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载洪门、袍哥、天地会等内部交际规则和方法的一本书——海底

记载洪门、袍哥、天地会等内部交际规则和方法的一本书——海底

记载洪门、袍哥、天地会等内部交际规则和方法的一本书——海底

网络图片

海底指的是江湖人对自己的内部语言的称呼,原本指记载洪门、袍哥、天地会等帮会组织内部交际规则和方法的一本书。

记载洪门、袍哥、天地会等内部交际规则和方法的一本书——海底

网络图片

传说郑成功占据台湾反清,创“金台明远堂”,写《金台山实录》,由军师陈近南携入大陆,目的在于组织汉族同胞反清。路遇清兵检查,陈近南怕暴露,将《金台山实录》丢在海内。后被渔人捞得,川人郭永泰以重金购取,并据此书内容在永宁创立荩忠山,有会员四千多人,仿天地会形式称哥论弟,是为哥老会。后来哥老会仿《金台山实录》另定规章、切口、仪注,成书为《海底》。其意思一是说从海底捞出来的,二是说江湖深似海,三是说此书是江湖的必读之书。也有传说是1683年清兵提督施琅进攻台湾时,郑成功的孙子郑克爽将它装入铁箱,沉入海底。后来台湾战争有了转机,有人将它打捞出来,利用它记载的规章制度重整抗清队伍,因此它得名《海底》。

记载洪门、袍哥、天地会等内部交际规则和方法的一本书——海底

网络图片

还有一种传说,对《海底》是如何变成袍哥的秘籍,说得比较清楚:据说在嘉庆年间,福建厦门渔民在海底打捞起一只铁匣,打开一看,里面藏着旧书一部,题作《金台山实录》,还有印章一枚,文字内容为“延平郡王招讨大将军印”。书中所记,是反清复明的宗旨,以及“金台山会盟”的规章、暗号、称呼等。道光十五年,四川永宁人郭永泰路过这户渔民家,见到此书,于是以重金购下。为了使得此书适合“四川袍哥”的需要,郭永泰请人照原本加以增改,即名为《海底》,又名《金不换》。道光二十八年,郭永泰根据《海底》教义,在四川永宁大会袍哥,盟誓者达四千余人。此后,袍哥开山立堂,均以郭永泰原本为圭臬。《海底》其实就是四川袍哥的会章与守则。后来,坊间有《江湖紧要》、《海底诠真》诸书流传,都是《海底》的不同版本。

记载洪门、袍哥、天地会等内部交际规则和方法的一本书——海底

网络图片

袍哥是一个独特的社会组织,它本身是一个特殊的社会。据有人估计,全四川的袍哥人数最多时,将近三百万人。四川袍哥的组织非常复杂,大而言之,分为内八堂和外八堂。所谓内八堂,即龙、盟、香、佐、陪、刑、执、礼;所谓外八堂,即牌把、圣贤、桓侯、管事、巡风、纪纲、挂牌、营门。他们各有职掌,不相混淆。比如,牌把是山主,桓侯管钱粮,巡风负责侦察,挂牌登记名册,等等。

记载洪门、袍哥、天地会等内部交际规则和方法的一本书——海底

网络图片

他们不但有自己的堂口,还有自己的隐语。在他们相互交往时,为了防止奸细混入,他们常用隐语相互试探,待到一切相符才彼此认可。《海底》,就是他们的组织即其交际的一个大全、指要,或者说规矩、守则,其内容为:

一是规定了所有内部交际的礼仪,包括入会、盘问、发令、进城、吃饭、喝茶等组织行为和日常行为。每一种仪式,都是强化天地会、袍哥的根本和规矩,并且每一种仪式就像演戏一样,富有文学趣味。如“先生发令因传母命结金兰,众兄公举我登坛。目下已经权在手,拜将就把令来行。众兄弟听令——一不许花言巧语,二不许当堂发笑,三不许交头接耳。倘有违此令者,罚棍三十六。遵不遵?”众曰:“遵!”下面就开始问答:“你来得怎么这样早?”“脚穿铁板来得早。”“你来得怎么这样快?”“脚踏风火轮,所以来得快。”“你来得怎么这么慢?”“脚踏莲花慢慢行。”“你来得怎么这样晚?”“偷营劫寨来得晚。”“你来得怎么这样慌张?”“为了救火才慌张。”“哪里救火?”“火烧少林寺。”“你进过城没有?”“赤脚进过城。”“你过桥没有?”“我从桥下过来。”“因何从桥下而过?”“桥头有关圣,桥中有观音,桥尾有福德伽蓝土地,因此不敢从上面而过。”“桥有几板?有几座什么桥?”“桥有三板;桥有三座,张飞喝断霸陵桥、铜桥和铁桥。”

二是有腰凭票布作为交际证据和内外区分的标志。腰凭票布是会员入会的凭证,又称“八卦”、“罗汉图”,多用布帛印刷,分白、红、黄几种,以体现会员在会中的地位和等级。

三是固定的、特有的职位名称。洪门组织,都以山门作为基本的组织单位,全山职务高低,按照下列顺序从高到低排列:正龙头,即山头;副龙头,即副山头;五堂,分别掌管山中各项事务,并于举行各种仪式的时候,兼冲盟证及其香长等知事;坐堂,五堂之一,陪堂,五堂之一;刑堂,五堂之一;礼堂,五堂之一;执堂,五堂之一;辕门大老幺,虽在各位首领之下,但是地位崇高,且有相当权势;心腹,京内军师心腹大爷;圣贤,京外军师心腹二爷;当家,京外总督粮饷当家三爷;红旗,督营粮台五爷;巡风,巡营查哨六爷;老九、大幺满、小幺满、四姐、七妹等,普通会员,听令差遣。

四是诗句。几乎所有的器具、行为,均有诗句相配。如会场里摆草鞋时,草鞋诗:“铁板一对慢悠悠,正是凄凉七月秋。莫言草鞋无用处,日后兄弟遇相求。”入会仪式回答时,也多背诗句,如要求用红棍诗回答:“此棍出在宝南山,落在洪家便打奸。三尺六怕无更改,四斤八两莫为间。”

五是袍哥茶碗阵。茶桌上大多不放茶壶,只摆茶碗。袍哥相遇,不必动嘴,只看摆放茶碗的式样,便知来者用意。

记载洪门、袍哥、天地会等内部交际规则和方法的一本书——海底

网络图片

六是隐语。洪门隐语,多为明朝遗中老博学多能之士创制,也为江湖社会很多集团所吸收。

七是手势。手势和隐语一样,属于洪门两大灵魂之一。会员以手势辨敌我,辨认弟兄,意义重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