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第二十、二十一章(原文+译文+提要+故事)

第二十章:独异于人

  • 原文

唯之与阿,相去几何?善之与恶,相去若何?人之所畏,不可不畏。人荒兮其未央哉。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我独泊兮其未兆,如婴儿之未孩,儽儽兮若无所归。众人皆有余,而我独若遗,我愚人之心也哉。沌沌兮,俗人昭昭,我独昏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澹兮其若海,恍兮若无所止。众人皆有以,而我独顽似鄙。我独异于人,而贵食母。

《道德经》第二十、二十一章(原文+译文+提要+故事)

  • 释义

顺从与阿谀,相差有多远呢?善良与邪恶,相差又有多远呢?对于人人都畏惧的事物,不可不心存畏惧。茫茫人生路,没有尽头。众人寻欢作乐,就像去赴丰盛的酒筵,就像春天登上高台去游览观光。只有“我”淡泊宁静,没有萌发情欲的兆头,就像婴儿还没有发出笑声,蒙蒙昧昧,不知要到哪里去。众人都有余财,唯独“我”时常匮乏。“我”傻里傻气,单纯质朴,懵懵懂懂。俗人都明明白白,唯独“我”昏昏沉沉;俗人都清清楚楚。唯独“我”浑浑噩噩,不露声色形迹就像生活在黑暗中,逐浪漂流,永不停息。众人都徇物有为,唯独“我”愚蠢固执而有反应迟钝,还不是因为“我”更看重道的指引!

  • 提要

老子认为,贵贱善恶、是非美丑等种种价值判断都是相对形成的,而且随环境的差异而变动。在本章中,老子将世俗之人的心态与自己的心态作了对比描述。揭露了社会上层追逐物欲的贪婪之态,并以相反的形象夸张地描述自己。

老子说这些道理,并非教我们带着尖刻的眼光,专门去分析一个人的言行举止到底是“阿”是“唯”;而是提醒我们自己,学习真诚不妄的“唯”,避兔虚伪造作的“阿”,应着眼于“求诸己”。

  • 故事

管宁(158年—241年),字幼安,著有《氏姓论》。北海郡朱虚县(今山东省安丘、临朐东南)人。 东汉末年至三国时期著名隐士。

汉末天下大乱时,与邴原及王烈等人至辽东避乱。在当地只谈经典而不问世事,并引来大量同是逃避战乱的人,管宁就开始做讲解《诗经》《书经》,谈祭礼、整治威仪、陈明礼让等教化工作,人们都很乐于接受他的教导。

让我们结合管宁的几个故事来透彻地抽绎出本章要义。

管宁小时,父亲去世。家贫,无法安葬父亲。乡邻于是纷纷捐钱出物,人们捐的钱物很多,管宁也在安葬好父亲之后,将其余钱物一一退还。很多浪子无赖,都叹息自己怎么没有这样的好运,甚至还在暗中骂管宁是个傻子。

父亲去世后,管宁全家的收入只靠几亩薄田,地里的庄稼是全家的命根子。一位乡邻耕地后,没把牛拴好,牛跑到管宁的田地,将庄稼啃食了一大半。管宁来到田边看见了,十分着急,马上把牛牵了出来。恰好乡邻这时也赶到了,以为管宁要拿牛出气,理亏在先不便贸然出面就先躲在一边伺机而动。不料,却看到管宁把牛牵到树荫下,找来草将其喂饱,并将其送回乡邻的家中。之后乡邻十分感动,一定要赔偿管宁,可管宁说什么也不愿接受。

管宁虽然生活贫困,却从不把功名、财富放在心上。一天,管宁和华歆(xīn)一同在菜园里刨地种菜,看见地上有一小块金子,管宁不理会,举锄锄去,跟锄掉瓦块石头一样。还有一次,两人同坐在一张坐席上读书,有达官贵人坐车从门口经过,管宁照旧读书,华歆却放下书本跑出去看。管宁就割开席子,分开座位,说道:“你不是我的朋友。”

《道德经》第二十、二十一章(原文+译文+提要+故事)

后来魏明帝曹叡即位,华歆、陈群等重臣都推荐管宁,魏明帝于是下诏征召管宁为光禄勋。又下诏给青州刺史说:“管宁坚守道德操守,潜隐海角,接连颁下诏书,违抗命令不来就职,逗留在他的居处,从事他认为高尚的事业。虽然有隐士高人的操守,而失却考父增益恭敬的义蕴,使朕虚心等待已有年余,这怎样说呢?他白白想要自安,朕一定要扩大他的志向,不想想古人也有幡然改变节操为民造福的人吗?日月流逝,时间将要过去,洁身自好,到底要干些什么呢?朕命令青州的别驾从事、郡丞掾奉诏按礼节遣送管宁来京都,供给他安车、随从、褥垫、路上厨司食物,上路之前先行奏闻。”管宁却自称草莽之人并上疏辞让。

管宁生活于乱世,却能不被世俗所左右,可谓坚守正道的道之高士。大司农桓范曾称赞他:“凿坯而处,养德显仁。尧舜在上,许由在下。箕山之志,于是复显。严平郑真,未足论比。清声远播,顽鄙慕仰。”

第二十一章:孔德之容

  • 原文

孔德之容,惟道是从。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自古及今,其名不去,以阅众甫。吾何以知众甫之状哉?以此。

《道德经》第二十、二十一章(原文+译文+提要+故事)

  • 释义

大德之人的行动,只以道为准绳。“道”这个东西,变化莫测,无影无行。恍惚之中,却有物象。恍惚之中,却有实体。深远暗昧之中却涵育着细微的精气。这精气很实在,包含着具体内容。从现今追溯过去,它的名字永远不会废除。根据它,就能认识万物的起源。我凭什么去认识万物起源的情状呢?就是凭这个(道)。

  • 提要

  • 故事

道虽是无形无状的,但是体现在社会上就是德,德是随着道来变化的,具有大德的圣人才是符合道的人。老子主张以道治国,以道治人。那么体现在社会上,体现在人身上,也就是以德治国,以德治人。以德治国、以德治人是实现道的前提,也是实行道的具体体现。

吴起,是春秋战国时期著名的军事家,也曾被法家认为是善于变法的代表人物,但实际上,他更重视以德治国的思想,并卓有建树。只是后来不得志,才来到了楚国,在楚国实行了有名的吴起变法。如果细心地考察吴起的变法实践,可以看出,他与韩非等法家所提倡的思想是很不相同的,他所希望的是通过抑制贵族的势力,消除国家的腐败新使国家振兴富强。

吴起治国治兵,不以自然条件和已有的社会条件为决定性的因素,他说:“山河之固,在德不在险。用兵之道,以治为胜。”

魏武侯接受他的建议,“内修德政,外治武备,治国不以山川之险",最终称雄一方。

《道德经》第二十、二十一章(原文+译文+提要+故事)

当时,魏文侯因吴起善于用兵,廉洁公正,颇得将士欢心,便拜吴起为西河郡守,把他放在最为重要的地理位置上,以抵御秦国和韩国的进犯。魏文侯死后,吴起便侍奉他的儿子武侯。魏武侯刚刚即位,为了了解国家的形势,便于当年来到西河,乘船顺黄河而下,察看地形。在视察途中,武侯见高山大河,险要奇伟,十分感慨,他回首对吴起道:“山河环抱,形势险要,这道攻不破的天然防线,阻挡着敌人的入侵,这真是魏国的国宝呀!“吴起听了,很不同意他的话,觉得武侯不懂定国安邦之策,便摇头对武侯说:“国家的兴盛衰败,在德不在险。”武侯见吴起不同意其观点,便问:“这是为什么呢?”吴起便援引了一些历史上不以德治国,不施恩德于民,尽管国家的山川地势险要,终遭失败的实例——从前,三苗氏所居之地,左有洞庭湖,右有鄱阳湖,所处地势险要,由于疏于国家的治理,没有德行,不讲信义,被夏禹灭亡了;夏朝末代君主桀的所在地,左有黄河、济水,右有泰山、华山,南有龙门山,北有太行山,地势也很险要,由于不施仁政,商汤放逐了他;商朝末代纣王的国都,左孟门山,右有太行山,北有恒山,南有黄河,同样因朝廷腐败,不行德政,被周武王杀死……武侯听了他的这一番话,着实心悦诚服。


吴起辅佐文侯和武侯,镇守西河27年,西却强秦、北灭中山、南败荆楚,屡建奇功,拓地千里。帮助魏国逐渐强大起来,吴起也因此而名扬诸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