏了還怕了呢?


當時孫權雖然打了勝仗,贏了劉備,但劉備被削弱了,北邊的曹魏自然而然把東吳當成了最大的敵人,東吳就成了曹丕的主要對手,而之前這個主要對手是劉備。

若是不主動求和,繼續得罪劉備,不排除劉備和曹丕一起連起手來,要知道蜀國吃了夷陵的虧,東吳還欠著曹魏赤壁的債。若是魏蜀聯手,東吳是完全沒有機會的,老家都要被滅了。

更何況當時劉備兵敗時,曹丕就已經要攻打東吳了,這時還去打劉備,不是好出路。搞不好還會被倆家夾擊,像關羽一樣。對自己有利,不排除魏蜀倆家也會聯手。其實當時吳雖然勝了,但處境比劉備還要兇險,向劉備求和是孫權唯一的出路。畢竟自己勢力太小,如果不和劉備聯手,是不可能保持鼎足之勢的。


除此之外,夷陵之戰後,劉備雖慘敗,但東吳也受到了很大打擊,需要時間去恢復,如果這時候不討好劉備,乘劉備新敗去求和給足劉備面子,這樣也能緩解下他的怨氣,再次維持聯盟

說到底還是為了自己利益,為了聯合起來維持鼎足之勢,對抗大敵曹魏。


友人帳下夏目君

一、蜀國雖元氣大傷,但兵力還是有優勢。

成都還有大量的守軍,而且劉備兵敗後,並沒有全軍覆沒,集結起來的上萬部隊仍然讓吳軍懼怕。現在孫權跟劉備新仇舊恨都結下了,孫權也明白劉備經過此敗後是想急於回去休養生息的。現在吃虧的是劉備,只有獲勝的的一方主動去請和,劉備才好借坡下驢,所以在雙方都有求和的想法下,孫權去是最好的。

二、還有魏國虎視眈眈。

孫權曾向曹丕求救,曹丕也以幫助東吳為由派出了軍隊,而國與國之間是沒有真正的信用可言的。孫權如果繼續和劉備戰爭下去,

必然“鷸蚌相爭,漁翁得利”,而戰爭在東吳本土,一旦有失那孫權就是家業不保了,所以這個險孫權不敢冒。而只有與劉備講和,迅速回兵駐守防止曹魏偷襲才是當務之急。

三、擔心蜀魏聯合滅吳。

這三個國家誰也不相信誰,三國的勢力碰到一起,局勢是千變萬化的,只看對誰有利。蜀魏都是出兵到了東吳的地盤,若是兩方聯合,極有可能把東吳給瓜分了。孫權猜到劉備不希望看到這種情況,因為魏強蜀弱,加上蜀國新敗,就算瓜分了東吳,蜀國在獨木難支的情況下也有可能被魏國順勢滅掉。

在孫劉這兩家比較弱的局勢下,維持三國鼎立的局勢才是長久之計。所以孫權知道去求和是有可能的。

總的來說國與國之間沒有真正的的友誼,只有真正的利益,當權者審時度勢做出什麼樣的決定也不足為奇!



歷史長流中的魚兒

孫權向劉備求和主要原因有三個:

1:襲取荊州的戰略目的已經達到沒必要擴大戰爭

我們知道夷陵之戰爆發的原因是孫權背棄了孫劉聯盟投奔了曹魏,在關羽攻打樊城的時候孫權趁機襲取了荊州並殺死了關羽。關羽的死和荊州的丟失讓劉備失去了理智才貿然決定伐吳的。

事實上孫權之所以背棄劉備是因為雙方在荊州領土上的爭議難以通過外交來解決,而鎮守荊州的關羽對孫權的態度又一向很惡劣。綜合上面的因素孫權最終還是背棄了劉備,不過孫權的目標只是奪回荊州並沒想到和劉備血拼。因此在得到荊州之後孫權也不想和劉備將戰爭擴大化,於是當劉備伐吳的時候孫權這才主動的向劉備求和。

2:察覺到了魏國要襲擊東吳的軍事動向

我們說孫權降魏其實只是一種戰略手段,在拿下荊州之後他一直監視著魏國的軍事行動。當劉備伐吳的時候孫權最為擔心其實並不是和蜀國而是北邊虎視眈眈的魏國。為了陷入兩面作戰的被動局面孫權只得向劉備求和。

3:吳蜀兩國只有聯盟才能和魏國抗衡

作為吳國的君主孫權當然很清楚他和蜀國最終還是要走上結盟的道路,因為魏國的實力要遠超過蜀國和吳國,吳國要延續國祚必然要聯合蜀國才能與魏國抗衡。如果吳國和蜀國自相殘殺那麼魏國很有可能就會坐收漁翁之利一統天下。


歷史戰爭

我認為夷陵之戰時,孫權向劉備求和完全就是虛情假意。我們可以通過孫權處死關羽這件事來分析孫權當時的想法,之後你就會明白孫權壓根不想同劉備講和。

孫權殺關羽就是想和劉備徹底翻臉


讀過三國的人都知道,劉備和關羽義為君臣,恩猶父子。他們在社會底層的時候就結為了兄弟,而且經受了患難、窮困、榮辱、富貴的考驗。在劉備被曹操打得一敗塗地,年過半百還要寄人籬下的時候,關羽捨棄了曹操給的榮華富貴,不遠千里回到落魄的大哥劉備處。人與人之間感情總是相互的,關羽把劉備看得比名利重,同樣劉備也會把關羽看得很重要。

孫權不可能不知道關羽與劉備間的兄弟情誼,然而他還是要把事情做絕,殺了關羽。雖然關羽向來對孫權不敬,但是孫權是一個精明的政治家,他絕對不會在殺關羽的問題上意氣用事。他殺關羽就是要徹底毀了孫劉聯盟,和劉備翻臉。

孫權能不殺關羽嗎?


孫權完全可以不殺關羽,因為關羽對他來說有大用處。曹魏于禁就是一個例子,孫權曾經就拿降將作為和談籌碼交還了曹操。如果孫權不殺關羽,拿關羽作為人質,無疑增加了一個和談籌碼,劉備伐吳怕是要投鼠忌器。所以說,孫權不殺關羽的話,那是真的想和劉備和談,他殺了關羽,就是要和劉備翻臉了。

孫權為什麼要和劉備翻臉?


劉備與關羽親如兄弟,關羽一死,作為大哥的劉備肯定要伐吳報仇。這一步早就在孫權的預料之中,

他敢這樣做,就是不怕劉備軍隊的復仇。他想把孫劉聯盟的徹底破裂給曹魏看,向曹魏示好。孫權殺關羽後,立刻把關羽的人頭送到曹操那裡,也是為了示好,與其走近。

孫權為什麼要與曹魏走近?


關羽發動襄樊戰爭時,孫權和曹操達成了短暫的“孫曹聯盟”,聯合攻滅了關羽,瓜分了荊州。東吳無疑獲得的地盤最多,把關羽之前控制的荊州全盤接管。孫權與曹操合作中得到了便宜當然要賣乖,所以上表向曹操稱臣,還勸曹操稱帝,一副曹操忠實部下的樣子。

孫權掘棄孫劉聯盟,就是想與曹魏走近達成孫曹聯盟。孫權想通過和曹魏的合作,共同消滅劉備,達到自己進吞益州,全據長江的目的。


然而雖然孫權的如意算盤打得非常好,但曹丕就是不讓他得逞。當陸遜在猇亭之戰大破劉備時,吳軍集結起來大有西取蜀漢之勢。可曹丕在這時候並沒有選擇乘虛進攻劉備,因為他知道吳國取蜀國可以長驅直入,可魏國還要越過蜀道天險,說不定吳國就把蜀國先佔了。

於是曹丕選擇御駕親征帶兵30萬攻打東吳,讓孫權滅蜀,據長江與曹魏對峙的計劃完全落空。


遊戲探索機

孫權主動求和,一是因為蜀漢實力尚存,二是因為自己也受到了損傷,三是因為曹丕後面虎視眈眈。


首先,在中國古代歷史上,雖然大部分情況下,是失敗的一方向勝利的一方求和,但是,也不乏勝者主動求和的情況。比如對於宋朝這個朝代,在與遼國、西夏、金國的交戰中也取得過多次勝利,但是宋朝卻主動派遣使臣求和,甚至納貢賠錢。回到今天要說的夷陵之戰,雖然陸遜火燒了劉備的大軍,但是,此戰過後,蜀漢依然還有一戰之力。《三國志·先主傳》記載:“先主自猇亭還秭歸,收合離散兵,遂棄船舫,由步道還魚復,改魚復縣曰永安。”

由此,對於當時的劉備來說,正在聚攏散落的士兵,收拾戰船,有望和東吳再次展開戰鬥。在三國這一歷史階段,劉備一生經歷大小戰役無數,雖然多次失敗,好多次甚至丟盔棄甲,如若喪家之犬。但是,劉備每一次都能站起來,最終佔據荊州和益州,和孫權、曹操三足鼎立。與此同時,當時的蜀漢文有諸葛亮,武有趙雲、魏延等,這對於東吳來說依然是不小地威懾。而這,成為孫權主動求和的重要基礎。

同時,殺敵一千,自損八百,對於陸遜來說,雖然大破劉備的大軍,不過己方也受到了不小地的損失。更為關鍵的是,在東吳的後方,曹丕正在虎視眈眈。雖然聯合圍攻關羽上,魏國和東吳迎來了一段“蜜月期”。但是,在關羽被殺後,曹丕希望東吳稱臣,並且要孫權派自己的兒子去魏國當人質。由此,因為不可調和的矛盾,曹魏和東吳已經處在了戰爭的邊緣上了。三國時期,曹魏開國之君魏文帝曹丕曾於任內的222-223年、224年和225年三次進攻東吳。

最後,夷陵之戰後,東吳守住了荊州,而蜀漢受到重創,元氣大傷。此戰兩國實力都受到影響,為雙方日後消除矛盾、共同抗魏奠定基礎。三國三國,之所以有意思就在於,是三方博弈,而不是簡單的敵我雙方博弈。既然是三方博弈,那麼當其中一方比較強勢,擊敗了一方,另外一方就會有所動作。所以,孫權主動向劉備、諸葛亮求和,也是希望可以聯合蜀漢對抗勢力更為強大的魏國,以此保持三國的平衡。

文/情懷歷史


情懷歷史

孫權向劉備求和主要是因為曹丕動向不明。曹丕的實力比孫劉兩家合在一起還要強一倍。一旦孫權跟劉備對攻,則不管是削弱劉備也好還是削弱孫權自己也好,都是曹丕得利。到時兩國與曹魏的實力差得更大。由此可見,孫權其實比劉備更有戰略眼光。

從實際角度來看,當孫權佔領荊州消滅荊州兵團與關羽之後,蜀漢就不可能威脅到孫吳了。因為關羽軍團是唯一可以跟吳國水師對抗的軍事力量。(關羽軍團源自劉琦部隊,也就是當年跟孫權打了好幾次戰爭的黃祖,孫權的父親孫堅就是被這支部隊所殺。)蜀漢沒有水軍,進攻就必須走陸路,而陸路只有夷陵山地這一條,這是易守難攻的地方。孫吳根本不怕劉備。比如,陸遜指揮夷陵之戰的時候就派兵封鎖了巴郡出川口。

其次,孫權跟劉備求和除了怕曹丕趁機來進攻外,主要還不想消滅劉備滅得太徹底。在夷陵之戰前,劉備有軍隊十一萬三千多人,劉備如果用這麼一支軍隊在漢中隴西生事,那麼對孫吳分攤曹魏軍事壓力還是有利的。反之,孫權打掉夷陵後。整個蜀漢兵力不到五萬,全部被劉備敗光了。


優己

當時的形式使孫權不得不率先求和。雙方再打下去,只會對實力最強的曹魏最有利。

首先,孫權並不想進行這場戰爭,是劉備大軍壓境,而他自己又不想把剛剛吞下的本屬劉備的荊州三郡還回去,自然不得不打了,同時孫權只想割據江南,去偷襲關羽也是為了將長江天險完全掌握在自己手中,他沒有吞併西蜀的圖謀,而在大敗劉備之後,當然要見好就收。


其次,戰爭從頭年冬天打到第二年夏天,即使最後孫吳勝了,長時間的戰爭狀態必然大大消耗了國力,孫權方面也急切需要停戰息兵,休養生息。

再有,在夷陵一帶山地集結近十萬人,使得孫吳在荊州江陵地區和淮南的防衛曹魏的軍事力量變得很薄弱,孫權需要前線主力向東回防。

而且,孫劉相爭,最後孫權得勝,孫吳必然會引起曹丕的忌憚。如果深陷與劉備的苦戰,曹丕只需派一路軍隊直插南郡,就可以將吳軍歸路截斷,使吳國首尾不能相顧。

最後,雖然孫權很不要臉的襲取荊州,並且暫時向曹魏稱臣,但他也知道魏國勢大,吳、蜀只有重新結成弱國聯盟才有生存和發展的空間。從這點考慮,自然在擊退劉備後,不能將蜀漢得罪太死,日後才好有和解的餘地。


笑談文史

謝謝悟空問答讓我遇到這個問題,我來試著回答一下

《三國演義》中夷陵大戰完了以後,劉備逃到了白帝城,陸遜親自帶著大軍追趕,到諸葛亮的八卦陣出不來了,幸虧黃承彥指點才脫離險境回到東吳。說明東吳的人,對付不了諸葛亮。當然這只是戰術方面,其中還有以幾個原因

第一,東吳消耗不起

《三國演義》中劉備為了給關羽報仇,起兵75萬進攻東吳,糧食軍械消耗極大。而東吳方面為了對坑劉備的進攻,也聚攏了十萬人的部隊,而這十萬人的吃喝拉撒用以及戰爭消耗也是非常巨大的,東吳的百姓難以承受。

幸虧是打敗了劉備,阻止了劉備的進攻,如果繼續進攻劉備,先不說諸葛亮的厲害,就說他東吳的糧草軍械的供給都很困難,而益州多山區,江東孫吳善於水上作戰,卻沒有兵馬善於山區作戰,那樣很被動,糧食也會供應不夠,那些軍隊還沒打自己就餓死了。所以東吳也需要休養生息。

第二,東吳曹操趁虛而入

《三國演義》中如果東吳有足夠的人力物力財力去進攻在益州的諸葛亮,那麼曹操就會趁著東吳國內兵力空虛,從北方南下進攻東吳,那樣東吳就會面臨兩方面的敵人,西邊的諸葛亮不好惹,北邊的曹魏是全副武裝的生力軍,怎麼都是顧得了頭顧不了尾。所以孫權選擇主動撤兵求和,是明智之舉。


第三,劉備還不能徹底消滅

《三國演義》中當時的天下形式還是三國鼎立,他們每一個都不想看著另外兩個做大,所以哪個做大,另外兩個必須聯合起來才能對坑那個大的,本來孫劉大戰以後,他們兩個國家的整體實力都下滑一大截,相對來說曹魏的實力就高出一大截,如果孫權向劉備開戰,那麼他們兩國的實力繼續下降,曹魏正好可以坐山觀虎鬥,兩敗俱傷之後,正好漁翁得利。那是孫權和諸葛亮都不想看到的。所以孫權主動向劉備求和。

所以從各個角度來看,孫權並不是不想徹底消滅劉備,而是當時的國際形勢他不得不繼續實行孫劉聯盟,孫權做出了最明智的選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