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慾不好、乏力、牙齦出血,別忽視肝臟的求救信號

中華醫學會肝病學分會的一項數據顯示,全球有各種肝病患者超過13億,其中3.93億在中國,約佔全世界肝病患者的30%。


肝臟疾病包括乙肝、丙肝、肝硬化、肝癌、非酒精性脂肪肝、酒精性肝病和藥物性肝損傷,值得注意的是,肝臟疾病譜正在發生變化,因各種原因引起的非病毒性肝病佔比逐年增加。

食慾不好、乏力、牙齦出血,別忽視肝臟的求救信號

肝臟為何如此“沉默”


肝臟在人體中承擔著非常複雜的工作,我們吃的食物,要通過肝臟轉化成能量,攝入的有毒物質要經過肝臟解毒,此外,蛋白質的合成、膽汁的分泌等也都需要肝臟來完成,可謂是身兼數職。


即便如此,肝臟仍然“任勞任怨”,這是因為肝臟是一個代償性很強的器官,只要有20%~30%左右的肝臟正常工作即可滿足人體的基本需要。此外,肝臟沒有痛覺神經分佈,即使有問題了,在疾病早期也很少出現非常明顯的症狀。


肝臟不像心臟,出現不適可表現為心慌、胸悶,也不像肺臟,會出現咳嗽、咳痰,可以說是人體中最“沉默”的器官。

食慾不好、乏力、牙齦出血,別忽視肝臟的求救信號

肝臟時刻都在“受傷”


正因為肝臟如此沉默,很多人對一些傷肝的因素並不在意。實際上,生活中導致肝臟“受傷”的因素非常多。


(1)病毒、細菌:

除了眾所周知的乙肝、丙肝等肝炎病毒會導致肝損傷,一些常見的細菌,如金黃色葡萄球菌、鏈球菌、銅綠假單胞菌、厭氧菌等,也會造成肝損傷。


(2)飲酒:

肝臟不好的人,醫生都會反覆叮囑要戒酒,不論是紅酒、啤酒,還是白酒,甚至是含酒精飲料都不能喝。這是因為酒精在胃腸內被吸收後,90%以上在肝臟代謝。飲酒越多,肝臟的負擔越重,肝細胞越容易受到損害。


(3)熬夜:

熬夜的人經常疲憊不堪、抵抗力下降。晚上11點到凌晨1點是肝臟最佳的休息時間,如果長期熬夜會影響肝臟的修復。


(4)暴飲暴食:

既損害胃腸道健康,也會增加肝臟負擔,過多脂肪沉積在肝臟上,還會誘發脂肪肝。此外,一些加工類的食品中所含的各種添加成分,也會加重肝臟代謝負擔。


(5)亂吃藥:

所有的藥物都會經過肝臟代謝,亂吃藥會加重肝臟負擔,容易導致藥物性肝損害。因此,用藥最好遵醫囑,注意其不良反應,尤其是看似安全的補益藥、營養藥,不能盲目濫用。

食慾不好、乏力、牙齦出血,別忽視肝臟的求救信號

不要忽視肝臟的求救信號


肝臟雖然“任勞任怨”,但不少肝病的早期並非無跡可循,需要注意一些預警信號。


(1)食慾不振、厭油膩、腹瀉。


肝臟分泌和產生膽汁的功能減弱,不能正常地消化脂肪,因此會出現食慾不振、厭油膩,有的人還會出現腹瀉。


(2)乏力。

碳水化合物、蛋白質、脂肪等的代謝異常,會導致營養攝入不足。另外,肝病時乳酸轉變為糖原過程發生障礙,肌肉活動後乳酸蓄積過多,也會導致乏力。


(3)牙齦出血、流鼻血、皮膚紫癜或傷口出血不止。


由於肝臟參與血液中多種凝血因子的合成,一旦肝功能受損害,身體的凝血功能也會發生障礙。


(4)毛細血管擴張、痤瘡或皮膚易感染。


肝功能受損時,人體內某些代謝廢物會在血液中堆積,在面部、前胸和頸部出現“蜘蛛痣”。毛細血管擴張除了皮膚會受影響,有的肝病患者手掌的大小魚際容易發紅,稱之為肝掌。如果肝功能出現異常,會導致人體激素的代謝紊亂、免疫功能下降,也會使皮脂腺分泌增多,容易引起痤瘡和感染。


(5)面色晦暗、黃疸。


肝臟代謝紊亂會導致毒素堆積,使得面色晦暗。而肝臟對膽紅素的處理發生障礙時,就會出現黃疸,這是肝病最常見、最重要的表現。


食慾不好、乏力、牙齦出血,別忽視肝臟的求救信號

生活中如何護肝


食物要新鮮、清淡:

日常飲食要注意合理搭配,營養均衡,增加豆腐等豆類食品、粗雜糧的攝入。多吃新鮮蔬菜、水果和優質肉類,少食用那些過度加工、刺激性強的食物,減少食品添加劑對肝臟帶來的傷害。此外,要避免各種脂肪的大量攝入,避免暴飲暴食,無論是各種肉食還是油炸食品,吃多了都會增加肝細胞的代謝負擔。

必須戒菸、戒酒:

很多人都瞭解酒精對肝臟的危害,但有時又很難避免和推脫,此時就需要注意對肝臟的保護,比如不要空腹飲酒,可以在飲酒前喝一點酸奶,飲酒前後多吃一些新鮮的果蔬,比如芹菜、檸檬、洋薊等都具有很好的護肝功效。另外,很多人忽視了吸菸對肝臟的傷害,吸菸不僅會加劇肝臟的炎症、加速肝臟纖維化,還會與酒精“協同作用”,加重對肝臟的損傷,也就是說,吸菸的同時飲酒危害更大。

注意勞逸結合、適當休息:

勞累本身就會成為肝病的誘因,比如身體虛弱、疲勞的人更容易感染乙肝病毒,就是因為機體對病毒的抵抗力下降的緣故。肝病患者應“三分治七分養”,最大限度地減少對肝臟的刺激,尤其要注意不能太勞累,不能疲於奔命,注意勞逸結合、適當休息,生活節奏不可過於緊張,經常熬夜、加班、出差,都對肝臟的健康不利。平時應避免多坐少動,最好每天堅持30~45分鐘體育鍛煉。

重視體檢、慎服藥:

40歲以上的人群,建議每年體檢一次,重點針對肝功能、腹部超聲等。在服用藥物時一定要慎重,特別是抗生素、解熱鎮痛藥等,服用藥物要有醫生的指導,服用前一定要仔細閱讀說明書,看清楚藥物的不良反應及服藥禁忌。平時要避免接觸可能受血液汙染的器具,如輸血、穿耳洞、刺青、共用刮鬍刀等。

食慾不好、乏力、牙齦出血,別忽視肝臟的求救信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