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秋名将录——兵仙韩信之崛起之始(二)

上回中说了韩信的早期悲惨生活,我们这会就讲一下韩信的崛起之始吧!

千秋名将录——兵仙韩信之崛起之始(二)


自古以来时势造英雄,再高的才华若没有机会也是很难出头的,而韩信就是这样一个人。

不过他的机会很快就来了,这是一个大世,能不能把握主这个机会就看他自己的努力了。

默默无闻,初识萧何

千秋名将录——兵仙韩信之崛起之始(二)


秦皇崩,二世继位。秦二世昏庸残暴,给人民带来了无穷无尽的灾难。

公元前209年大泽乡陈胜揭竿而起,同时天下苦秦久矣,各地纷纷响应,这也是我国第一场大规模农民起义并迅速燃遍全国。

而这个就是韩信的机会,韩信便在这时投靠了一个起义军,这只起义军是由项梁所带领的。这时在部队里还是默默无闻。

公元前207年,项梁败死后,又归属于项羽麾下,这次还好点,项羽让他做了郎中。但还是没什么用,他屡次给项羽献计都不被采纳。

《史记》淮阴侯列传:及项梁渡淮,信仗剑从之,居戏下,无所知名。项梁败,又属项羽,羽以为郎中。数以策干项羽,羽不用。

千秋名将录——兵仙韩信之崛起之始(二)


我们来分析一下韩信的计策为什么没被采纳:

  1. 韩信这个人从他可以忍受胯下之辱就可以看出来,只要能够得到心中所想,并不在乎脸面之类的。

  2. 项羽兵败之后不回江东,自杀而死。还有在鸿门宴上也没杀死汉王刘邦。性格刚强、独断,接受不了阴谋诡计之类的,喜欢正面堂堂正正对敌。

  3. 从上面可以分析出来,两人的的性格不合,或许韩信献的计谋很好,但项羽认为这是些阴谋诡计所以便弃之不用。

以上是小便的个人推测,如有不同意见可以在下面一起交流。

千秋名将录——兵仙韩信之崛起之始(二)


公元前206年,汉王刘邦欲入蜀。韩信因为在项羽那得不到重用,便脱离楚军归顺了汉王。

但是因为没什么名声,便只做了接待宾客的小官,比在项羽那里还不如了。

过了没多久因犯法被判处斩刑,同伙的十三人都被杀了,很快便轮到韩信了。

而韩信自信从容、不慌不忙抬头仰视,正好看见滕公说:“汉王不想成就统一天下的功业吗?为什么要斩壮士!”

滕公感到他的话不同凡响,见他相貌堂堂,就放了他。和韩信交谈,很欣赏他,把这事报告汉王,汉王任命韩信为管粮食的治粟都尉。汉王并没有察觉他有什么出奇超众的才能。

《史记》淮阴侯列传:汉王之入蜀,信亡楚归汉,未得知名,为连敖。坐法当斩,其辈十三人皆已斩,次至信,信乃仰轻,适见滕公,曰:“上不欲就天下乎?何为斩壮士?”滕公奇其言,壮其貌,释而不斩。与语,大说之。言于上,上拜以为治粟都尉,上未知奇也。

千秋名将录——兵仙韩信之崛起之始(二)

正所谓天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指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每个人的成功都不是偶然,成功之前都必须经过苦难,而这都是韩信必须经历的,要么意志消磨,要么冲破一切。

之后,韩信多次和丞相萧何谈话,言语惊人,使的萧何非常赏识他。刘邦被分为汉王,实乃被排挤到汉中,因此在从长安到南郑,就有数十位将领逃逃亡。而韩信认为萧何等人已经多次在汉王面前举荐自己而刘邦不用,也赶着潮流,逃跑了。

《史记》淮阴侯列传:信数与萧何语,何奇之。至南郑,诸将行道亡者数十人,信度何等已数言上。上不我用,既亡。

韩信这一逃可了不得,萧何听了一想如此大才怎么能叫他跑了呢,来不及报告就立马去追了,留下了萧何月下追韩信的典故。

《史记》淮阴侯列传:何闻信亡,不及以闻,自追之。

千秋名将录——兵仙韩信之崛起之始(二)


但这时刘邦难受了,军中有人向刘邦报告“丞相萧何逃跑了”,刘邦气的大怒,直叫如失左右手啊。

《史记》淮阴侯列传:人有言上曰:“丞相何亡。”上大怒,如失左右手。

过了一两天,萧何回来拜见汉王,汉王那是心情复杂,又是恼怒又是高兴。骂萧何道:“你逃跑,为什么?”萧何说:“我不敢逃跑,我去追赶逃跑的人。”

汉王说:“你追赶的人是谁呢?”回答说:“是韩信。”汉王又骂道:“各路将领逃跑了几十人,您没去追一个;却去追韩信,是骗人。”

《史记》淮阴侯列传:居一二日,何来谒上,上且怒且喜,骂何曰:“若亡,何也?”何曰:臣不敢亡也,臣追亡者。”上曰:“若所追者谁何?”曰:“韩信也。”上复骂曰:“诸将亡者以十数,公无所追;追信、诈也。”

而萧何说:“那些将领容易得到。至于像韩信这样的杰出人物,普天之下找不出第二个人。大王果真要长期在汉中称王,自然用不着韩信,如果一定要争夺天下,除了韩信就再没有可以和您计议大事的人了。但看大王怎么决策了。”


《史记》淮阴侯列传:何曰:“诸将易得耳。至如信者,国士无双。王必欲长王汉中,无所事信;必欲争天下,非信无所与计事者。顾王策安所决耳。”

千秋名将录——兵仙韩信之崛起之始(二)

汉王说:“我是要向东发展啊,怎么能够内心苦闷地长期呆在这里呢?”萧何说:“大王决意向东发展,能够重用韩信,韩信就会留下来,不能重用,韩信终究要逃跑的。”汉王说:“我为了您的缘由,让他做个将军。”


《史记》淮阴侯列传:王曰:“吾亦欲东耳,安能郁郁久居此乎?”何曰:“王计必欲东,能用信,信即留;不能用,信终亡耳。”王曰:“吾为公以为将。”

千秋名将录——兵仙韩信之崛起之始(二)

萧何说:“即使是做将军,韩信一定不肯留下。”汉王说:“任命他做大将军。”萧何说:“太好了。”于是汉王就要把韩信召来任命他。

萧何说:“大王向来对人轻慢,不讲礼节,如今任命大将军就像呼喊小孩儿一样。这就是韩信要离去的原因啊。大王决心要任命他,要选择良辰吉日,亲自斋戒,设置高坛和广场,礼仪要完备才可以呀。”

《史记》淮阴侯列传:何曰:“虽为将,信必不留。”王曰:“以为大将。”何曰:“幸甚。”于是王欲召信拜之。何曰:“王素慢无礼,今拜大将如呼小儿耳,此乃信所以去也。王必欲拜之,择良日,斋戒,设坛场,具礼,乃可耳。”

汉王答应了萧何的要求。众将听到要拜大将都很高兴,人人都以为自己要做大将军了。等到任命大将时,被任命的竟然是韩信,全军都感到惊讶。

《史记》淮阴侯列传:王许之。诸将皆喜,人人各自以为得大将。至拜大将,乃韩信也,一军皆惊。

千秋名将录——兵仙韩信之崛起之始(二)


萧何识人之准,由此可见。而韩信经历重重困难终于坐上了大将军之位,崛起的基石由此而定。

此回结束,欲知韩信如何征战天下请看下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