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寫讀書筆記?

動感超人

讀書筆記的內涵非常廣泛,有讀書時做的標記、劃線,有隨手記錄下的幾個字的想法,也有兩三句話的感悟,更有讀書以後寫的幾百字甚至上千字的讀書筆記。

因此,不管是隨手記錄靈感,還是讀完後的長篇總結,寫讀書筆記都要注意兩個方面:

第一,學會結構化的讀書筆記方法

試想,你打開一本紙質書籍,發現裡面都是各種筆記,你肯定認為這個人讀的非常認真,能做這麼多筆記,一定學到了很多知識。但再仔細一看,你發現有很多混亂的筆記方式。

比如箭頭、波浪線、三角形、菱形等各種形狀,紅色、藍色、綠色、橙色等五顏六色,記錄的內容也與所在頁碼不搭邊,我相信你肯定也看不懂。

所以,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學會結構化的筆記方法很有必要。建議使用六色熒光筆讀書筆記法或子彈讀書筆記法,就是對特定的顏色或形狀賦予特定內涵。

比如紅色標識對自己是全新的知識,綠色表示自己已經會的知識,藍色表示對自己略有了解但更有價值的知識等等。三角形表示一個新概念,正方形表示知識的具體內涵,波浪形表示需要事後摘抄引用的句子,直線表示感覺有必要標註的句子、詞語等等。

通過這種結構化的筆記方式,讓你的筆記看起來很清晰,就比如收拾過的房子和沒收拾過的房子一樣,整潔、舒適、有效。

第二,一定要抓取作者的核心思想

不管是任何書籍,哪怕是上千頁的書籍,一定有它最核心的思想,這也是這本書的價值,作者也一定是覺得這點值得寫成一本書,才會動筆將其豐富成一本書的厚度。

所以,我們做讀書筆記,一定要撥開其他十幾萬自甚至幾十萬字的幕簾,能抓取最核心的那一章、一段或一點。只有這樣,才能說你至少明白了這本書在寫什麼。

最後,無筆記,不讀書,凡是不筆記的讀書都是耍流氓,筆記可以幫助你真正做到“讀”了一本書。


希望這篇文章能對你有些價值。


千城Slash

這個問題我想用“筆記本作家”奧野宣之的裡分享的讀書筆記法來作答,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這個世界上可能沒有人比奧野宣之更懂如何利用筆記了,其創作的相關書籍累積銷售超過50萬冊。


讀書過程中張弛有度的貫徹“好書要細細研讀,其他書就粗讀略讀的原則”。筆記讀書法也是基於這一個基本原則誕生的。


需要改變的思路是,是為了記讀書筆記和讀書,而不是為了讀書記讀書筆記。

這兩種思路之間的區別,我舉一個簡單的例子來說明。比如說我想學習如何做番茄炒蛋這道菜,所以我買了本家常菜的菜譜,我的目的呢,是為了學會做番茄炒蛋,我帶著這個目的去看了這本菜譜,而不是說為了看菜譜而學番茄炒蛋。讀書筆記,就像是我們將從一本書裡提煉出來一些精華部分,我們是為了這部分的精華部分而讀書,這一點思維上的轉變會對大家的學習幫助很大。


筆記讀書法,介紹了很多讀書過程中記錄的小技巧。首先大家要先區分開哪些內容是值得做讀書筆記的?

2,重讀。讀完一遍之後,把剛剛做過的記號部分再讀一遍。我覺得依然很好的內容,在做第二次記號。

3,標記。再重新做過兩次記號的幾頁,第三次對內容進行篩選,通過這三個步驟先選下來,內容就是最精華的內容是值得用讀書筆記法進行記錄的內容。


說到這裡就要提出作者創作的“蔥鮪火鍋式”筆記法。“蔥鮪火鍋式”筆記法就是對你書本中原書中內容進行摘錄並標註出自己的讀書體會。

奧野宣之建議手寫筆記,而我們有一個日常好用神器可以拿來直接使用。就是我們的豆瓣讀書裡面的筆記功能。主要是兩點使用步驟非常簡單。

第一步,通過豆瓣讀書上面的筆記功能記錄上頁碼和章節的內容,以及記錄的時間等等。

第二步,摘抄加評論。這部分也很好理解,就是摘抄原文,再加上自己的感想和體會。摘抄的部分可以利用筆記功能進行雙引號標註。

等到下一次,需要用到書裡面的素材的時候就可以直接打開豆瓣讀書的筆記,直接查看。

讀書筆記是以一劑解憂藥,亞瑟叔本華說過,讀書最重要的是不讀死書,堅持只選好書。

當我們遇到問題的時候,學會在書本中尋找答案,從讀書筆記中找到解決問題的靈感。好記性不如爛筆頭,掌握高效讀書的基本法,再加上讀書筆記,我們會成為書本的主人。


成長訓練營

首先,作為中文系的在讀生,先吐個槽畢竟上半年五萬字的讀書筆記實在折磨瘋我這個拖延症晚期。

讀書筆記是具有非常強大的個人色彩的,它沒有固定的格式和要求,寫讀書筆記只有一個要求,就是把自己覺得重要的信息提出來,記錄下以後自己可能在寫作或者學習中用的到的東西。以下就推幾點經驗吧,不算乾貨,不過是我學霸室友我們幾個研討出來三年親測比較有用的方法。

  1. 確定你喜歡在書上記筆記,還是喜歡在本子上記。 書籍的排版方式不同,對記筆記的方法也有很大影響。比如我的室友A就不喜歡筆記本,喜歡記錄在書頁上,哪怕後續要交作業再重新整理word文檔也在所不惜,她的書我們外人從來都看不懂,花花綠綠,不過在書頁做筆記的確會很快速,腦袋裡一閃即逝的想法會更容易捕捉。只不過有些書留出的空白比較小,而遇到很多需要記錄的東西的時候就很難過,必須附上一大堆便利貼。個人覺得這個方法適合用於課本之類的筆記,畢竟我捨不得在辛苦買來的書上留下任何痕跡。

  2. 筆記本記錄時,採用多種顏色筆共同記錄。這個方法和我們中小學的課堂筆記有點類似,不過讀書既然要做讀書筆記,就要像中學時一樣要慢讀,爭取讀的更加透徹。不同的筆可以記錄不同的想法,比如對一段話引起的情感共鳴,另一種顏色則記錄對於人物形象的評價等。這種方式和第一種有些差別,第一種可以記的更倉促,而這個就要細緻的多。如果你的總體佈局意識好,字又寫的有美感,那真的強烈建議這種方式去寫讀書筆記,隨便發個朋友圈都滿滿是大神的氣質。
  3. 梳理故事大綱,對人物形象進行簡單的評價。上面兩條都是筆記的方式,而這個主要說的是讀書筆記的內容。如果要想把一個故事讀懂,這兩種方式真的很重要。因為我們上課寫的讀書筆記是作業,有很多外國的名著,我對外國人名無力,經常會因為名字而感覺情節混亂,這種時候就需要動手把大綱寫下來,過一遍手的同時也是動腦子把故事梳理出大概的脈絡,而人物評價更容易體會作者的創作意圖和在人物身上寄託的情感。
  4. 記錄下書籍的亮點,比如選材的偏巧,切入角度的巧妙,或者是敘述手法的新穎動人,並且最好收集一些與你尋找到的亮點有關的資料。舉個簡單的例子,比如《百年孤獨》這樣典型的魔幻現實主義小說,就可以搜索更多與魔幻現實主義有關的資料,去了解它到底是怎麼樣的魔幻現實,它誕生的背景是什麼,特點有哪些,還有沒有其他非常著名的代表作,然後比較著進行閱讀。這樣一來,工作量雖然很大,但是絕對會很有效的拓寬知識面,更容易理解這個文學流派產生的意義和影響。
  5. 最後,就是把書籍裡你覺得寫的好的段落摘錄下來。這是一種比較原始的讀書筆記方式,但是又是我個人非常喜歡用的方式。有價值的書在描寫上一定會有值得我們借鑑的地方,無論是環境描寫還是動作描寫或者心理描寫,學習他們處理環境動作心理活動的方法,對於提高寫作水平那真是相當的重要。
  6. 總結一句,上述給出的都是建議,每個人不同的閱讀習慣和學習習慣最終會養成不同的讀書筆記記錄風格,一定要找到最適合自己的,然後堅持下去,才會有真正的收穫。

流光館主

寫讀書筆記的目的是實現一本書的最大量信息的有效吸收。讀過一本書、讀完一本書、從一本書中學到知識,讀書筆記寫的好與不好,對書內容的理解的效果是不一樣的。

如何寫讀書筆記可以分為最有效率的閱讀一本書和如何整理書中有用的內容。這裡推薦兩本書。日本作家奧野宣之的《如何有效閱讀一本書》(被稱為超實用筆記讀書法)和《如何有效整理信息》。

這兩本書比較通俗易懂,我自己也剛剛讀完,準備今後實踐一下。並且不用花費太多時間便可讀完。作者奧野宣之用了最古老的辦法——用筆記本來做筆記。因為人的記憶力是有限的,想要在每讀完一本書後就有比較紮實的收穫,那就需要把書中最有用的信息有技巧的記錄下來,並且可以比較方便後續的查閱。

《如何有效閱讀一本書》裡分為以下幾章:

1用筆記管理讀書生活

2用購書清單指明購物

3用筆記把讀過的書變為精神財富

4通過重讀提高自我

每一章後面都有實例講解,對於想要學習藉助筆記本來進行有效閱讀的人來說,讀一下這本書會受益匪淺。

一元化、時序化、索引化是《如何有效整理細信息》的核心,全書分為以下幾章:

1一冊筆記本建構的知識體系

2一元化筆記法的三條規則

3高效率記錄信息的書寫和粘貼法

4孕育創意的生活日誌

5幫助或用素材的知識生產技巧

6方便自由參考的筆記本索引化

藉助現代化工具做讀書筆記

我自己本身在用的:作思維導圖的幕布和印象筆記。同時使用便籤紙在需要的地方標註和寫一句話感想總結。

每讀一本書時,第一遍先通讀序言和目錄。掌握全書大概的中心思想。再快速通讀一遍書,此時不做任何筆記,但需要將略讀過程中覺得重點的內容用筆勾一下或將某頁折一下角。第二遍時,每章做仔細閱讀,此時整理每一章沒篇內容的中心思想,此時用思維導圖作框架。在重讀每章時,我會用標籤紙將我的想法寫一兩句話,貼到相關位置。最後一遍,我會重新讀一遍書,添加或修改之前標籤貼的內容,將細分內容再整理到思維導圖更細的分支中。在這幾遍的閱讀中,可能間隔時間比較多,如果中間有想到或看到相關的內容,比如要參考的其他書的目錄,或者相關的結論,我會隨時通過手機或電腦在印象筆記中記錄。

然後將思維導圖導出成word。結合印象筆記中拓展的材料進行整理。最終修改為一篇比較好的讀書筆記。

總之,寫好讀書筆記的前提是能有效的閱讀一本書,然後才將書中重要的內容歸納整理出來。成為一個有用的讀書筆記。


塔米33

這方面的問題,其實我已經回答過很多個了。

在我看來,做好讀書筆記,無非就是要時刻謹記以下的幾個原則:

第一,首先是要挑選某個領域的經典書籍。之前曾少看書的時候,往往是看到哪本書正在熱銷,就把它買回來做讀書筆記,做到最後的時候,才發現它是一本徹頭徹尾的爛書,根本就不值得自己花半點時間去解讀。

後來,我在做讀書筆記之前,都會花費很多的時間來挑選書籍,會去看看它在豆瓣上的評分,會去知乎上搜索有關於它的評論,會去實體店或者在線網站上查看它的目錄或者推薦語,只有走完以上的幾個步驟之後,我才會決定要不要買這本書;

第二,只抓重點的部分來做讀書筆記。

任何一本書,對你真正有用,或者有啟發的部分,或許只佔整本書的50%而已,你的讀書任務,就是把這部分給挑選出來,然後把它們給記錄在自己的筆記本上。

第三,時常翻閱,最好讓讀書筆記給流動起來。

很多人以為,只要把知識給記錄在自己的筆記本上了,就可以高枕無憂,這些知識就是屬於自己的了。

其實這樣的一種思維方式是非常危險的,因為任何知識,只要對你的實際生活沒有任何幫助,你沒有把它給用起來,那這些知識就是死知識。

所以,最好的辦法,就是把記錄下來的筆記,靈活地應用起來。

比如說你在讀《精力管理》這本書的時候,明白了一個人最重要的,不是管理好自己的時間,而是對他的精力做有效的管理,那下一次你就知道了自己應該去做。


曾少賢

剛好最近讀了這本書,《如何有效閱讀一本書--超實用筆記讀書法》。作者是日本的奧野宣之,同志社大學新聞專業畢業,曾在出版社報社工作,他獨創的信息整理術和智慧創造法在商務人士中大受歡迎,他還以“筆記本作家”的身份活躍在媒體節目和論壇中。不管是工作還是興趣,他都堅持使用筆記本記錄,也就是《如何有效閱讀一本書》中將要分享給大家的筆記讀書法。希望大家可以靈活運用,將書中的知識轉化為智慧。

用筆記管理讀書生活分為5個部分:選書,購書,讀書,記錄以及活用。除讀書以外都會用到筆記本。關於選書,我上週末去書店,轉了幾圈,也沒有挑到想買的書,最後空手而歸。《如何有效閱讀一本書》中的選書是通過列購書清單。在日常生活中不管是報紙雜誌裡或者電視廣播裡發現的感興趣的書都可以隨時加到購書清單裡,這樣即可以避免的遺忘,也同時避免了衝動購買。平時我選的書大多都是評論推薦,網友推薦,或者奧野宣之稱之為“樞紐書”的書,也就是書裡面推薦的書。

選好了書,下一步就是購書,作者奧野宣之建議大家還是到書店購書,這樣印象更為深刻。讀書要做讀書筆記,而且以寫讀書筆記為前提看書,得到的效果要好的多。寫讀書筆記可以不用很複雜,哪怕只簡單的記錄下日期,書名,和一句感想就可以。不過一定要堅持,讀書筆記才能發揮作用。而且寫讀書筆記可以加深記憶,好記性不如爛筆頭這句話可以證明這個觀點。

關於做筆記,奧野宣之也詳細介紹了自己的一些方法,包括做記號,利用書籤邊讀邊寫,巧用標記區分對象等。如果想讓自己的讀書體驗更加深刻,那就要嘗試一下“蔥鮪火鍋式”讀書筆記,先來介紹下蔥鮪火鍋,即蔥段金槍魚火鍋,是以蔥和金槍魚為材料烹飪的日本特色火鍋,其中蔥段屬於配菜而不屬於調料。“蔥鮪火鍋式”筆記除了常規的記錄:寫讀書筆記的日期,書名,作者名,還要再加上對自己來說重要的內容(摘抄)以及自己對這篇文章的感想(評論)。注意每次換行都要留一行空白,方便以後重讀,插入文字和修改更正。摘抄與評論並存,就像火鍋中的魚肉與大蔥一樣。記得重點放在”摘抄對自己來說很重要的文章”和“寫主觀評論”即可。摘抄能加深對書的記憶和理解,寫評論是為了保存讀書過程中得思考,落實在紙上,有可能是你的寫作靈感來源。 做好標記,避免時間久了,分不清楚哪些是摘抄,哪些是評論。除了以上寫出來的讀書筆記以外,還有貼出來的讀書筆記,剪報式讀書筆記。這種筆記就是將與書相關的部分整理出來,比如書腰,書籤,宣傳冊,書評,還可以把書上的內容複製粘貼到筆記本上,方便日後查閱。

並且強調筆記本一元化,就是所有的內容都寫在一個筆記本上,我一直都是這樣做的,這樣有什麼東西需要查閱的時候,只翻一個本子就可以找到。

最後一部分就是活用。作者奧野宣之建議選一個固定的場景進行筆記閱讀,比如睡覺前,洗完澡後,出差途中或者無聊的時候都可以,這樣不知不覺就吸收了信息,而且養成了重讀筆記的習慣。讀書筆記中的各種信息碰撞,互相組合,就形成了寫作的創意,也就是過去的讀書體驗激發寫作的靈感。所以說做讀書筆記是寫作的基礎,會提高思想輸出水平,寫作技巧也會得到提升,是一舉多得的事情。

最後簡單說一下怎麼快速找到目標內容,之前提過的筆記本一元化,如果讀了很讀書,那筆記本就不止一本,那麼怎樣來找目標內容呢?首先筆記本編號,製作檢索標籤,然後在電腦裡按順序錄入讀過的的書的相關信息,筆記本編號,閱讀日期,筆記類型,書名,作者,出版社等等。這樣你在尋找目標內容的時候就可以在電腦記錄中輕鬆搜索出來,避免浪費時間又找不到的情況。


小M3653

1. 什麼是閱讀筆記?

閱讀筆記,顧名思義就是人們在閱讀文章或書籍時,遇到值得記錄的東西和自己的心得,體會隨時把它記錄下來的一種文體。閱讀筆記是強化記憶,加深對文章理解的習作練筆。

2. 為什麼要做閱讀筆記?

俗話說:”好記性不如爛筆頭。“而小學生的閱讀筆記是一個累積的過程,只有累積了更多的字詞句,才能成就一篇美妙的文章。

3. 閱讀筆記的分類?

1) 做標記

最簡單的讀書筆記。就事在讀書的時候直接把好詞好句劃出來,以便自己在複習的時候可以快速的找到要點。

2) 做目錄

目錄的主要內容就是書名,作者,重點內容。書名和作者就不做解釋了,關鍵是重點內容,由於這是一個目錄式筆記,所以重點內容只要一句話概括一下。一般適合泛讀的時候使用。

3) 摘抄

摘抄就是在讀到一些自己認為有用的地方,將這段文字摘抄下來。並註明書名和作者。這麼做是為了以後複習用,並且可以根據書名和作者快速找到原著。

4) 心得

也叫讀後感,讀者完成閱讀後將自己對於本次閱讀的切實感受記錄下來。同時也要對文章的內容進行概括。聯繫實際寫出自己的感受。

5) 仿寫式

為了能做學以致用,可模仿所摘錄句子,段落進行仿寫,達到學會運用的目的。


中國有句老話,“書讀百遍,其義自見。” 不知道有沒有人曾經實踐過這種方法,反正我從小就不認同。

一直覺得讀書,想要理解其中真意,功夫並非在於“讀”了多少,而在於“思”了多少。這種刷遍數的讀法,又笨又傻,也難免持有“讀書無用論”的人把讀書稱為“死讀書”了。

奧野宣之在《如何有效閱讀一本書》中給我提供了一個新思路——讀書是在與作者“對話”,讀者不僅僅可以和作者進行一對一的對話,還可以把幾本書聚在一起,劃定關鍵詞,讓作者們針對一個問題爭論,由讀者作法官,判定誰講的更合心意,博採眾家之長。

一元化筆記法

許多人都覺得,筆記應該是分門別類,按照各項索引細細分類,就像是收錄檔案一樣。

我之前也是這樣做的,思維導圖畫在大本子上,摘抄放在中型本上,一些靈感記錄在隨身的文庫本上。

但是奧野宣之認為,我們應該“把所有的雞蛋都放在同一個籃子裡”。

不論是書摘,讀後感,思維導圖,甚至購書清單,剪報和複印件也應該粘貼在讀書筆記中

這樣做的好處是,不必費心地分門別類的整理文件,當需要尋找有關“讀書”的筆記時,只要翻閱讀書筆記,就一定可以找到。

一元化筆記的規則也十分簡單,就是附目錄,按照“時間順序”來記錄,每摘抄一段,後邊便附上自己的感想

⬆️根據書中“蔥鮪(wei)火鍋式筆記”書寫的讀書筆記

這種筆記的好處是,可以“推”著我與作者對話,摘抄了心動的詞句一定要加上自己的思考或者感想,這樣與書產生了“對話”,而不是單純的接收書中的信息,經過了思考,讀者才可以更好的將“別人的”想法納入到我的知識體系當中。

另外,記筆記的規則簡單了,就非常容易堅持下來,對於沒有記錄摘抄習慣的人,這種方法也十分容易上手。

召集幾本書一起討論

除了單本書的筆記外,奧野宣之還在《如何有效閱讀一本書》中提到了如何整理多本讀書筆記的方法。

讀一本書時,讀者如果過於集中於一本書的觀點,很容易造成狹隘的理解,通過藉助書評和其他同類型的書,讀者可以得到新的觀察角度,讓自己的思考不至於絕對化。


⬆️幾本書根據“讀書筆記”發表的觀點

做主題讀書筆記,有著事半功倍的效果。

只記錄一本書的筆記,有些比較有用的觀點會藏在筆記中,不重讀的話就會漸漸忘記。

根據主題整理出的筆記,在讀者思考與關鍵詞相關的問題時,便可以隨時想起並查閱,方便快捷。

另外,讀者通過判斷不同作者對於同一主題的描寫,可以形成自己的看法,同時訓練自己對於好的文字的鑑別能力,一舉多得。

這樣記讀書筆記,才是把書讀“活”。


7YPK

讀書筆記,總的來說是一種自由的、形式多樣的、不拘風格的散文寫作,可以是摘錄也可以是讀後感。讀後感包括:就作者某些問題的觀點的評論和看法(有自己的觀點);對書的內容理解和延伸(用自己的話來表達書的內容和觀點,結合自己的實例來驗證書的觀點)。

說寫讀書筆記那就得分清你寫的初衷和用途,是自己看(隨心)還是給別人看(較正式,類似命題作文)?分清這個,才好決定題材和篇幅。

先說摘錄式。一段感興趣的話、一些知識點摘抄下來,可以繪些圖和作些隨心的小標記,美化下。也可以是內容梗概,多用思維導圖。目的性強:記憶書的內容和增長自己的知識。

再說讀後感。分兩個階段,首先儘可能的正確把握書的原意。這時的讀書筆記側重結合自己生活實例,儘可能用自己的語言來解釋書的觀點。學而不思則惘。此時的思也只是聯想實際,有益生活。接下來就要深思琢磨了,表達自己的看法和理解了。思而不學則殆。此時需要沉澱和拓展,反面推敲,破而後立了。盡信書不如無書。

命題式讀後感切忌全面,從一點突破,實例反襯最好。


Huatb

如果讓你說一說上次你看完的書,你能說出那本書說了什麼嗎?從中有什麼收穫?這本書的優缺點是什麼?相信很多人都說不出來。不過這種狀態其實很好解決,那就是學會做讀書筆記。

讀書筆記念書的時候我們就做過很多,但是好像根本沒有什麼效果。當然,不是讀書筆記沒有效果,而是你還沒學會做讀書筆記。讀書筆記還要學?當然是的,做讀書筆記也是需要方法的。

對此,我推薦大巖俊之的《實用性閱讀指南》的讀書筆記的方法。



首先,在筆記本上寫上基本信息:

·本書書名

·作者

·筆記製作日期

·讀書開始日期

·讀書終止日

寫上這些項目,自己在什麼時候讀的書,什麼時候做的讀書筆記就會一目瞭然。這也是一種對生活的標記吧。

接下來,說說具體的內容部分。

1、直接摘錄一部分內容

雖然現在通訊很發達,很多很好的內容可以收藏,可以拍照。但是這只是在頭腦上過了一遍,真正要有所領悟書寫一遍還是很有必要的。當然,寫字是很費時間的。這也就要求摘錄的部分一定是要自己覺得非常重要的。或者是主旨句,或者是概況中心的句子,或者觸動非常大的句子。一般三到五行比較合適。同時,要在旁邊寫上頁碼,這樣方便再次閱讀的時候進行翻閱。

2、在摘錄下面寫上自己的感想

很多人摘抄了很多但是毫無效果,這就是因為僅僅停留在抄的層面。其實筆記最重要的是要最自己產生作用,要“為我所能用”。這就需要有自己的感想和不同。

可以是聯繫起自己的經驗,可以是自己的概括,也可以是和已有知識儲備的擴充等等都可以。這種個性化的東西才是屬於自己的,也才是真正能發生作用的。

當然,這種碎片化的筆記需要堅持,需要常常翻閱才有效果。如果是要對一本書進行系統的筆記,那麼可以做思維導圖。



思維導圖現在說的人多,確實也是很有用,但是很多人不會畫,不過不會畫也沒有關係,可以選擇軟件來做。用軟件做好後大綱就會一目瞭然,非常清楚。不過,建議不要直接照著書上的目錄來做,可以是從自己的收穫為發散點,對書本進行概括。這種做出來的思維導圖才是很有效果的。

不過,聽別人說了這麼多,最好的方法還是自己去一些閱讀類的書,比如《如何有效閱讀一本書》、《實用性閱讀指南》、《如何閱讀一本書》等等,掌握了一定的讀書方法和做讀書筆記的方法,閱讀的效率才會事半功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