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永輝超市看實體零售企業數字化資產:“不確定性”才是決勝關鍵

從永輝超市看實體零售企業數字化資產:“不確定性”才是決勝關鍵

資本市場擅長講“故事”,數字化資產未來會不會成為零售企業的新故事?

文 | 楊亞飛

核心導讀:

1.作為零售業上市公司龍頭,永輝的增長最近出現了什麼狀況?

2.如何看待數字化資產對於實體零售企業的意義?

3.智慧零售能給永輝數字化升級帶來什麼?

資本市場看好永輝。

這不僅僅體現在對後者及後者子公司永輝雲創的投資上——名單上有騰訊、京東、創新工場、今日資本等企業。從其高投資回報率也可察覺一二。2018年以來,A股歷經大大小小三次震盪,市場整體表現低迷。但過去一年,不少永輝投資者們仍嚐到甜頭。截至6月8日收盤,永輝超市250個交易日股價漲幅約30%,高出同週期滬深300漲幅近3倍。

不過,永輝超市近期股價出現持續震盪。相較於年初峰值時的12.12元,如今股價已跌去近29%,這一價格甚至比當初騰訊受讓的“成本價”還低。有股民因此戲稱,“跟馬化騰一起被套住。”

“華爾街教父”本傑明·格雷厄姆說過一句名言,市場短期看是投票器,長期看是稱重機。這家生鮮超市龍頭如今在二級市場的表現,是多方共同參與投票的結果。至於說是利好出盡,還是股價已然見底,尚難下結論。

但永輝超市正變得跟原來不一樣,其資產構成正在不同於傳統的零售商,這裡我們主要聊下其中的數字化部分,並試圖闡述一個新命題:如何看待零售企業的數字化資產問題。

- 1 -

“不確定”的永輝

對於零售企業來說,永輝超市是一個可敬的對手。這家從福建走出來的零售品牌,過去近10年間,營收、淨利潤等財務核心指標,整體實現穩健增長趨勢。門店也持續向全國範圍滲透,截至2017年底,全國已開業門店806家,同比實現65.5%的增長。

從永輝超市看實體零售企業數字化資產:“不確定性”才是決勝關鍵

在擴張的同時,永輝超市也優化了商品毛利和銷售成本。根據永輝超市財報,其銷售毛利率從2008年17.88%,穩定提高到2017年的20.84%,且銷售成本率從期初的82.12%下降到今日的79.16%。

這種穩定性一方面來說是件好事情,它可以保證未來可見的投資回報,也是對永輝經營模式的一種肯定。但從另一個角度來說,過於規律的增幅,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投資者對永輝未來的預期。資本市場擅長講“故事”,但永輝更像是一家沒有故事的企業。

從永輝超市看實體零售企業數字化資產:“不確定性”才是決勝關鍵

“原來我們的模式,也是我們對生鮮的理解,只要通過源頭購買到新鮮的商品,經過物流到門店,門店和員工合夥創業,將新鮮的商品賣給用戶,為用戶提供好的產品、好的商品就可以了。”永輝超市創始人、首席執行官張軒寧在此前的演講中,曾如此介紹“永輝模式”。

正如張軒寧所言,傳統零售企業遵循著這樣一套固定的發展路徑:儘可能地多開店,來擴大輻射能力、優化供應鏈結構和鞏固在上下游市場的話語權。這種話語權的建立,保證了他們在全國範圍內的市場競爭力。同樣是應季荔枝,如何能做到比隔壁更新鮮、更便宜、果肉更香甜,關鍵就在這裡。

但如今,永輝超市的未來相比以往多了一些不確定性。2018年Q1,永輝超市營業收入187.7億元,比上年同期增加22.97%;但歸屬於母公司的淨利潤7.48億元,同比僅增加0.56%,而經營性淨現金流15.2億元,同比大幅增加68.4%。利潤端增速不及收入端的一大原因在於,雲創業務持續探索,帶給歸屬末公司淨利潤虧損約1.03億元。另據永輝超市2017年年報,2017年全年永輝雲創淨虧損2.67億元。

持續虧損的“回報”是,永輝智慧化探索初步見效。

作為“科技永輝”的第一入口,雲創承擔著永輝智慧化探索開拓者的重任。雲創包含永輝生活、超級物種、永輝生活APP等創新型業務,相比雲超板塊的紅標店和綠標店,門店面積更小,並且融合餐飲新業態以及更多智慧零售場景和元素。截至2018年6月初,永輝生活已開業271家,超級物種已開業42家。而根據上月底張軒寧透露的數據,永輝整體日交易單量已達300萬單左右。

通過雲創平臺,永輝做到了兩件事:其一,豐富門店店型,提高門店覆蓋密度,優化商品結構;其二,提高門店數字化能力,使門店互聯網化改造更進一步。

雲創為永輝帶來的改變在於,增速從原來的相對確定性,變成了如今的不確定性。

- 2 -

零售企業的數字化和估值

在談永輝的數字化之前,我們先來看下行業風向。過去一年多,零售企業的轉型升級在提速,但改變什麼,以何種方式改變,每個企業的理解都不一樣。唯一的共性可能在於,大家都在做人、貨、場景的數字化。

數字化是一個十分模糊的概念,這就好像說企業要擁抱互聯網一樣,方向正確但言之無物。實體零售不比線上零售平臺,場景碎片化很嚴重,且市場環境錯綜複雜,本身又屬於勞動力密集型產業,數字化難度很高。永輝超市探索超級物種、永輝生活等新業態以後,場景也變得更加碎片化。這給企業帶來的挑戰更加嚴峻。

綾致時裝集團 CEO 執行助理兼智慧零售負責人劉東嶽曾在接受採訪時表示,綾致集團從2009年開始做電商,就已經在做商品的數字化。場景的數字化方面,儘管目前相對成熟的解決方案不多,但仍不是最難的地方,“最難的是什麼呢?真正是做人的數字化,太難了。”

這一點,跟前述提到的企業要不斷開店是一個道理,本質都是在幫助企業建立市場競爭力。區別在於,前者屬於企業資產的持續增加,但數字化資產的情況則較為複雜。

企業的資產由有形資產和無形資產兩部分構成。有形資產包括門店、貨品、人才、資金、設備、廠房等一切有實物形態的資產,無形資產則是企業擁有或者控制的沒有實物形態的可辨認非貨幣性資產。

企業數字化轉型是一個持續投入的過程,推出新店型、引入人臉識別設備、搭建新互動場景......都屬於有形資產的投入。但在數字化過程中,企業沉澱下來的用戶線上線下消費行為數據,並不在財務記錄的範疇。

從投資風險偏好的角度來看,線下開店的持續投資,屬於風險迴避型。而數字化建設對於企業經營者來說,進入的是一個完全陌生的領域,風險和回報都很難量化,但本質上基於對實體門店改造的探索,屬於風險中立型。

從永輝超市看實體零售企業數字化資產:“不確定性”才是決勝關鍵

永輝正在加緊擴張門店,但數字化的投入往往並不直觀可見

永輝超市為自己預設了這麼一種可能:傳統零售連鎖企業百強裡,永輝超市連年約20%的營收增長率,已經屬於業內優秀水平。但如果他們想在這個基礎上再進一步,實現更大跨越式發展,固守原有的開店模式顯然不夠,只有圍繞人、貨、場景做好全面的數字化,才有可能重構永輝的價值。

“同樣一組運營數據,在一個實體經濟上面,它的估值是8400萬美元,而一個電商的經營能達到3倍甚至4倍的估值。”在鮮生活創始人兼CEO肖欣看來,衡量一家零售企業估值大小的關鍵,取決於他們的數字化程度。

對於永輝超市來說,數字化資產是他們未來最大的變量,也是起飛的翹板。

- 3 -

數字化轉型的本質

張氏兄弟為人低調,幾乎從不拋頭露面。創辦永輝將近20年後,張軒松才在去年底做出第一次演講。在清華五道口的那張演講臺上,張軒鬆緊張異常,他幾次擦汗,併為此向臺下聽眾連聲致歉。

無獨有偶,上月底在騰訊雲+峰會的主論壇上,哥哥張軒寧則僅用千餘字便結束了自己的演講,主持人無奈打圓場是”怕你們知道秘密。”

做客廣州,在那場簡短的不能再簡短的演講中,張軒寧用近一半的篇幅回顧了他們跟騰訊的合作,“攜手騰訊,科技賦能零售。我們發現從門店單、線上線下用戶端,供應鏈端都需要數據和技術的支持。”張軒寧將姿態放的很低,儼然是一名剛接觸新知識的學生,“騰訊雲和我們共創了一個永輝雲計算,幫助我們在數據技術的基礎上創造智慧零售,提升效率,降低成本,讓我們活得更久。”

除了為對方站臺之外,張軒寧在演講中所傳遞出來的另一個信息是,永輝與騰訊,既是夥伴和同盟,也是服務者與被服務者的存在,永輝掌握著此番智慧化轉型的主動權。

這場數字化轉型升級的未來令人期待。但回到零售的本質來說,還是要做好商品的流通。

此前,在創新工場關於投資永輝雲創的媒體溝通會上,當《零售老闆內參》問及傳統零售商應該從哪些角度切入數字化時,創新工場執行董事徐天施表示,在他看來,並不能神話數字化這件事,“數字化是零售中的一部分,但並不是全部,所以本身零售商,還是得多研究用戶需求。

徐天施告訴《零售老闆內參》,用戶需求才是本質的問題,互聯網能嫁接的程度,以及數字化的速度,跟行業特性有關,並不是一個“1+1=2”的簡單過程。

“實際上,很多數字化的事情,在我看來最終是獲取更多有效的流量。流量的獲取,從移動互聯網來講,是多樣化的,所以,傳統零售商如何獲取更多的有效流量,實際上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

也許,永輝這樣的實體零售商在數字化方面的努力,真正轉化為資產價值,還需假以時日,但是實體零售企業的價值重估之路,已經開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