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一可阻秦国统一天下之人,黄帝之后第一伟人竟然是被饿死的!

如春秋时期百家争鸣一般,战国时期也不乏强将贤臣,靠着这些军事家、政治家或是改革家,很多国家走上了富强之路。

唯一可阻秦国统一天下之人,黄帝之后第一伟人竟然是被饿死的!

七国

然而却有一个国家,改革的事宜不靠贤臣,竟全“压”到了君主头上,并且对于他的改革,朝野多为反对意见!

赵武灵王胡服骑射

赵武灵王即位时,赵国国力不强,受中原大国欺侮,林胡、楼烦等游牧民族也不时骚扰,邻境较小的中山国也时常进犯。

唯一可阻秦国统一天下之人,黄帝之后第一伟人竟然是被饿死的!

胡服骑射

赵武灵王二十四年(前302年)颁布命令,推行的“胡服骑射”政策——让百姓穿短衣胡服,学骑马与射箭,改革军事装备和作战方法,赵国因而得以强盛。

然而因为赵武灵王的胡服改制很彻底(全国上下臣民都改穿短装,束皮带,用带钩,穿皮靴),命令还没有下达,就遭到邯郸许多皇亲国戚的反对,加剧了改革的困难。

尤其是公子成等人以“易古之道,逆人之心”为由,拒绝接受变法。赵武灵王驳斥他们说:“德才皆备的人做事都是根据实际情况而采取对策的,怎样有利于国家的昌盛就怎样去做。只要对富国强兵有利,何必拘泥于古人的旧法。”

见赵武灵王心意已决,便四下散布谣言说:“是故意做出来羞辱我们。”赵武灵王听到后,召集邯郸城满朝文武大臣,当面用箭将门楼上的枕木射穿,并严厉地说:“有谁胆敢再说阻挠变法的话,我的箭就穿过他的胸膛!”公子成等人面面相觑,见识到骑射的威力,从此便再也不敢妄发议论了。

赵武灵王抱着以胡制胡,将西北戎狄纳入赵国版图的决心,冲破守旧势力的阻拦,改革军政,大大增强了赵国国力,扩张了数倍版图。所以许多近现代史家为了推行改革,称颂他为“向他国学习,改革变法的历史先驱”。

而后其被当做“师夷长技以制夷”即洋务运动的历史先例,地位亦被极大拔高,如梁启超甚至吹嘘他为“黄帝之后第一伟人”,因为他的离世,赵国错过了唯一可能给秦国带来致命打击的时机。

“黄帝之后第一伟人”暂且不说,这是当时推行洋务运动的思想需要,抛开当时的追崇不看,赵武灵王到底有没有资格被称作“可阻挡秦国统一天下之人”呢?

年少继位破除五国联军围困

赵肃侯二十四年(前326年),赵肃侯去世,备受赵肃侯生前打击的魏国伺机报复,遂魏惠王立即联合楚、秦、燕、齐四国以会葬为名,各派精兵,趁赵国新君赵雍年幼之际,俟机图赵。

唯一可阻秦国统一天下之人,黄帝之后第一伟人竟然是被饿死的!

局势图

对于十五岁的新君赵雍(赵武灵王)来说,父亲的葬礼实在是凶险,搞不好赵国就会被五国联军灭掉。在赵肃侯的托孤重臣肥义的帮助下,赵雍决定采取针锋相对、鱼死网破的强硬应对措施,摆开决战的架势来迎接这些居心叵测的吊唁使者。

赵武灵王先是命令赵国全境戒严(代郡、太原郡、上党郡和邯郸一级戒备),而后联合位于秦、魏、楚、齐之间的韩国和宋国,使赵、韩、宋三国形成品字型结构,将秦、魏、楚、齐四个国家置于两面受敌或者三面受敌的被动局面。

又重赂越王无疆,使之攻楚,先把与赵国不交界的楚国注意力转移到其老对手越国,而后重赂楼烦王攻击燕和中山国。这一步便可看出赵武灵王其谋略:燕国较弱,在楼烦的强力攻击下,必先紧张退却;中山虽不是一流强国,但由于楔入赵国内,对赵国威胁比外部强敌更大,楼烦一攻击便自顾不暇。

唯一可阻秦国统一天下之人,黄帝之后第一伟人竟然是被饿死的!

赵武灵王

在去掉了燕、楚两个强敌以及中山后,魏、秦、齐集团对赵、韩、宋集团就没有什么优势了。赵武灵王便命令来会葬的五国军队不得进入赵国边境,只许五国使者携带各国国君的吊唁之物入境,由赵国负责接待的大臣将他们直接送往邯郸。

魏、秦、齐见赵国重兵待客,戒备森严,而且赵、韩、宋联盟已成,不得不打消了要占赵国便宜的念头。在与赵雍厚葬赵肃侯后,便匆匆离去。魏惠王发起的五国图赵的阴谋被赵雍挫败了,年少的赵雍初涉君位就经受住了如此严峻的考验。

赵武灵王元年(前325年),魏惠王图赵不成后,即开始着力弥补魏、赵关系裂痕,带领太子魏嗣(后魏襄王)到赵国祝贺赵武灵王正式即位。赵武灵王与肥义也以礼相待。赵国的重要盟国韩国的韩宣王与太子仓也来赵国祝贺赵武灵王登基…

沙丘宫变谋略君王惨遭饿死

在此之后,赵武灵王经过一段时间的探索与挫折后,便开始了著名的“胡服骑射”改革,其后率将士攻击匈奴,占领今内蒙古南部黄河两岸之地,建立云中、九原两郡,又在阴山筑赵长城以抵御胡人,最终前296年吞并中山国。

唯一可阻秦国统一天下之人,黄帝之后第一伟人竟然是被饿死的!

前314年,燕国发生子之之乱,国都被齐国、中山国攻破,赵武灵王又扶植燕昭王回国即位,可谓在历史中大放光彩。

然而这样一位不足50岁的明君,最后又是怎样死去的呢?为何没有将赵国带领到霸主地位?

原来赵雍为圆宠姬吴娃遗愿,乃废太子章而传位于子赵惠文王何,自号为“

主父”,而后其对太子章于心不忍,且失权不平,便于公元前296年,封公子章于代,号安阳君,使大臣田不礼佐之。

次年,赵武灵王经过深思熟虑之后,打算把公子章立为代王。意赵王何和代王两王并行,自己做为父王统治二王东山再起重掌赵国朝政,此举直接引发了沙丘宫变,他在其宫变中更是被围困,活活饿死于沙丘宫(在今邢台广宗),谥号为武灵王。

一代豪杰和春秋首霸齐桓公竟是殊途同归……英雄气短,雄心壮志难遂!

唯一可阻秦国统一天下之人,黄帝之后第一伟人竟然是被饿死的!

其后,惠文王赵何君臣同心共振国势,以赵胜为相,蔺相如为上卿,廉颇、赵奢、煖为将,并从燕、齐招致乐毅、田单等不世之才,整顿税收,国赋大平,民富而府库实;并不断侵吞齐魏土地,在阏与之战几之战两度大败天下霸主秦国,迫使强秦于渑池之会结成对等同盟,成为关东第一强国,堪称赵国史上最强大的时期。

唯一可阻秦国统一天下之人,黄帝之后第一伟人竟然是被饿死的!

这些成就都离不开赵武灵王富国强兵,打下的坚实基础,亦足以告慰其父赵雍之英灵了。

唯一可阻秦国统一天下之人,黄帝之后第一伟人竟然是被饿死的!

赵惠文王

可惜的是,因为赵雍这位具有超时代眼光的人杰的离世,赵国甚至关东六国,终于错过了唯一可能给秦国带来致命打击的时机,因此当惠文王也离世,年轻的孝成王即位后,秦国终于以其国力优势,将赵国拖到了以总体战的战场。在决定天下命运的长平大战,四十五万赵军覆灭,惨胜的秦军亦战损过半;邯郸之战,赵楚魏三国联军虽然绝地反击,令秦国暂时退回函谷关。

但当二十年后,舔好伤口的秦军再出关东时,已是万军辟易,天下难当,此时赵国却由昏君赵迁、奸佞郭开当权,自然难逃覆亡厄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