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電影“七宗最”

中國電影“七宗最”

第1979期文化產業評論

本文以近年來國產電影發展態勢為研判基礎,解析中國電影發展的“七宗最”( 口碑、情懷、類型化、合拍片、重工業電影、分眾時代、影視人才),在全景式展現中國電影產業過去幾年的基本發展脈絡和狀態的同時,探索高歌猛進的電影產業背後值得關注的一些問題。


來源 | 文化產業評論

2017年,中國電影總票房超559億;2018年,內地票房第一季度破200億。根據數據預測,2020年中國票房將超越美國,成為世界最大電影產業所在地。中國電影蓬勃發展,在全球電影市場早已不容忽視。

本文以近年來國產電影發展態勢為研判基礎,解析中國電影發展的“七宗最”,全景式展現中國電影產業過去幾年的基本發展脈絡和狀態,探索高歌猛進的電影產業背後值得關注的一些問題。

NO.1

口碑:最具票房號召力

2017年,559億的全國電影票房,極大的振奮了中國電影產業。“口碑”成為觀眾進入影院首要原因,成為電影票房增長的第一驅動。不斷成熟的電影觀眾,日趨理性的電影市場,讓“低口碑高票房”漸行漸遠,明星效應、粉絲效應、宣發炒作都難以匹敵“口碑”發酵帶來的巨大票發號召力。

2018年,“口碑”持續發揮對票房的驅動與號召。回顧2018春節檔,《紅海行動》排片逆襲登頂春節檔冠軍,強勢位列國產電影票房排行榜第二名;《西遊記女兒國》高開低走,票房遠低於片方預期。《戰狼2》《前任3:再見前任》《摔跤吧!爸爸》等影片,同樣憑藉口碑發酵帶來3倍左右增長排片佔比,最終實現票房大豐收。

中國電影“七宗最”

口碑”作用明顯,但“口碑”之於票房並不是萬能的靈藥。其號召力多體現於商業電影,藝術類電影還是難以逃脫“高口碑低票房”的命運。《大世界》榮獲得第54屆臺灣電影金馬獎最佳動畫長片獎,上映後票房只有261萬元;《暴雪將至》榮獲第30屆東京國際電影節最佳藝術貢獻獎、最佳男演員獎,累計票房2713萬元。優質商業電影前途明朗,優質藝術電影還需要宣發的加強、觀眾的培養等來形成穩定的市場。

中國電影“七宗最”

NO.2

情懷:最具市場消費力

《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打響了青春情懷,《中國合夥人》帶動了創業情懷,《前任3》牽動了全民的前任情懷,《戰狼2》《紅海行動》燃燒起我們的愛國情懷。然後我們會看到各種《XX青春》《XX合夥人》《XX行動》如雨後春筍般湧現,各種同類影片被倉促炮製搶佔市場。

無論是國內國外,“情懷”都十分具備消費力。《芳華》牽引出一代人的青春頌歌,馮小剛導演鏡頭裡和嚴歌苓筆下的“芳華”,是無許多人心中青春與歲月、時代與變遷的真實記憶。斯比爾伯格的《頭號玩家》,藉由未來世界VR遊戲的風靡盛行,用各種彩蛋打開觀眾熱愛的諸多電影、動漫與遊戲,懷舊與致敬讓觀眾沉浸在過去與未來相互交匯的狂歡盛宴之中。

中國電影“七宗最”

無論是電影的創作還是宣發,資本早已洞悉“情懷”的消費力。情懷若是過渡濫用,像是被玩壞的國產青春電影,最後結局就是某一類電影被觀眾厭棄。知名電影發行人講武生先生談一部電影有三個要點:好的故事吸引人,好的細節尊重人,好的情懷打動人。電影的本質是講故事,“情懷”打動人的前提是——好的故事。電影若是沒有好的故事作為基礎,“情懷”就會成為無病呻吟的矯揉造作或是德淺行薄的情感宣洩。

NO.3

類型化:最專業的商業電影製作

電影的商業性註定它需要建立標準化工業化的生產模式,對大眾喜聞樂見的類型電影進行定量生產與放映。好萊塢電影經歷百年的發展,已經建立成熟的電影工業體系,其商業類型片遵循一定的創作公式,比如採用三幕劇劇作結構,模式化的人物與情節,固定的類型片影像剪輯風格等。

國產商業類型片穩定發展,尤其是喜劇片與懸疑片均表現不俗成績。周星馳、開心麻花、徐崢、大鵬、陳思誠各自不同的喜劇風格,均獲觀眾的喜愛與熱捧。《白日焰火》《烈日灼心》《暴雪將至》《暴裂無聲》等,讓觀眾看到國產懸疑片穩定向上的質量。而國產愛情、動畫、魔幻、武俠等影片,則呈現出一種撲街呈常態偶爾有佳片的狀況,其產出缺乏一定的穩定性。

商業電影類型化,需把握每種類型電影的創作規律,確保影片劇作和製作的專業,確保成片完成度很高,或者至少得在及格線之上。《前任3:再見前任》火爆熱映,儘管有人吐槽劇情俗套,但《前任3》無疑是一部合格的商業電影。站在藝術的高度評價一部商業電影,顯然難以得到公正答案,而藝術與商業造詣雙高的電影實屬鳳毛麟角。最可怕的是一些半成品電影,連及格線都不到,混亂無章的人物敘事,缺乏邏輯的故事情節,令人尷尬的視覺特效,用俗套段子和浮誇演技堆砌出的荒誕鬧劇,不能退票的觀眾也只能差評和罵街了。

中國電影“七宗最”

商業類型片的突破與創新,將會是爆款影片誕生之源。主旋律電影從《湄公河行動》開始,放棄高大全的刻板人物形象塑造;《紅海行動》儘管文戲較少,但細節刻畫和人物刻畫都隱藏在林超賢導演的鏡頭裡。《唐人街探案》系列將喜劇與懸疑混搭,觀眾一邊捧腹大笑一邊燒腦探案;《天才槍手》將青春校園與犯罪懸疑精妙結合,拍出成長的焦慮與諜戰的炫酷,在國產青春片油盡燈枯之際,給與我們不一樣的啟發。商業類型片不同元素的混搭與融合,人物形象的顛覆與重塑,其化學反應與戲劇碰撞將帶給觀眾很大驚喜。

NO.4

合拍片:最國際的電影交流與合作

2001年至2016年,中外合拍片立項從30餘部逐年遞增到96部,2017年有所回落,立項84部。2015年至2017年,與我國簽訂合拍協議的國家從13增長到20個,包括英、法、美、意大利、印度、俄羅斯、日本、巴西等國。華誼兄弟、萬達影業、電廣傳媒、華策影業等多家國內知名影視公司均已佈局國際市場,與海外公司簽訂合作。

合拍片是中國電影走向國際的重要途徑,也是中國電影工業成熟與完善的重要途徑。

中外合拍片歷史已久,題材與類型也是十分豐富,代表作有:中美合拍片《功夫熊貓3》《臥虎藏龍》、中法合拍片《狼圖騰》《夜鶯》、中韓合拍片《重返20歲》、中日合拍片《貓妖傳》《赤壁》《頭文字D》等。由於中韓合拍片並未達到預期成績,接下來新一輪合拍熱潮將是中美合拍,一方面好萊塢不會放棄巨大的中國市場,一方面中國電影人也在尋求世界舞臺。

中國電影“七宗最”

在近期的北京國際電影節·中外電影合作論壇上,華誼兄弟王中磊先生談到:動畫片或成為合拍片突破口。尤其是老少皆宜的閤家歡動畫電影,以墨西哥亡靈節為背景的《尋夢環遊記》,以中國文化為背景的《功夫熊貓》系列在全球獲得廣泛讚譽,閤家歡體量的動畫電影更具國際市場。

NO.5

重工業電影:最具挑戰的發展方向

近年來,重工業電影屢屢被提及。何為重工業電影?簡單的來說就是超級商業大片,大投資、大場面、大視覺特效,同時擁有很大的投資回報率。中小成本的喜劇、愛情、青春等影片,已無法滿足觀眾多元化的觀影需求。《戰狼2》《紅海行動》《尋龍訣》非常直觀的為我們展現了重工業電影對市場的號召。

中國電影“七宗最”

國內影視公司重工業電影片單:

  • 華誼兄弟+功夫影業:《陰陽師》《摸金校尉之九幽將軍》《畫皮前傳》等

  • 神話宇宙+麥浪影業:《索馬里行動》《蜘蛛精傳》

  • 北京文化+烏爾善:《封神演義》三部曲

  • 萬達影業+陸川:《鋼鐵鎮:龍族之戰》《尋龍訣2》

回顧好萊塢商業大片的發展歷史,金牌製片人傑瑞·布魯克海默一定不容忽視,製作的電影票房高達160億美元,並獲獎無數,好萊塢稱他為“Mr.Blockbuster(大片先生)”。90年代初期開始,布魯克海默相繼製作了軍事、科幻、奇幻、冒險等不同題材的視效大片:《勇闖奪命島》《空中監獄》《珍珠港》《世界末日》《加勒比海盜》《國家寶藏》系列等電影。

以1998年的科幻災難片《世界末日》為例,盡是在20年前完成,但其視覺特效與場面製作在現在看來也毫不過時。布魯克海默的電影定義了“好萊塢商業大片”模式,其商業性、娛樂性與巨大的票房號召力給世界電影帶來深遠影響。

此次北京國際電影節上,針對視效大片經常遇到的“預算少、時間短、特效量大、且目標 遠大”困境,PIXMONDO負責人告訴大家一定要在視效量、時間和預算間找到最佳平衡,尤其是在項目開發初期,就應該和特效公司進行溝通;並以享譽全球的《冰與火之歌:權力的遊戲》為例,告訴大家不要盲目追求巨大的投資與視效,而是用技術服務故事,尋找兩者之間的有效結合。

中國電影“七宗最”

好萊塢擁有工業光魔、皮克斯、維塔、PIXMONDO等諸多知名視效公司,與此同時,硅谷、NASA、美國政府與好萊塢的緊密合作,奠定了好萊塢商業大片的穩定發展。國內知名視效團隊天工異彩、原力動畫、聚光繪影、Base FX、MORE VFX等也參與到許多優質項目的開發與製作中。國內重工業電影的興起,將聚集國內外頂級資源,推動中國電影工業的建立與完善,決定著國產動作、軍事、奇幻、科幻等類型影片未來的發展,對國家軍事、科技與文化實力的輸出意義非凡。

NO.6

分眾時代:最值得期待的文化藝術盛宴

先秦時期,有諸子百家,創中國古代文化的繁榮。分眾時代的到來,中國電影多元化發展,讓國產電影成為最值得期待的文化盛宴。面對不同年齡、不同職業、不同教育背景、不同城市區域的觀眾,創作生產不同類型影片,一方面滿足電影創作者們多元化的表達訴求,一方面也滿足觀眾多元化的觀影愛好。不僅是創作多元化,發行上映體系多元化共同建立才能形成中國電影產業的完整閉環。

創作多元化:愛情片、青春片、恐怖片、動畫片、兒童電影、紀錄片、藝術片等,每一種電影都有各自受眾與市場,重點在於推陳出新。臺灣媒體曾指責楊德昌、侯孝賢兩位大師扼殺臺灣本土電影發展,其原因在於臺灣電影進入對大師模仿的單一同質化創作模式。電影具有商業與藝術的雙重屬性。電影產業的穩定發展,需要商業片來振奮市場,也需要藝術片來展現民族文化。

發行多元化:從線下發行到線上發行,互聯網的興起讓電影發行進行了一輪革新。電影創作多元化,針對不同類型的電影就需展開不同的營銷推廣策略。分眾營銷的優勢在於找準受眾,通過目標人群的垂直營銷,將某一類影片的垂直受眾首先帶入影院,更容易建立良好口碑,從而帶動更多的觀眾進入影院。紀錄片、藝術片的發行更是任重道遠,如何培觀眾與市場,是發行公司值得深入研究的命題。

上映多元化:國內銀幕總數以54165位列世界第一,我們銀幕數多,但上映體系卻很單一。大象點映發起眾籌觀影,彌補影院對藝術片和紀錄片放映的缺失;盧米埃、萬達等影院加入中國藝術電影放映聯盟,讓藝術類電影將有更多的機會面向觀眾。多元化上映體系的建立將更有助於中國電影的繁榮。

2016年5月,方勵下跪為《百鳥朝鳳》求排片;到2017年,《岡仁波齊》《二十二》《厲害了!我的國》《無問西東》等紀錄片、文藝片在票房上取得好成績,短短兩年時間,中國觀眾在迅速成長,這為國產影片的多元化創作提供了很好的土壤。

中國電影“七宗最”

法國擁有很好的電影生態與發行體系,300部片子在法國同時上映,影片可以持續放映兩年。不同於國內觀眾對大片定義在於《復仇者聯盟》這樣的商業電影,對英國觀眾而言,《三塊廣告牌》《伯德小姐》這樣的頒獎季影片才是真正大片,英國影院也會給予這些影片很高的排片。建立國內電影產業的良性循環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在學習好萊塢工業體系的同時,法國、英國、韓國、印度、日本也有很多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分眾時代的語境下,多元化創作、多元化發行與上映體系建立與完善,讓國產電影正在成為最值得期待的文化藝術盛宴。

中國電影“七宗最”

NO.7

影視人才:最稀缺的寶貴資源

我們總談論中國電影缺少優秀的編劇,缺少專業的製片人,缺少真正的好導演。各大影視公司、視頻平臺都不約而同地展開各種青年導演和編劇培養計劃,挖掘更多優秀年輕電影人。二八定律適用於社會的方方面面,20%的頂尖電影人才是促進世界電影產業蓬勃發展的原動力。傑出導演和編劇、製片人作為頭部內容的創造者,將帶領整個團隊乃至整個行業的前進。

中國電影“七宗最”

據悉,目前國內電影有54個工種,成熟的好萊塢工業有108個工種。

這樣看來,我們也缺失很多的專業電影人才。中國電影工業化進程的推動,一方面來自政府政策和資金扶植,一方面一批優秀電影人也將促進國內電影工業體系的完善。不少業內人士呼籲建立編劇、導演、攝影、後期等不同工種的協會,保證不同從業人員的福利與權益。人才難得而易失,電影發展是無限的,其內容、技術到藝術都是由人創造的,影視人才始終會是稀缺的寶貴資源。

結語

隨著《電影產業促進法》的推廣與實施,無數影視產業園區正在各地建立,各區域政府也出臺相關影視扶植政策。中國電影產業一路高歌猛進,隨著IP、重工業電影等被定義和消費,之後也會有更多概念湧現。電影若只是販賣標籤與概念,無論表象有多華麗與時髦,沒有根植於影片故事與內容,概念與技術都只是一層華麗的偽飾。

中國由電影大國向電影強國邁進,只是時間長短的問題。只有精耕細作,迴歸電影內容創作本身,國產電影才能穩步發展。作為見證中國電影飛速發展的一代,無論是觀眾還是電影從業人員,我們都有幸參與其中,希望國產電影發展越來越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