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 年人口變化

山東省從2003年到2017年一直保持人口增長,2013年和2014年增長率分別達到3.8% 和 3.1%。近三年增速有所減緩,但2017年仍保持1.2%的增長率。從省內來看,各地市增長率差別很大。有些地市一直是人口流入地,有些原來的人口流入地變成流出地,有些則連年負增長。以下是2016年到2017年的人口變化情況。

東部沿海呈人口減少趨勢

青島原本是全省人口增長最快的城市,2013年增長率達到 6.53%,其後增勢趨緩,到2016年只增長了0.36%,2017年轉為下降 0.86%。煙臺和濰坊從2015年開始人口一直下降。日照從2016年開始人口轉為下降。只有威海一直保持增長,但近兩年增勢明顯趨緩。2016年和2017年增長率只有 0.39% 和 0.78%。如此下去,人口轉為下降也未可知。

為何東部沿海會成為人口流出地?可能有各種原因,容易想到的是製造業下滑和外貿趨緩所致。山東東部歷來比西部經濟發達,但主要是靠製造業和外貿支撐。如今全國發展趨勢是轉向服務業和內需,山東也難免受此影響。

魯南和魯西有大量人口流入

魯南和魯西的經濟相對落後,但幾年來一直有大量人口流入。臨沂、棗莊、菏澤和聊城都是如此。2017年臨沂和聊城人口增長率分別達到 6.82% 和 4.63%。濟寧歷來也是人口流入地,2017年轉而減少 0.45%。估計是一邊流入,一邊流出到大城市,相互抵消。

這幾個地市在山東省經濟相對落後,但比起外省的臨近地區還算髮達。山東、江蘇、河南和安徽交界地區又恰恰是中國人口最密集處之一,歷史上屬於中原地區,農村人口占比較大。隨著城市化進展,這裡的人口流動率很高。從數據看,主要是豫東和淮北人口流入山東和江蘇。

魯中和魯北人口持續流出

從2015年到2017年,濰坊、淄博、東營、濱州、德州和萊蕪都是人口流出地。尤以東營為甚,2016年和2017年人口分別減少 4.17% 和 4.19%。估計是石油經濟衰落導致。濰坊從2015年開始成為人口流出地,流出量逐年增多,到2017年人口減少 2.7%。從各方面判斷,這些地市的流出人口主要是去了濟南、泰安和聊城。

泰安市人口變化很有特點,自2011年以來一直是人口流出地,2014年和2015年人口分別減少 10.25% 和10.59%,2016年仍然減少 4.39%,2017年卻轉而增加 3.09%。泰安和萊蕪一樣,與濟南聯繫緊密,人口一直往濟南遷移。估計2016年以來的房產限購阻止了這種遷移,反倒有很多原本選擇在濟南購房的人轉去泰安和萊蕪購房。

發展趨勢

比較下2016年和2017年的人口變化圖,可以看出一點顯著區別:2017年人口增長地集中到山東西部,東部只有威海還在微增。山東西部本來人口就十分密集,全省一億人口一多半集中在這裡。照目前趨勢發展,這裡會聚集更多人口,密集程度可以和長三角一帶相比。

在製造業時代,推動經濟發展主要靠資金和勞動力。服務業時代情況大變,主要推動力是消費群體。服務產品大都是為本地人提供。消費群體越大越密集,服務業經濟效益就越高。當前各大城市的人口大戰絕非偶然。中國正在經歷經濟結構轉換,人口爭奪是必然結果。山東今後如何發展,不妨拭目以待。

附數據說明:鑑於官方公佈的人口採樣統計十分不靠譜,本文人口增減是藉助小學在校生人數間接計算出。計算方法是把全國小學生總數與全國總人口比例作為因子,用來修正各地小學生人數,以抵消小學生占人口比例變化引起的誤差。

山東各地 2016 - 2017 年人口變化

2017年人口變化

山東各地 2016 - 2017 年人口變化

2016年人口變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