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谷子智謀:忤合篇;不套路別人,但不能被人套路了

【鬼谷子忤合篇-原文】

古之善背向者,乃協四海、包諸侯,忤合之地而化轉之,然後以之求合。故伊尹五就湯、五就桀,然後合於湯。

鬼谷子智謀:忤合篇;不套路別人,但不能被人套路了

呂尚三就文王、三入殷,而不能有所明,然後合於文王。此知天命之箝,故歸之不疑也。

非至聖人達奧,不能御世;非勞心苦思,不能原事;不悉心見情,不能成名;材質不惠,不能用兵;忠實無真,不能知人。

鬼谷子智謀:忤合篇;不套路別人,但不能被人套路了

故忤合之道,己必自度材能知睿,量長短、遠近孰不如,乃可以進、乃可以退,乃可以縱、乃可以橫。

【鬼谷子忤合篇-譯文】

古代擅長反對和支持之術的人,可以協和四海,包容諸侯,可以驅使諸侯到忤合的境地,然後設法變化,轉移形勢,開創新王朝,所以伊尹五次歸順於商湯,五次歸順於夏桀,之後仍然與商湯相契合。

鬼谷子智謀:忤合篇;不套路別人,但不能被人套路了

呂尚三次歸順文王,三次歸順殷商王朝,而無法施展自己的志向,之後與文王相契合。

這是關係到天命的地方,所以最後找到歸宿而不懷疑。不是達到高深的聖人境界,不能治理天下;不是勞費心思苦苦思索,不能弄清事物的本來面目;不是盡心發現真實情況,不能成就名聲;才幹素質不聰慧,不能進行軍事運籌;忠厚朴實缺乏見解,不能識別人。

鬼谷子智謀:忤合篇;不套路別人,但不能被人套路了

所以忤合之術的法則是,一定要自己估量才能智力,估量自己長處短處,遠近之處哪些不如人,才能夠縱橫進退,運用自如。

【忤合篇事典案例】

戰國思想家孟軻以善辯出名,他常用的論辯術便是用空話試探,逼對方講出真心話,而後對此下針砭。

鬼谷子智謀:忤合篇;不套路別人,但不能被人套路了

有一次,他和齊宣王討論興國之道。為了讓齊宣王聽從他的“以仁義治國”的說教,

他先向齊宣王說:“有一天,您坐在大堂上,有人牽著牛從堂下經過,您問他拉牛去幹什麼?

對方說:要去耕種。您讓人把那牛放了,而用羊代替。有這事嗎?”

齊宣王說:“有”

孟軻接著說:“有這樣的‘仁人之心’,足能夠稱王天下。”

鬼谷子智謀:忤合篇;不套路別人,但不能被人套路了

於是講了一番他的“仁義取天下”的大道理。孟軻又問齊宣王:“什麼事能讓你最高興呢?

是不是發動戰爭,使士人、臣子陷於危險之中,從而結怨於諸侯,你才高興呢?”

齊宣王說:“我怎麼能高興這個呢?”

孟軻又問:“那您希望幹什麼呢?

是齊國的美味不能供您享用?

是齊國的絲綢不夠您穿戴?

是齊國的美女舞蹈不夠您看?

是齊國的音樂不夠您聽?

是姬妾侍女不夠用?

還是齊國的臣子不夠您驅使?”

鬼谷子智謀:忤合篇;不套路別人,但不能被人套路了

經過這一番反問試探,齊宣王終於講出了自己的“慾望”:廣闢土地,兼併諸侯,稱王環境中國,而鎮撫四夷。

孟軻針對他的慾望講了一套實現這一理想的大道理,從而推行了自己的政治主張。

使用此術時,可以空口無憑地說一些話去試探對方,以得對方真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