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以品牌打造將“小特產”做成大產業 助力農產上行精準扶貧

芒果、香豬、六堡茶、螺螄粉、桑果酒....一直以來廣西有著得天獨厚的自然環境,盛產生態、健康、長壽特產,各類名特優特產富饒多樣。但品種多、品牌少,企業多、規模小制約著廣西名優特產產業的發展壯大,而過去提籃叫賣、等客上門的營銷方式,廣西眾多的名優特產只能是“養在深閨中待人識”。

為提高廣西名優特產品的知名度和銷售量,把廣西特產優勢變成經濟發展優勢,廣西黨委政府高度重視,組織實施廣西特產行銷全國工程,並列入廣西政府工作報告作為重點工作,廣西商務廳依照指示精神,從2014年起對廣西的特產行銷從品牌樹立到行銷策劃再到宣傳進行滲透式打造,著力把廣西特產推向全國。

商務廳針對地區特色提出“一市一品”打造原則,在各市黨委、政府主要領導的親自帶隊下,以保證質量為前提,品牌樹立為目的對廣西特產進行精耕細作,在全國塑造了廣西“好山好水出好物”的品牌形象, 經過多方合力推進,百色芒果、柳州螺絲粉、梧州六堡茶、桂林羅漢果等名優特產迅速走紅,廣西特產知名度和影響力全面提升。

典型案例:百色芒果

一、小特產變大產業,助力精準扶貧

近年來,百色市在自治區商務廳的的直接指導下,以“百色芒果”作為“一市一品”走出深閨,乘著廣西特產行銷全國的東風將芒果香飄向全國。百色芒果銷售量大幅攀升,銷售渠道大幅拓展,銷售範圍由原來的少數幾個城市覆蓋到全國三分之二的大中城市,產值從2014年的17億元,上升到目前30多億元,輻射帶動265個貧困村,累計6.8萬家貧困戶32.38萬人依靠種植芒果告別了貧困,2015年果農人均純收入高達6420元,其中賣果收入10萬元以上的農戶多達1.1萬戶,百色芒果成為農民增收的支柱性產業。

2016年百色市參與種植芒果的農民約9.5萬農戶45.25萬人,果農人均純收入達3315元,全市經營芒果年收入10萬元以上的農戶達1.1萬戶,截至17年底,全市以種植芒果為主導產業的鄉鎮有42個,芒果成為9.5萬農戶35.25萬人的主要收入來源。百色芒果產業助力脫貧攻堅,產業扶貧的成功路徑也被農業部和國務院扶貧辦評為全國首個特色優勢產業帶動精準脫貧範例。

(一)具體做法:

1.因地制宜抓主導產業

“因地制宜要選準、選好產業是關鍵”是百色脫貧攻堅的要害。百色立足特徵優勢資本,應用右江河谷冬春少雨回暖快的特殊天氣前提樹立芒果商品消費基地,把發展芒果財產作為復興百色經濟,放慢脫貧致富的一項支柱財產來抓。為把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2014年百色市委、市人民政府決定加大芒果產業發展力度,計劃“十三五”期間,實現面積百萬畝、年產量百萬噸的“雙百萬”目標,建成全國最大的芒果生產基地,使之成為實現百色市農民收入倍增的重要支柱產業。2016年底,百色芒果種植規模已達120.76萬畝,產量超50萬噸,產值超30億元,成為全國最大的芒果主產區。

2.樹核心品牌 打造市場金名片

長期以來,由於受地理條件、物流、信息、營銷方式等因素制約,百色芒果的品牌知名度並不高。2016年,廳長辦公會通過《2016年廣西特產行銷全國行動計劃》安排,在全區範圍內推選出30個特產品牌,並對這30個特產品牌集中開展宣傳推廣,塑造出2016年30個廣西特產行銷全國核心品牌。為打造“百色芒果”統一品牌,百色市委、市政府出臺了《關於統一全市芒果產品區域品牌標識的通知》文件,要求百色區域內的龍頭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種植流通大戶等芒果生產經營主體統一使用“百色芒果”字樣作為區域品牌標識。通過統一策劃包裝,統一上市採摘,統一芒果品牌以及商標註冊和品牌認證等措施,“百色芒果”逐漸被國內外消費者認識和認可,在特產行銷的宣傳推介上,自治區商務廳、百色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更是親臨百色芒果推介會現場“賣芒果”,讓百色芒果聲名大盛。“百色芒果”不僅叫響全國,百色芒果地理標誌產品還被列入中國歐盟互認產品。

3.抓住市場機遇 積極走出

自2014年自治區啟動“廣西特產行銷全國”活動以來,商務廳積極組織開展特產推廣展銷活動。在全國範圍內開展200多場/次各類展銷、展示、促銷、對接活動,組織近1000 家/次特產企業參加。百色市抓住這一有利時機,加大百色芒果的宣傳推介密度,每年6月到8月,積極主動走出到北京、哈爾濱、成都、西安、廣州、深圳等大城市舉辦推介會、芒果文化節、展銷會、品鑑會等活動。同時,在商務廳的指引下,百色市積極藉助網絡電商,讓百色芒果搭上網絡快車,插上互聯網的翅膀。據不完全統計,兩年來,培育了200多家“百色芒果”流通龍頭企業和50多家龍頭電商企業,每年參加互聯網+百色芒果節營銷的店家有9000多家,芒果快遞物流量高達400萬件,銷售總額接近5億元,網絡銷售約佔全市芒果銷售的15%。目前,百色芒果網上銷售的產業鏈已經建立,網貨流通的各個環節已完全打通,配套已趨於完善,百色芒果電子商務化生態圈已經形成。

把廣西的“綠水青山”變成“金山銀山”,幫助貧困地區農民增收,實現快速脫貧致富,離不開廣西黨委政府的高度重視,自治區商務廳的執行協助,同時各地市的積極參與配合和龍頭企業的帶動使得廣西特產行銷之路呈現一片繁榮景象。

龍頭企業個人案例故事

(二)芒果達人帶動全村脫貧 芒果變身脫貧果

1.龍頭企業帶動 農戶實現創收

提到廣西百色芒果龍頭企業,廣西壯鄉河谷農業科技有限公司便是其中一位代表。作為百色田東縣作為田東縣蒔植芒果時間最長、經歷最豐厚的“芒果達人”,集團手藝總監的李世松李世松見證了百色芒果助農脫貧致富的全過程。

從1989年接觸芒果蒔植起,李世松跟芒果便結下了不解之緣,至今已近30年。瞭解到早期芒果蒔植不成規模、管理粗放、品種落後等,熟悉田東地理氣候優勢的李世松便萌發了芒果種植的念頭,最初,他以200元的價格租下了生產隊裡的20畝地,用於種植象牙22號芒果,並堅持了下來。到了1997年,李世松的芒果園已經初具規模,為了擴大芒果種植,李世松把50畝地全部高價轉讓給外地老闆。2003來到百色老幹局果場承包了200畝地,並把果場裡原來的老芒果樹重新嫁接上臺農芒,2年後將果園再次高價轉出。經過兩次果園的種植和治理,在芒果種植上,李世松已有了種植芒果的一套經驗——好品種+精治理。

2.能人示範 一人致富全村收益

隨著芒果產業做強做大,在百色像李世松一樣的“芒果達人”越來越多,隆林縣隆或鄉馬卡村隴剛屯的達順福就是其中之一。他原是一位普通農民,2002年經介紹,從隆林到百色的芒果園裡打工,熟練掌握芒果種植技術後,自己開始承包芒果園。經過多年的奮鬥打拼,現在他管理著200多畝芒果園,每年收入將近一百萬元,

愈來愈多的貧窮戶從貧窮鄉村來到百色的芒果園,像十幾年前的達順福一樣,這些貧窮戶從打長工開端,學手藝,包果園,本人“芒”起來,也富起來,再吸收老鄉“芒”起來。強人示範的良性循環,循環往復地在百色產生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