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摶“希夷先生”名號的由來,古人的字號原來都是這麼有文化呀!

希夷大道對於亳州人來說並不陌生,由來是以亳州歷史文化名人宋代的陳摶老祖的名號“希夷先生”來命名的。那你又知道,老祖陳摶為什麼名號“希夷先生”?這就要根據陳摶生平交往過的幾代帝王來說了。

陳摶,字圖南你,字號“扶搖子”,生於亳州城南十二里處,宋湯河西岸的陳莊,其名、字、號均取自莊子《逍遙遊》:“有鳥焉,其為名鵬,背若太山,翼若垂天之雲,摶扶搖羊角而上九萬里,絕雲氣,負青天,然後圖南。”

陳摶“希夷先生”名號的由來,古人的字號原來都是這麼有文化呀!

而“希夷先生”則是宋太宗趙光義賜給陳摶的名號,出自《老子》“視之不見名曰夷;聽之不聞名曰希。”“希夷”意指“空虛,寂靜,不能感知”之意,這樣或許更符合老祖陳摶仙風道骨,深不可測的高人形象吧。

那麼,當時宋太宗為什麼會賜給陳摶這個號呢?

原來當時陳摶所屬的那個年代,十分的動亂,剛好是五代十國興亡交替的年代,陳摶那時數舉不第,屆已年過花甲,對仕途絕望的陳摶轉而入道,遊歷名山大川,大約在後漢,後周換代之際,移居華山雲臺觀,這時他道行已深,被人尊稱為“老祖”,“至聖”,“高道”,但是他的濟世之心,圖南之志沒有泯滅,“身在江湖,心在朝廷”,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他的這種高尚品質和濟世理想,深受當時急欲安天下的統治者尋求和利用的人。

陳摶“希夷先生”名號的由來,古人的字號原來都是這麼有文化呀!

周世宗對陳摶的奇才遠略早有所聞,並讀過他的抒懷詩《隱武當山詩》。於是詔請陳摶進宮,通過交談和觀察,認為陳摶確是濟世之才,便要陳摶留在宮中,拜左拾遺。陳摶堅決不受,要求辭別還山,周世宗見挽留無望,便以陳摶“來時自有白雲封”詩句,賜號陳摶“白雲先生”,送其歸山。

陳摶“希夷先生”名號的由來,古人的字號原來都是這麼有文化呀!

宋朝開國皇帝趙匡胤,未登基之前曾多次受陳摶點化,據說當時“杯酒釋兵權”的良策也是受陳摶的點撥,後來,終於陳橋兵變,黃袍加身,當了皇帝之後的趙匡胤曾數次迎陳摶入朝,奈何陳摶執意不肯,後來趙匡胤的弟弟趙光義承繼帝位,稱宋太宗。宋太宗本來就與陳摶交好,稱帝之後對陳摶亦是畢恭畢敬,數次昭他入宮請求治世安邦之策,陳摶感念太宗的知遇之恩,數諫良策與他,每一條都能夠針砭時弊,切中當時要害,為宋王朝的鞏固做出了突出的貢獻。


後來宋太宗想把陳摶留在宮內,以便隨時向他求教,就封他為“帝師”之號,陳摶又是堅辭不受,執意回山。宋太宗無奈,就把“希夷先生”的名號賜予他,稱譽他為“稀世高人”。

陳摶“希夷先生”名號的由來,古人的字號原來都是這麼有文化呀!

歸隱山林的陳摶,潛心修煉,專注於睡功的修煉,活到118歲才於華山仙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