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麻煩對2017那個傻逼好一點

2018年,麻煩對2017那個傻逼好一點

年關已至,時近年末。

通俗來說,就是今年快完了,快放元旦假了。

今天也是我本年度上班的最後一天。是的,我明天就放假了。

我發現一個現象,每年到這個節骨眼兒上,就會有很多人出來做一些2017的年度詞彙。年年如此,形式都一樣:

“一個詞形容你的2017年吧”。

聽起來簡直太酷了,一個詞語就能概括一下這一年。於是大家爭先恐後地開始尋找2017年度詞語。

不知道你們最近看了多少,我反正是快看吐了。

來,隨手給大家摘錄幾例:

除此之外,還有很多別的,比如喪、佛系啊、新中年啊、90後老了啊……實在是太多了,我就不一一放截圖了。

這些年度詞彙雖然看起來不太一樣,變著樣子翻新。

但實際上都有一個大的共同點,那就是“將負能量進行到底”

文章從頭到尾全是滿滿的負能量。比如窮人會活不下去、我們被社會嚴重碾壓、我們都沒有朋友了、大家既不想戀愛也不想工作、每個人都抑鬱了……

大概總結一下,也就是:

世界有多黑暗,活下去已經沒有希望了。

生活有多虛無,活下去已經沒有盼頭了。

我們有多消極,活下去已經沒有盼頭了。

大家就像是在競爭誰能更喪,不喪不好意思承認自己是中國人。

認真讀完以後我的體會就是,當代年輕人的日子都是瞎過的,我們的2017年都白活了。

看到這些年度詞彙以後,我反思了自己好幾天。是不是我的人生真的跟這些詞彙一樣,已經一喪到底,沒救了?

認真想了幾天以後,我決定寫這篇文章。

喪?苦?裝?

那是你們的年度詞彙,但不是我的。

我的2017年,不能用這些詞語概括。

對於一個年輕人來說,日子本身每一天就應該是不一樣的色彩,生活每一個階段就應該是不一樣的心情。

我承認,我喪過。

當我在辦公室裡加班到深夜,讀到“寫字樓如青樓,不許樓內見白頭”時,我喪了。

當我在押一付三的房費面前,覺得北漂艱辛、在生活的洪流裡喘不過氣時,我喪了。

當我和好朋友變得聚少離多,很多話無人傾訴,漸漸感到孤獨適應不了時,我喪了。

當我看到三色幼兒園事件、劉鑫江歌事件,覺得世道不公正義不再的時候,我喪了。

當我趕到大興火災的現場,看到寒風中的廢墟以及那些無處可歸的人們時,我喪了。

的確,那些時候我喪了。

因為我的一腔孤勇在現實面前,如同一個不知世事艱難的傻逼。

可是,當我站在年末回首時,那些喪卻已經逐漸淡化在了記憶裡。

越來越清晰的,反倒是那些溫暖的片段。

我能想起來的,不是自己在黑夜裡絕望地抱著被子痛哭,而是放肆地歡笑奮鬥的回憶。

加班到深夜的時候,當時有多累我已經不記得了。但我記得,我們幾個加完班以後,站在寫字樓下,對著已經亮起來的天空說:我們一定會成為世界上最優秀的年輕人。

我睡了三個小時就起來搬家那天,身心俱疲,覺得北漂如此艱辛。但搬完新家以後,我還是一鼓作氣地收拾好了房子,晚上和呂白pp一起吃了火鍋,劃了拳,覺得冬天也是溫暖的。

我能想起來的,不是和朋友聚少離多的唏噓和遺憾,而是他們在每件小事上給我的一點溫暖。

有一次我深夜心情不好,又不好意思跟朋友抱怨。於是自己發個朋友圈:“偶爾還是想逃避生活”。

我能想起來的,不是那些黑暗的新聞本身有多讓人絕望,而是我們面對所有的黑暗時依然堅守善的態度

當我看到江歌案半夜泣不成聲的時候,我看見很多人挺身而出,自願地幫助江歌媽媽,冒著風險替她們發聲。

當我看到接二連三的新聞發生時,我寫了一篇文章叫做《在這個操蛋世界裡,努力有什麼意義》。當時我內心幾乎是臨近絕望的,所以整篇文章都充滿了消極的氣息。

但是當時後臺的留言,卻全都是讀者在跟我說:

樂多,在這個操蛋的世界裡努力的意義就是,不讓自己也變成那個操蛋的人。

我能想起來的,不是每個人都垂頭喪氣地活著,而是所有人都在逆風前行,沒有一個人倒下。

印象最深刻的,是一個經常在後臺給我留言的小姑娘,17歲。

她第一次給我留言是在9月份。她說,她有一些心理問題。她說,覺得活下去沒什麼意義。

我當時陪她聊到了深夜,鼓勵她好好活下去。

後來過了一段時間,我在文章裡流露了一些有些喪的生活態度。文章有一個細節是“沐浴露都要灌水用,牙膏也要反覆擠很多次”。

那天我看見她給我留言說,樂多,你要努力地生活,不要喪氣。我要給你寄一整箱的沐浴露和牙膏,你明年的我都包了。

看到這條留言的時候我就樂了。笑完以後,我又差點哭出來。

我真的特別特別特別開心。

因為我知道,她一定會好好活下去的。

說起喪,誰能比一個抑鬱症患者更喪呢?可是她在被喪包圍得水洩不通的生命裡,依舊拼命衝出了一個小口。不止自己全力以赴地活著,還試圖給別人力量。

我們又有什麼資格說自己喪呢?

不知道為什麼,現在我們越來越喜歡用一些負面的詞語來形容自己的生活。也許是生活真的不容易,我們都想要一個掩護。

但是在這些消極的詞語背後,我卻從來沒有看到大家絕望。反倒是所有人都帶著希望在努力生活。

喪、苦這些詞語,只是大家掛在嘴邊安慰自己的一句口號。

但從來都不是一種生活態度。

我們的2017年,不能用這些詞語概括。

我懵懂地來到2017年,經歷了一年的風風雨雨,過得不算好也不算壞。

我笑過哭過激動過,愛過恨過感恩過。

因為很多事情對這個世界失望過,可是也因為無數溫暖被治癒過。

這些多元的元素,才是我生命中獨一無二的2017年。

時至今日,我站到了2017年的尾巴上。

我很感謝這一年那個經歷了很多,依舊相信明天的自己。

我想對這一年的自己說一句,你真的很棒,今年,辛苦你了

最後套用蔡康永老師的話:

一年間,有笑淚,有陰晴,相伴一場,人來人往,只是日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