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理陰陽解讀

命理陰陽解讀

(一)陰陽初構

萬物同類存在差異,當差異達到極點時形成對立面,則產生陰陽,雌雄最具代表。高和低,大和小,外和內,動和靜,男和女,正和反,虛與實都是陰陽對立的體現。現實中,很多人在解讀陰陽之時容易在異同的兩者中去思考,忽略了同類事物本身則產生陰陽。因此我認為同類異變是陰陽擴張的基本,也符合物種進化思想。

華夏民族在農耕過程中,發明了二十四節氣,結合自然體現了萬物陰陽變化輪迴,用十二地支簡化節氣分野,最終形成四象春夏秋冬。用十干配合十二地支組成六十甲子,大略記載每一天的陰陽輪轉。

用十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代表萬事萬物符號,分陰陽,甲丙戊庚壬為陽,乙丁己辛癸為陰。然十干乃物質初象,無法很好體現陰陽變化,比如甲見庚,對立的兩個物質,但具體對立到何種層度,由十干自身並不能確定。

十二地支則代表自然變化規律,銜接代表萬物的十個天干的每個變化細節,用進退氣來闡述事物陰陽消長融合,從而分清事物對立程度,也就是物種進化程度。無論怎麼說,古人創造的十干十二地支是把萬事萬物簡化,則“易”,後人進行精演則“變”,從而產生萬象。

(二)陰陽生變

甲乙木象,丙丁火象,戊己土象,庚辛金象,壬癸水象。甲木敗到極點則生陰,乙木結胎於申地;乙木敗到極點則生陽,甲木結胎於酉地;丙戊敗到極點則生陰,丁己結胎於亥地;丁己敗到極點則生陽,丙戊結胎於子地;庚敗到極點則生陰,辛金結胎於寅地;辛金敗到極點則生陽,庚金結胎於卯地;壬水敗到極點則生陰,癸水結胎於巳地;癸水敗到極點則生陽,壬水結胎於午地。因此同類在衰敗的過程中逐漸促成了陰的生機。由此我們可以知曉:陽極生陰,陰極生陽,從而化生萬物。則同類對立極點則陰的起點。

甲的對立以庚為表象,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子醜。甲絕在申胎乙,乙絕在酉胎甲,陽順陰逆,戌亥子醜寅為甲進,未午巳辰卯為乙進。甲乙陰陽互逆中先體現對立,後逐步趨向互統於寅卯。由此干支解讀,事物的變化是在同類對立極點中產生異類,再趨向陰陽統一。

這告訴我們以干支符號的命理玄學的一個事實:要先對立入手。則見甲論庚,見乙論辛,見丙戊論壬,見丁己論癸,見庚論甲,見辛論乙,見壬論丙戊,見癸論丁己,方能吻合陰陽變化的規律。

(三)陰陽融合

長生訣把一干分為十二個進退氣階段,代表十二個旺衰層次,分別為胎、養、長生、沐浴、冠帶、臨官、帝旺、衰、病、死、墓、絕。例如甲胎於酉,養於戌,長生於亥,沐浴於子,冠帶於醜,臨官於寅,帝旺於卯,衰於辰,病於巳,死於午,墓於未,絕於申。

甲養於戌,辛壬存之,體現得是甲在此周圍產生的一種環境狀態,也有丁己依附其中;當甲行到醜地壯大,辛壬基本滅絕,依附之丁己消除殆盡,過程中同時出現另一個物種旺氣癸水,也出現了丁己的陽構造丙戊養於其中。這說明了什麼?說明了物種變化是一種糾纏到融合的的過程,當糾纏放大,物種生機則退減;當糾纏減輕,物種生機顯得盎然。由此也可以說每一物種變化,必然涉及別的物種生消,也從而可以由干支逆向解讀四季之萬物盛衰。

陰陽是個龐大的概念,就如你想解讀什麼是“科學”那樣困難,就算命理陰陽,也非小解即可通全,但萬物生消、進退是解其根本。因而我們想通過命理瞭解人生,而不去理清其變化規律,想當然會一時得意,久遠則困於其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