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第二十、二十一章(原文+譯文+提要+故事)

第二十章:獨異於人

  • 原文

唯之與阿,相去幾何?善之與惡,相去若何?人之所畏,不可不畏。人荒兮其未央哉。眾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臺;我獨泊兮其未兆,如嬰兒之未孩,儽儽兮若無所歸。眾人皆有餘,而我獨若遺,我愚人之心也哉。沌沌兮,俗人昭昭,我獨昏昏;俗人察察,我獨悶悶。澹兮其若海,恍兮若無所止。眾人皆有以,而我獨頑似鄙。我獨異於人,而貴食母。

《道德經》第二十、二十一章(原文+譯文+提要+故事)

  • 釋義

順從與阿諛,相差有多遠呢?善良與邪惡,相差又有多遠呢?對於人人都畏懼的事物,不可不心存畏懼。茫茫人生路,沒有盡頭。眾人尋歡作樂,就像去赴豐盛的酒筵,就像春天登上高臺去遊覽觀光。只有“我”淡泊寧靜,沒有萌發情慾的兆頭,就像嬰兒還沒有發出笑聲,濛濛昧昧,不知要到哪裡去。眾人都有餘財,唯獨“我”時常匱乏。“我”傻里傻氣,單純質樸,懵懵懂懂。俗人都明明白白,唯獨“我”昏昏沉沉;俗人都清清楚楚。唯獨“我”渾渾噩噩,不露聲色形跡就像生活在黑暗中,逐浪漂流,永不停息。眾人都徇物有為,唯獨“我”愚蠢固執而有反應遲鈍,還不是因為“我”更看重道的指引!

  • 提要

老子認為,貴賤善惡、是非美醜等種種價值判斷都是相對形成的,而且隨環境的差異而變動。在本章中,老子將世俗之人的心態與自己的心態作了對比描述。揭露了社會上層追逐物慾的貪婪之態,並以相反的形象誇張地描述自己。

老子說這些道理,並非教我們帶著尖刻的眼光,專門去分析一個人的言行舉止到底是“阿”是“唯”;而是提醒我們自己,學習真誠不妄的“唯”,避兔虛偽造作的“阿”,應著眼於“求諸己”。

  • 故事

管寧(158年—241年),字幼安,著有《氏姓論》。北海郡朱虛縣(今山東省安丘、臨朐東南)人。 東漢末年至三國時期著名隱士。

漢末天下大亂時,與邴原及王烈等人至遼東避亂。在當地只談經典而不問世事,並引來大量同是逃避戰亂的人,管寧就開始做講解《詩經》《書經》,談祭禮、整治威儀、陳明禮讓等教化工作,人們都很樂於接受他的教導。

讓我們結合管寧的幾個故事來透徹地抽繹出本章要義。

管寧小時,父親去世。家貧,無法安葬父親。鄉鄰於是紛紛捐錢出物,人們捐的錢物很多,管寧也在安葬好父親之後,將其餘錢物一一退還。很多浪子無賴,都嘆息自己怎麼沒有這樣的好運,甚至還在暗中罵管寧是個傻子。

父親去世後,管寧全家的收入只靠幾畝薄田,地裡的莊稼是全家的命根子。一位鄉鄰耕地後,沒把牛拴好,牛跑到管寧的田地,將莊稼啃食了一大半。管寧來到田邊看見了,十分著急,馬上把牛牽了出來。恰好鄉鄰這時也趕到了,以為管寧要拿牛出氣,理虧在先不便貿然出面就先躲在一邊伺機而動。不料,卻看到管寧把牛牽到樹蔭下,找來草將其餵飽,並將其送回鄉鄰的家中。之後鄉鄰十分感動,一定要賠償管寧,可管寧說什麼也不願接受。

管寧雖然生活貧困,卻從不把功名、財富放在心上。一天,管寧和華歆(xīn)一同在菜園裡刨地種菜,看見地上有一小塊金子,管寧不理會,舉鋤鋤去,跟鋤掉瓦塊石頭一樣。還有一次,兩人同坐在一張坐席上讀書,有達官貴人坐車從門口經過,管寧照舊讀書,華歆卻放下書本跑出去看。管寧就割開席子,分開座位,說道:“你不是我的朋友。”

《道德經》第二十、二十一章(原文+譯文+提要+故事)

後來魏明帝曹叡即位,華歆、陳群等重臣都推薦管寧,魏明帝於是下詔徵召管寧為光祿勳。又下詔給青州刺史說:“管寧堅守道德操守,潛隱海角,接連頒下詔書,違抗命令不來就職,逗留在他的居處,從事他認為高尚的事業。雖然有隱士高人的操守,而失卻考父增益恭敬的義蘊,使朕虛心等待已有年餘,這怎樣說呢?他白白想要自安,朕一定要擴大他的志向,不想想古人也有幡然改變節操為民造福的人嗎?日月流逝,時間將要過去,潔身自好,到底要幹些什麼呢?朕命令青州的別駕從事、郡丞掾奉詔按禮節遣送管寧來京都,供給他安車、隨從、褥墊、路上廚司食物,上路之前先行奏聞。”管寧卻自稱草莽之人並上疏辭讓。

管寧生活於亂世,卻能不被世俗所左右,可謂堅守正道的道之高士。大司農桓範曾稱讚他:“鑿坯而處,養德顯仁。堯舜在上,許由在下。箕山之志,於是復顯。嚴平鄭真,未足論比。清聲遠播,頑鄙慕仰。”

第二十一章:孔德之容

  • 原文

孔德之容,惟道是從。道之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自古及今,其名不去,以閱眾甫。吾何以知眾甫之狀哉?以此。

《道德經》第二十、二十一章(原文+譯文+提要+故事)

  • 釋義

大德之人的行動,只以道為準繩。“道”這個東西,變化莫測,無影無行。恍惚之中,卻有物象。恍惚之中,卻有實體。深遠闇昧之中卻涵育著細微的精氣。這精氣很實在,包含著具體內容。從現今追溯過去,它的名字永遠不會廢除。根據它,就能認識萬物的起源。我憑什麼去認識萬物起源的情狀呢?就是憑這個(道)。

  • 提要

  • 故事

道雖是無形無狀的,但是體現在社會上就是德,德是隨著道來變化的,具有大德的聖人才是符合道的人。老子主張以道治國,以道治人。那麼體現在社會上,體現在人身上,也就是以德治國,以德治人。以德治國、以德治人是實現道的前提,也是實行道的具體體現。

吳起,是春秋戰國時期著名的軍事家,也曾被法家認為是善於變法的代表人物,但實際上,他更重視以德治國的思想,並卓有建樹。只是後來不得志,才來到了楚國,在楚國實行了有名的吳起變法。如果細心地考察吳起的變法實踐,可以看出,他與韓非等法家所提倡的思想是很不相同的,他所希望的是通過抑制貴族的勢力,消除國家的腐敗新使國家振興富強。

吳起治國治兵,不以自然條件和已有的社會條件為決定性的因素,他說:“山河之固,在德不在險。用兵之道,以治為勝。”

魏武侯接受他的建議,“內修德政,外治武備,治國不以山川之險",最終稱雄一方。

《道德經》第二十、二十一章(原文+譯文+提要+故事)

當時,魏文侯因吳起善於用兵,廉潔公正,頗得將士歡心,便拜吳起為西河郡守,把他放在最為重要的地理位置上,以抵禦秦國和韓國的進犯。魏文侯死後,吳起便侍奉他的兒子武侯。魏武侯剛剛即位,為了瞭解國家的形勢,便於當年來到西河,乘船順黃河而下,察看地形。在視察途中,武侯見高山大河,險要奇偉,十分感慨,他回首對吳起道:“山河環抱,形勢險要,這道攻不破的天然防線,阻擋著敵人的入侵,這真是魏國的國寶呀!“吳起聽了,很不同意他的話,覺得武侯不懂定國安邦之策,便搖頭對武侯說:“國家的興盛衰敗,在德不在險。”武侯見吳起不同意其觀點,便問:“這是為什麼呢?”吳起便援引了一些歷史上不以德治國,不施恩德於民,儘管國家的山川地勢險要,終遭失敗的實例——從前,三苗氏所居之地,左有洞庭湖,右有鄱陽湖,所處地勢險要,由於疏於國家的治理,沒有德行,不講信義,被夏禹滅亡了;夏朝末代君主桀的所在地,左有黃河、濟水,右有泰山、華山,南有龍門山,北有太行山,地勢也很險要,由於不施仁政,商湯放逐了他;商朝末代紂王的國都,左孟門山,右有太行山,北有恆山,南有黃河,同樣因朝廷腐敗,不行德政,被周武王殺死……武侯聽了他的這一番話,著實心悅誠服。


吳起輔佐文侯和武侯,鎮守西河27年,西卻強秦、北滅中山、南敗荊楚,屢建奇功,拓地千里。幫助魏國逐漸強大起來,吳起也因此而名揚諸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