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理阴阳解读

命理阴阳解读

(一)阴阳初构

万物同类存在差异,当差异达到极点时形成对立面,则产生阴阳,雌雄最具代表。高和低,大和小,外和内,动和静,男和女,正和反,虚与实都是阴阳对立的体现。现实中,很多人在解读阴阳之时容易在异同的两者中去思考,忽略了同类事物本身则产生阴阳。因此我认为同类异变是阴阳扩张的基本,也符合物种进化思想。

华夏民族在农耕过程中,发明了二十四节气,结合自然体现了万物阴阳变化轮回,用十二地支简化节气分野,最终形成四象春夏秋冬。用十干配合十二地支组成六十甲子,大略记载每一天的阴阳轮转。

用十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代表万事万物符号,分阴阳,甲丙戊庚壬为阳,乙丁己辛癸为阴。然十干乃物质初象,无法很好体现阴阳变化,比如甲见庚,对立的两个物质,但具体对立到何种层度,由十干自身并不能确定。

十二地支则代表自然变化规律,衔接代表万物的十个天干的每个变化细节,用进退气来阐述事物阴阳消长融合,从而分清事物对立程度,也就是物种进化程度。无论怎么说,古人创造的十干十二地支是把万事万物简化,则“易”,后人进行精演则“变”,从而产生万象。

(二)阴阳生变

甲乙木象,丙丁火象,戊己土象,庚辛金象,壬癸水象。甲木败到极点则生阴,乙木结胎于申地;乙木败到极点则生阳,甲木结胎于酉地;丙戊败到极点则生阴,丁己结胎于亥地;丁己败到极点则生阳,丙戊结胎于子地;庚败到极点则生阴,辛金结胎于寅地;辛金败到极点则生阳,庚金结胎于卯地;壬水败到极点则生阴,癸水结胎于巳地;癸水败到极点则生阳,壬水结胎于午地。因此同类在衰败的过程中逐渐促成了阴的生机。由此我们可以知晓:阳极生阴,阴极生阳,从而化生万物。则同类对立极点则阴的起点。

甲的对立以庚为表象,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子丑。甲绝在申胎乙,乙绝在酉胎甲,阳顺阴逆,戌亥子丑寅为甲进,未午巳辰卯为乙进。甲乙阴阳互逆中先体现对立,后逐步趋向互统于寅卯。由此干支解读,事物的变化是在同类对立极点中产生异类,再趋向阴阳统一。

这告诉我们以干支符号的命理玄学的一个事实:要先对立入手。则见甲论庚,见乙论辛,见丙戊论壬,见丁己论癸,见庚论甲,见辛论乙,见壬论丙戊,见癸论丁己,方能吻合阴阳变化的规律。

(三)阴阳融合

长生诀把一干分为十二个进退气阶段,代表十二个旺衰层次,分别为胎、养、长生、沐浴、冠带、临官、帝旺、衰、病、死、墓、绝。例如甲胎于酉,养于戌,长生于亥,沐浴于子,冠带于丑,临官于寅,帝旺于卯,衰于辰,病于巳,死于午,墓于未,绝于申。

甲养于戌,辛壬存之,体现得是甲在此周围产生的一种环境状态,也有丁己依附其中;当甲行到丑地壮大,辛壬基本灭绝,依附之丁己消除殆尽,过程中同时出现另一个物种旺气癸水,也出现了丁己的阳构造丙戊养于其中。这说明了什么?说明了物种变化是一种纠缠到融合的的过程,当纠缠放大,物种生机则退减;当纠缠减轻,物种生机显得盎然。由此也可以说每一物种变化,必然涉及别的物种生消,也从而可以由干支逆向解读四季之万物盛衰。

阴阳是个庞大的概念,就如你想解读什么是“科学”那样困难,就算命理阴阳,也非小解即可通全,但万物生消、进退是解其根本。因而我们想通过命理了解人生,而不去理清其变化规律,想当然会一时得意,久远则困于其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