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祺瑞麾下的嫡系精锐:装备精良,却未曾参战的“参战军”


段祺瑞麾下的嫡系精锐:装备精良,却未曾参战的“参战军”

1917年7月12日,辩子军首领张勋短命的12天“复辟”闹剧被粉碎后,段祺瑞以“三造共和”的功名凯旋回京,重新执掌了北京政权。这时黎元洪已经下台,国会也已经被解散,段以国务总理的身份独掌朝政,独断专行,在英、美、日、意等国的极力簇使和提供参战借款的诱惑下,段祺瑞为获取大宗借款用以培植个人武力,从而震慑其他派系的军队,最终实现其武力统一的梦想,继续积极地叫嚷对德宣战。8月4日,在一切阻力均已排除的情况下,终于经其一手操纵的国务会议通过了对德宣战案。

首次参战的中国军队

1917年8月14日中国政府正式公布对德宣战后,即与协约国日美等国商议出兵参战事宜,由于当时政权值俄国革命,俄国“后方不靖”,加上日美等国为了远东利益互争雄长等复杂纷乱的原因,遂决定共同出兵俄国东海滨省,以巩固对德作战的后方,干涉俄国革命,同时也兼有平衡列强间利益的目的。 

1918年4月,参战的海军部队自上海出发,驶抵海参崴;8月,陆军部队自北京出发,进驻双城子。  

因事先准备不及,参战的陆海军部队均系临时指派。其陆军部队系以北洋陆军第九师三十三团为主组成驻崴(海参崴)支队。第九师系由袁世凯生前所办的陆军模范团扩编而成,一度是北洋政府的“御林军”,其官兵学识、训练、纪律乃至身高、体貌均较佳,武器装备亦多系最新式。驻崴支队由该师第三十三团团长宋焕章任支队长,率该团第一营(营长刘春台)、第二营(营长苏炳文),附以骑兵、炮兵、工兵、辎重兵、机关枪兵各一连共计2000人组成。后因任务需要,复派该团第三营(营长李源昆)和十八旅三十五团第一营(营长曹德明)加入,驻崴支队增至3000人。出国后,支队司令部驻双城子,务营连分驻绥芬河、双城子、伯力诸要点。

段祺瑞麾下的嫡系精锐:装备精良,却未曾参战的“参战军”

参战的海军部队是北洋海军第一舰队(巡洋舰队)的“海容”号巡洋舰。该舰系甲午战争北洋海军全军覆没后于1898年在德国定制的三艘铁甲巡洋舰之一。其标准排水量2950吨,主机功率7500马力,航速19,5节,舰载火炮22门,其中含150毫米口径火炮3门,105毫米口径火炮8门,另有鱼雷发射管1具,全舰官兵253员名,舰长为海军上校林建章。林率该舰驶抵海参崴后,被提升为海军代将,负责指挥所有出国参战的陆海军。中国军队出国参战时,已接近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尾声,当时的远东,并没有大的战事,驻崴支队主要担负护路、护港等警备任务,但这毕竟是第一次代表国家出兵参加国际战争,全体官兵深知责任重大,意义深远,故都能严守军纪、恪尽职守,在当时的国内、国际都有好评。

1918年11月11日,第一世界大战结束,协约国战胜。驻远东的协约国军队在海参崴举行盛大的阅兵典礼,庆祝胜利。中国参战的陆海军参加了阅兵典礼。这历来是中国人的强项。阅兵式上,官兵们军容整肃,气势威武,令列强刮目,为国家争得了一定的荣誉。战争结束后,所有参战部队于1921年春全部陆续撤回国内。 

参战的陆军部队第三十团及配属各兵种分队,归还第九师建制后,参加军阀混战,于1924年第二次直奉战争中全军覆灭。其时任第二营营长的苏炳文,后投身奉军,先后任旅长、护路司令、师长等职。“九一八”事变后,在黑龙江省组织义勇军,与强敌周旋于白山黑水之间,成为最早举义的东北义勇军将领之一。 

“海容”号巡洋舰回国后,亦卷入军阀混战漩涡,后归顺国民政府。抗战暴发后,为封锁长江,阻止日本军舰沿江进犯,于1937年9月25日自沉于江阴水道,求得了悲壮的结局。林建章回国后,曾任北洋海军第一舰队司令、海军总长等职,北洋军阀覆亡后在上海闲居。1937年上海沦陷,面对日伪威胁利诱,始终不为所屈,宁愿饿死,拒不出山担任伪职,于1939年忧愤而终,保全了晚节。  

并未参战的“参战军” 

段祺瑞在获取了大宗参战借款又得到大量新式武器装备的供给后,便以中国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为由,在已经临时派出陆军第三十三团和海军“海容”号巡洋舰出国参战的同时,于1918年秋开始大规模地正式筹组参战军。  

参战军的最高统帅为参战督办,由段祺瑞自兼,下设参战军训练处,处理指挥、训练、经理、卫生和补给等一切事宜,实际上等同于当时的司令部。铡其责者称参战军督练,由段系大将靳云鹏担任。 

为了造就确实可靠的封建武力,编练之初先成立了参战军军官教导团和参战军军士教导团,团长分别由曾任北京讲武堂堂长的陈文运和曾任保定军校校长的曲同丰担任。受训者则前者在保定军校的优秀毕业生中和接近皖系的初级军官中挑选,后者在接近皖系的北洋各陆军师中有一定文化的优秀士兵中挑选。教导团每期三个月。受结束后担任参战军初级军官和军士。其实,段编教导团的真实目的,还是想通过对这些军中青年的培训造成与其的师生关系,并想以此为纽带形成效忠于段氏个人的派系武力。  

段祺瑞麾下的嫡系精锐:装备精良,却未曾参战的“参战军”

1919年初,在参战军教导团的基础上,派员分赴安徽、山东、河南三省招兵,很快招足了三万人,组成了三个师,师长分别由曲同丰、马良、陈文运担任。各师划分驻地,开始训练。此时,第一次世界大战早已于上一年结束,段祺瑞却仍旧在紧锣密鼓地大练参战军,可见其醉翁之意不在酒。  

参战军的编制系采用北洋陆军常务军编制。每师步兵两个旅,骑兵、炮兵各一个团,工兵、辎重兵、机关枪兵各一个营。每步兵旅辖步兵两个团,每团三个营,每营四个连,每连战斗兵126人;骑兵团直辖四个连,每连骑兵128人;炮兵团辖三个营,其中第一、二两个营装备野炮,三营装备山炮,口径都是75毫米,每营三个连,每连炮4门;工兵营辖四个连,分任通信、架桥和筑城作业;辎重兵辖四个连,运输工具全部是马车;机关枪营辖四个连,每连重机关枪6挺。全师官兵共计一万余人,参战军使用的武器,除山炮外,全是崭新的日本造。

三个师以外,参战军训练处还直辖有重炮一个营,装备有当时最先进的150毫米榴弹炮和105毫米加农炮,也全是日本造,就连用来挽炮的马匹也是从日本运来的大洋马。  

参战军的训练,全部按照日本军队的教育方式进行。曲同丰、陈文运等参战军主要骨干均毕业于日本陆军士官学校,不仅直接般取了日军的训练教材,而且还聘有不少的日本顾问,用以指导训练。训练时间牙定为一年。由于参战军的各级军官全部毕业于各级军官学校,军士又都有一定的文化基础且经过了层层的挑选,接受能力较强,所以说,参战军的训练计划和内容是比较严密和全面的,训练成绩在当时来说也是不错的。1919年12月,第一师在进行旅攻防演习和步炮联合射击科目检验时,曾邀请军政各界首脑和各国驻华武官到场参观,赢得了较高的赞誉,使段祺瑞更加的骄狂不可一世。  

段祺瑞麾下的嫡系精锐:装备精良,却未曾参战的“参战军”

到了1919年8月,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已经9个多月,大概段祺瑞也觉得参战军之名实在不能再用,便将“参战”二字改成“边防”。于是,“参战督办”变成了“边防督办”,“参战军”也变成了“边防军”。只是“边防督办”并不驻节边防而是仍旧坐在京城把持朝政,“边防军”也并不戍守边疆而是继续驻扎内地要地(第一师驻北京北苑、第二师驻山东济南,第三师驻北京南苑)。 

1920年夏,酝酿已久的直皖战争终于在直隶的京、津、保地区爆发了。参战军组建不久,虽然其官兵素质、编制装备均属上乘,但因其缺乏实战缎练,而显得中看不中用,远远不是久经沙场的吴佩孚直军的对手,。主要的还是皖系结党营私,卖国媚日,不得人心,激起全国人民的一致反对,加之段祺瑞一意孤行,也引起军阀内部直、奉两大派系的极端不满与仇视,使得本来势不两立的直军和奉军在反皖问题上空前的一致起来。战争一开始皖系就连吃败仗,很快便在奉军入关助直的情况下以失败而告终。其结果,参战军第一师、第三师溃败,绝大部分中下级官兵和武器装备为直奉两军抢夺刮分;第二师虽因不在主战场而免遭覆灭,但战后不久便被逐渐压缩改编成一个团,最终被遣散了。  

参战军的历史到此结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