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材“生病”需從源頭“醫治”

從古至今,中藥材都是傳統藥材的來源,大多數靠野外採集,不僅獲取方便、成本低廉,而且還綠色環保,大多數藥效都能給老百姓帶來生活的希望。

如今,隨著臨床應用的不斷增加,再加上中醫藥已經走向了全世界乃至國際,導致大量的中藥材供不應求。雖然國家支持進行大面積的生產和種植,但是由此也出現了藥材“生病”的現象,規模化種植已是大勢所趨。

藥材“生病”需從源頭“醫治”

近日,國家食藥監總局網站發佈通告稱,經中國食品藥品檢定研究院檢驗,標示為江蘇福源中藥飲片有限公司等8家企業生產的8批次中藥飲片不合格,相關省級食藥監部門已採取查封扣押等控制措施。不合格項目為農藥殘留量。(1月23日新華網)。

產生這種情況的原因是:

1、大多數種植戶沒有藥材種植技術。

2、在種植過程中,一些種植戶為增收減少病蟲害,從而大量使用各種農藥。

小科提醒各位種植戶:

要嚴格按照技術老師的要求種植。一旦藥材自身的質量與安全無法保證,甚至因農藥超標使用而導致副作用,恐怕再嚴厲的宣傳都難以讓消費者信服。這樣受損的將是整個中藥材行業。

怎樣解決:

藥材“生病”需從源頭“醫治”

中藥材白芨

1、中藥農藥殘留應從源頭入手,完善質量標準和安全准入制度,嚴格落實《中醫藥法》。

《中醫藥法》第22條規定“國家鼓勵發展中藥材規範化種植養殖,嚴格管理農藥、肥料等農業投入品的使用,禁止在中藥材種植過程中使用劇毒、高毒農藥,支持中藥材良種繁育,提高中藥材質量。

2、相關執法部門應加大執法力度,對違反法律規定使用劇毒、高毒農藥的依法予以懲處,絕不姑息。

3、同時,要完善現有的監管體制,唯有從嚴把關藥材生產和流通的各個環節,嚴禁劇毒農藥使用。做到藥材的可追溯、能監管。

只有這樣,“藥材好,藥才好”的目標才能實現,中藥才能真正成為治病救人的良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