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當在製程中出現質量異常是每個質量人最頭疼的事情,其實不然,做好質量糾正與預防(CAPA)就會讓你輕鬆應對。
1.現象調查
查清事實,摸清規律,確定是人為誤判還是問題真實存在,情況屬實,立馬啟動質量異常和不符合項閉環流程。抓起相關人員進行分析。記住:(質量人員是資源的組織者,協調者,不是問題的研究者。)
2.故障復現
質量異常要能夠穩定復現,對找出根因是最為關鍵的一步,故障問題不能復現直接影響下一步的根因分析。
3.根因分析,故障機理明確
復現問題後,從人機料法環測6個維度分析出現質量異常的根本原因,導致問題的原因有很對,但是根因只有一個。抓住根因。如果原因很多,就會出現多部門推諉,抓不住重點,到頭來問題還是問題,影響下一步的決策。
4.臨時糾正措施的制定
分析質量異常的影響範圍,排查產線在制,庫房存儲、物料在途、計劃下單。尋找一些與質量異常有關的因素,制定就整措施予以解決。千萬不能有遺漏,遺漏一項,問題還會再犯,這一步的關鍵是清查徹底。
5.糾正措施的驗證
一定要有數據支撐,糾正措施的連續性要體現出來,連續跟進幾批次的質量數據,用數據說話。沒有異常數據的出現,那麼糾正措施已經到位,這一步就可以結束了,進入下一環節。
6.預防措施的制定
這一步是整個處理質量異常的魂,也是體現一個質量管理人員或團隊的整體質量素質。抓住資源線,協調人力物力,就是給各部門下任務的時候,制定預防措施計劃,永久性規避此類問題。水平展開查看其它產品是否也存在需要預防的情況。質量的高級管理思想就是預防,利用質量數據做分析與監控。
到此為止,整個質量異常的閉環還沒有完成,一定要監控待預防措施計劃的真正執行有效才可閉環,預防措施無效,重新上會討論,制定措施,直至閉環。
總體來說:糾正與預防的形象區別就是:忘羊補牢--糾正措施,未雨酬繆--預防措施
糾正措施是為消除已發現的不符合或其他不期望情況的原因所採取的措施。一個不符合可能有若干個原因,採取糾正措施就是要找出問題的原因,消除原因,防止再發生。
預防措施:為消除潛在不合格或者趨勢發生的原因而採取的措施。
不同點:
- 預防措施在沒有發生不合格前提下(往往從數據分析得到這種預見和趨勢);糾正措施在已發生不合格情況下;
- 糾正措施的作用是預防不合格再次發生,而預防措施的作用是預防不合格的發生!
閱讀更多 質量與檢測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