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价氢氯钾钠银二价氧钙钡镁锌,一外国人创造了元素周期表的汉字

清朝自康熙皇帝开始,就有越来越多的外国人来到中国,有的长期居住中国,主要从事传教事业,但是也有的会入朝为官。到了清末洋务运动,清政府大量雇用洋人,这些洋人也为当时的中国做出了很大的贡献,比如说傅兰雅。

一价氢氯钾钠银二价氧钙钡镁锌,一外国人创造了元素周期表的汉字

傅兰雅

傅兰雅出生在英国,22岁就在香港的教会学校教书,24岁受聘于京师同文馆,29岁开始在李鸿章在上海创办的江南制造局的翻译官工作,这一工作就是28年。在江南制造局的日子里,傅兰雅工作十分卖力,翻译了113种文献,其中有很多是科学著作,如《声学》《代数学》《电学》等,为中国的科技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在制造局制造大船的时候,考虑到中国还没有元素周期表,他跟制造局的负责人徐寿等人结合拉丁文发音和中国的造字方法,创早出了元素周期表中的很多新字,比如氢氯钾钠银、氧钙钡镁锌等等。

一价氢氯钾钠银二价氧钙钡镁锌,一外国人创造了元素周期表的汉字

元素周期表发明者门捷列夫

1896年傅兰雅准备回国度假,途径美国的时候受聘为加州大学教授,原本5个月的行程,最终成了诀别。后来傅兰雅回忆自己在中国的奋斗的日子的时候说自己是南柯一梦,有一种上当受骗的感觉。但是由于体制的原因,在当时的中国能够给一个外国人三品布政使的官已经很不容易,而能够肯定他工作的也只有封官这一种形式。

一价氢氯钾钠银二价氧钙钡镁锌,一外国人创造了元素周期表的汉字

江南制造局

只是无论他做出再打的贡献,也无法改变清政府衰败的命运,或许“是非成败转头空”这才是他感到最凄凉的地方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