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最后的王牌:装备精良的清廷禁卫军最后去哪了?

晚清的江湖,水很深,自从爆发民变及西方列强入侵事件后,清廷军事现代化的进程也随之加速,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北洋新军。北洋新军的建成,是陆军近代化的开始,也为袁世凯奠定了作为北洋军阀领袖的基础。1898年,新建陆军改编为拱卫京师的“武卫右军”,1902年扩编为“北洋常备军”。

大清最后的王牌:装备精良的清廷禁卫军最后去哪了?

让由汉人主导的北洋新军拱卫京师,这让影响力日益下降的满清统治者感到惴惴不安。为了皇家的自家安全,他们决定仿照日本近卫师团,建立一支完全被满洲贵族掌握的皇室亲军,来接替此前已经北洋化了的陆军第1镇宿卫宫禁。

大清最后的王牌:装备精良的清廷禁卫军最后去哪了?

为了组建这支皇家的“亲军”,清廷是花了大把银子的。禁卫军由监国摄政王载沣统率调遣,贝勒载涛、贝勒毓朗和陆军部尚书铁良为专司训练禁卫军大臣。兵员选择上,以八旗壮丁为主,禁卫军最多时编有步兵2协共4标,马队、炮队各1标,工程、辎重、机关炮、军乐、警察各1队,共12000余人。

大清最后的王牌:装备精良的清廷禁卫军最后去哪了?

装备上更是不惜血本,晚清禁卫军装备有当时中国乃至亚洲国家仅有的18门150毫米野战重炮,火力凶猛。此外禁卫军还编有一个机枪营,配备了24~30挺马克沁式重机枪。禁卫军配备的都是当时最先进的武器,这些都是北洋军望尘莫及的。论装备,清末组建的这支禁卫军,是一支当之无愧的超级王牌部队。

大清最后的王牌:装备精良的清廷禁卫军最后去哪了?

不过,令人感到可笑的是,这支被满清朝廷寄予厚望的部队,却几乎没发挥出任何作用。因为,禁卫军从一组建,就陷入了一个“阴谋”,那就是兵员虽然来自八旗子弟,但是,中下级军官都出自北洋系列。“正副目兵拟由第一镇择优选充”,军官则“不分满汉,由各军队衙署军官军佐内,则其兵学优长、操法娴熟者,拣选调派。”

大清最后的王牌:装备精良的清廷禁卫军最后去哪了?

禁卫军实际是被北洋系的人员所控制,后来,就连训练禁卫军大臣载涛也和袁世凯打成一片。这其实是为袁世凯做了一锅“好菜”。

大清最后的王牌:装备精良的清廷禁卫军最后去哪了?

1911年民军在武昌举义,朝廷谕令陆军大臣荫昌率军前去镇压,结果荫昌因为缺乏在军队中的基础,根本指挥不动北洋军,导致清军节节败退。而掌管禁卫军的载涛又向隆裕太后表示:“奴才练过兵,没打过仗。”

大清最后的王牌:装备精良的清廷禁卫军最后去哪了?

万般无奈之下,清廷只好起用赋闲在家的袁世凯。同年年底,袁世凯任命心腹冯国璋担任禁卫军总统官,清朝皇室手中的这支王牌部队就这样没发一枪一炮,就丢失了控制权。

大清最后的王牌:装备精良的清廷禁卫军最后去哪了?

清亡后,禁卫军被改编为北洋陆军第十六师,正式爱冯国璋节制。更令人惊讶的是,这个十六师只听冯国璋的,连袁世凯也调不动。冯国璋去哪做官,禁卫军就跟到哪吃饭,根本不必向民国陆军部汇报动向。当冯国璋1918年下台后,十六师还是听他统率,这可真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大清最后的王牌:装备精良的清廷禁卫军最后去哪了?

1919年,冯国璋去世,十六师移驻察哈尔。1920年直皖战争后,十六师被奉系吞并。1924年,在第一次直奉大战中,十六师被吴佩孚用60万大洋收买,宣布投降,奉军最终失败。战后不久,十六师即被裁撤,曾经轰动一时的清廷禁卫军从此告别了历史舞台。

(图片来自网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