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別注意!如果頭暈、乏力,這可不是小事

每年盛夏,都有不少人因為中暑而住院,甚至被中暑奪去生命,且關於老人中暑的新聞便頻頻見諸報端。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戶外工作者或是戶外遊玩者才是中暑高發人群,老人們無需為生計奔波,為何易發中暑?中暑又是怎麼回事?我們能不能預防呢?

一、什麼是中暑

所謂中暑,是指在夏天或高溫環境下,人體體溫調節功能紊亂而引起的中樞神經系統和循環系統障礙為主要表現的急性疾病

除了高溫、烈日曝曬外,工作強度過大、時間過長、睡眠不足、過度疲勞等均為常見的誘因。

特別注意!如果頭暈、乏力,這可不是小事

中暑在醫學上,根據臨床表現的輕重可分為先兆中暑、輕症中暑和重症中暑,而它們之間的關係是漸進的。

先兆中暑症狀:高溫環境下,出現頭痛、頭暈、口渴、多汗、四肢無力發酸、注意力不集中、動作不協調等症狀,體溫正常或略有升高。

特別注意!如果頭暈、乏力,這可不是小事

這時,如及時轉移到陰涼通風處,補充水和鹽分,短時間內即可恢復。

輕症中暑症狀:體溫往往在38度以上;除頭暈、口渴外,往往有面色潮紅、大量出汗、皮膚灼熱等表現,或出現四肢溼冷、面色蒼白、血壓下降、脈搏增快等表現。

特別注意!如果頭暈、乏力,這可不是小事

重症中暑症狀:出現劇烈頭痛、頭暈、耳鳴、嘔吐、面色潮紅、頭溫40攝氏度以上,體溫一般正常,嚴重者昏迷。這一種中暑是最嚴重的一種,如不及時救治將會危急生命。

二、中暑怎樣防治?

1、減少外出

老年人、孕婦、有慢性疾病的人,特別是有心血管疾病的人,在高溫季節要儘可能地減少外出活動。

尤其不要在10點至16點時在烈日下行走,因為這個時間段的陽光最強烈,發生中暑的可能性是平時的10倍!尤其是年老體弱多病的朋友,更要注意。

如果此時必須外出,一定要做好防護工作,如打遮陽傘、戴遮陽帽、戴太陽鏡,有條件的最好塗抹防曬霜;準備充足的水和飲料。

特別注意!如果頭暈、乏力,這可不是小事

外出時的衣服儘量選用棉、麻、絲類的織物,應少穿化纖品類服裝,以免大量出汗時不能及時散熱,引起中暑。

2、主動飲水

不要等口渴了才喝水,因為口渴已表示身體已經缺水了。最理想的是根據氣溫的高低,每天喝1.5至2升水。出汗較多時可適當補充一些鹽水,彌補人體因出汗而失去的鹽分。

特別注意!如果頭暈、乏力,這可不是小事

夏天的時令蔬菜,如生菜、黃瓜、西紅柿等的含水量較高;新鮮水果,如桃子、杏、西瓜、甜瓜等水分含量為80至90%,都可以用來補充水分。

另外,乳製品即能補水,又能滿足身體的營養之需。

3、保持充足睡眠

夏天日長夜短,氣溫高,人體新陳代謝旺盛,消耗也大,容易感到疲勞。充足的睡眠,可使大腦和身體各系統都得到放鬆,既利於工作和學習,也是預防中暑的措施。

特別注意!如果頭暈、乏力,這可不是小事

睡眠時注意不要躺在空調的出風口和電風扇下,以免患上空調病和熱傷風。

4、細心觀察

一旦發現有先兆中暑和輕症中暑表現時,首先要做的是迅速撤離引起中暑的高溫環境,選擇陰涼通風的地方休息,並多飲用一些含鹽分的清涼飲料。

特別注意!如果頭暈、乏力,這可不是小事

現在天氣炎熱,一不注意很容易中暑,特別是中老年人,他們當中還有一部分人穿著長袖長褲,他們對高溫的感知能力差,但並不代表高溫就不對他們的身體造成危害。所以,中老年人夏季預防中暑也是很有必要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