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以品牌打造将“小特产”做成大产业 助力农产上行精准扶贫

芒果、香猪、六堡茶、螺蛳粉、桑果酒....一直以来广西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盛产生态、健康、长寿特产,各类名特优特产富饶多样。但品种多、品牌少,企业多、规模小制约着广西名优特产产业的发展壮大,而过去提篮叫卖、等客上门的营销方式,广西众多的名优特产只能是“养在深闺中待人识”。

为提高广西名优特产品的知名度和销售量,把广西特产优势变成经济发展优势,广西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组织实施广西特产行销全国工程,并列入广西政府工作报告作为重点工作,广西商务厅依照指示精神,从2014年起对广西的特产行销从品牌树立到行销策划再到宣传进行渗透式打造,着力把广西特产推向全国。

商务厅针对地区特色提出“一市一品”打造原则,在各市党委、政府主要领导的亲自带队下,以保证质量为前提,品牌树立为目的对广西特产进行精耕细作,在全国塑造了广西“好山好水出好物”的品牌形象, 经过多方合力推进,百色芒果、柳州螺丝粉、梧州六堡茶、桂林罗汉果等名优特产迅速走红,广西特产知名度和影响力全面提升。

典型案例:百色芒果

一、小特产变大产业,助力精准扶贫

近年来,百色市在自治区商务厅的的直接指导下,以“百色芒果”作为“一市一品”走出深闺,乘着广西特产行销全国的东风将芒果香飘向全国。百色芒果销售量大幅攀升,销售渠道大幅拓展,销售范围由原来的少数几个城市覆盖到全国三分之二的大中城市,产值从2014年的17亿元,上升到目前30多亿元,辐射带动265个贫困村,累计6.8万家贫困户32.38万人依靠种植芒果告别了贫困,2015年果农人均纯收入高达6420元,其中卖果收入10万元以上的农户多达1.1万户,百色芒果成为农民增收的支柱性产业。

2016年百色市参与种植芒果的农民约9.5万农户45.25万人,果农人均纯收入达3315元,全市经营芒果年收入10万元以上的农户达1.1万户,截至17年底,全市以种植芒果为主导产业的乡镇有42个,芒果成为9.5万农户35.25万人的主要收入来源。百色芒果产业助力脱贫攻坚,产业扶贫的成功路径也被农业部和国务院扶贫办评为全国首个特色优势产业带动精准脱贫范例。

(一)具体做法:

1.因地制宜抓主导产业

“因地制宜要选准、选好产业是关键”是百色脱贫攻坚的要害。百色立足特征优势资本,应用右江河谷冬春少雨回暖快的特殊天气前提树立芒果商品消费基地,把发展芒果财产作为复兴百色经济,放慢脱贫致富的一项支柱财产来抓。为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2014年百色市委、市人民政府决定加大芒果产业发展力度,计划“十三五”期间,实现面积百万亩、年产量百万吨的“双百万”目标,建成全国最大的芒果生产基地,使之成为实现百色市农民收入倍增的重要支柱产业。2016年底,百色芒果种植规模已达120.76万亩,产量超50万吨,产值超30亿元,成为全国最大的芒果主产区。

2.树核心品牌 打造市场金名片

长期以来,由于受地理条件、物流、信息、营销方式等因素制约,百色芒果的品牌知名度并不高。2016年,厅长办公会通过《2016年广西特产行销全国行动计划》安排,在全区范围内推选出30个特产品牌,并对这30个特产品牌集中开展宣传推广,塑造出2016年30个广西特产行销全国核心品牌。为打造“百色芒果”统一品牌,百色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关于统一全市芒果产品区域品牌标识的通知》文件,要求百色区域内的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种植流通大户等芒果生产经营主体统一使用“百色芒果”字样作为区域品牌标识。通过统一策划包装,统一上市采摘,统一芒果品牌以及商标注册和品牌认证等措施,“百色芒果”逐渐被国内外消费者认识和认可,在特产行销的宣传推介上,自治区商务厅、百色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更是亲临百色芒果推介会现场“卖芒果”,让百色芒果声名大盛。“百色芒果”不仅叫响全国,百色芒果地理标志产品还被列入中国欧盟互认产品。

3.抓住市场机遇 积极走出

自2014年自治区启动“广西特产行销全国”活动以来,商务厅积极组织开展特产推广展销活动。在全国范围内开展200多场/次各类展销、展示、促销、对接活动,组织近1000 家/次特产企业参加。百色市抓住这一有利时机,加大百色芒果的宣传推介密度,每年6月到8月,积极主动走出到北京、哈尔滨、成都、西安、广州、深圳等大城市举办推介会、芒果文化节、展销会、品鉴会等活动。同时,在商务厅的指引下,百色市积极借助网络电商,让百色芒果搭上网络快车,插上互联网的翅膀。据不完全统计,两年来,培育了200多家“百色芒果”流通龙头企业和50多家龙头电商企业,每年参加互联网+百色芒果节营销的店家有9000多家,芒果快递物流量高达400万件,销售总额接近5亿元,网络销售约占全市芒果销售的15%。目前,百色芒果网上销售的产业链已经建立,网货流通的各个环节已完全打通,配套已趋于完善,百色芒果电子商务化生态圈已经形成。

把广西的“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帮助贫困地区农民增收,实现快速脱贫致富,离不开广西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自治区商务厅的执行协助,同时各地市的积极参与配合和龙头企业的带动使得广西特产行销之路呈现一片繁荣景象。

龙头企业个人案例故事

(二)芒果达人带动全村脱贫 芒果变身脱贫果

1.龙头企业带动 农户实现创收

提到广西百色芒果龙头企业,广西壮乡河谷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便是其中一位代表。作为百色田东县作为田东县莳植芒果时间最长、经历最丰厚的“芒果达人”,集团手艺总监的李世松李世松见证了百色芒果助农脱贫致富的全过程。

从1989年接触芒果莳植起,李世松跟芒果便结下了不解之缘,至今已近30年。了解到早期芒果莳植不成规模、管理粗放、品种落后等,熟悉田东地理气候优势的李世松便萌发了芒果种植的念头,最初,他以200元的价格租下了生产队里的20亩地,用于种植象牙22号芒果,并坚持了下来。到了1997年,李世松的芒果园已经初具规模,为了扩大芒果种植,李世松把50亩地全部高价转让给外地老板。2003来到百色老干局果场承包了200亩地,并把果场里原来的老芒果树重新嫁接上台农芒,2年后将果园再次高价转出。经过两次果园的种植和治理,在芒果种植上,李世松已有了种植芒果的一套经验——好品种+精治理。

2.能人示范 一人致富全村收益

随着芒果产业做强做大,在百色像李世松一样的“芒果达人”越来越多,隆林县隆或乡马卡村陇刚屯的达顺福就是其中之一。他原是一位普通农民,2002年经介绍,从隆林到百色的芒果园里打工,熟练掌握芒果种植技术后,自己开始承包芒果园。经过多年的奋斗打拼,现在他管理着200多亩芒果园,每年收入将近一百万元,

愈来愈多的贫穷户从贫穷乡村来到百色的芒果园,像十几年前的达顺福一样,这些贫穷户从打长工开端,学手艺,包果园,本人“芒”起来,也富起来,再吸收老乡“芒”起来。强人示范的良性循环,循环往复地在百色产生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