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10年,金價或將上漲4倍!

黃金投資近幾年來,越來越得到大家的喜愛。這不僅是因為黃金的準貨幣和首飾裝飾功能,更因為是它高額的投資回報。2011年9月黃金漲到歷史高位—1920.70 美元/盎司,退回十年前至2001年9月黃金的價格只有270.45美元/盎司。

10年上漲7.1倍!!!如果投資者不利用任何投資工具,單純購買實物黃金儲存。10年間的年化投資回報率也高達61.02%。

展望未來10年,黃金的走勢能否續寫以前的輝煌? 影響金價10年走勢的主要因素在何方?

  

1. 地緣政治和避險需要不是影響10年走勢的主要因素

黃金一直被普遍當成優質的避險資產,每當發生戰爭或地緣政治事件時,往往激發投資者的避險買入需求,引發金價上漲。

當地時間4月13日晚,美英法聯合對敘利亞進行了導彈襲擊,作為對敘政府疑似使用化學武器的報復行動。由於投資者事先預期這次軍事行動在先,黃金在襲擊之前已小幅上漲近140點,因此在果真採取軍事行動後金價反而波瀾不驚。

在4月15日22:00 GMT 開盤後,黃金小幅下探至1340.01,隨後在接下來的幾天內橫盤。敘利亞危機揭示了歷史走勢多次驗證的規律,地緣政治因素對金價的影響在時間週期上一般都比較短,否則金價因地緣危機上漲,或因危機緩和回落,都只能帶來一些短線的投資機會。

1979年12月23日,前蘇聯軍隊入侵阿富汗,佔領首都喀布爾,並處決最高領導人阿明。蘇聯的入侵伴隨著國際油價的飈漲,引發民眾搶購黃金的風潮,金價如脫韁之馬狂奔,到1980年1月漲到有史以來的高點—875美元/盎司。但其後,隨著危機影響力的減弱,又暴跌至400美元以下。

2001年9月11日,美國發生歷史上最嚴重的恐怖襲擊,紐約世界貿易中心和五角大樓遭到劫持飛機的撞擊。金價在當天暴漲5.69%, 至292.50美元/盎司。不到一個月之後,以美國為首的聯軍發動針對阿富汗基地組織和塔利班的反恐戰爭。金價在9.11 事件後,除當天的狂飈外,事後只是小幅上探至2001年9月21日的高點295.10, 隨後是長達一個月的下跌。至12月10日,金價已跌回恐怖襲擊前的原位至271.45。

上述兩段金價的歷史走勢說明即使爆發持續性的戰爭,如果從10年的週期來看,戰爭影響消退後,金價仍然會回落。因此,地緣政治和避險需求不是影響黃金10年走勢的主要因素。

  

2. 美元貨幣政策亦不是主要影響因素

自2014年以來,美聯儲加息一直是一把高懸的達摩克利斯之劍。在通脹水平持續溫和的情況下,美元加息則意味著中短期利率上升,持有黃金的成本上升,市場投資者普遍把加息當成為投資黃金的頭號利空因素。

然而,如果從十年週期來看,美聯儲加息難以成為主要利空因素。在上一輪加息週期中,2003年至2006年出現聯邦基金利率和金價同漲的局面(見圖一)。上世紀70年代也曾出現相同的歷史走勢(見圖二)。

究其原因,只有在美國財經政策緊縮的背景下,美聯儲加息才能支持美元、打壓黃金。如果美國財政政策轉向寬鬆,美元很有可能隨著雙赤字(財政赤字和貿易赤字)走弱;同時,由於擔心政府債務的迅速增長可能會刺激通貨膨脹,投資者往往買入黃金以求資產保值。在美元走弱和保值需求的雙重影響下,加息對金價的打壓效果就會縮水。

歷史再次在本輪加息週期中得到了重演。 由於美國政府奉行財政政策寬鬆、貨幣政策收緊的經濟戰略。

2017年全年美聯儲加息三次,受同期美元指數走弱等因素的影響,金價全年依舊上漲13.29%,並創近7年最大年度漲幅,再次上演了聯儲基金利率與黃金價格同步上升的走勢。這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是市場擔憂在稅改落地後,美國的雙赤字將會惡化。據推算,美國的財政赤字率在稅改後將從2016年的3.1%提高至未來十年年均4.2%左右。

圖一: 上一輪週期中美聯儲加息與黃金同步走高

未來10年,金價或將上漲4倍!

圖二: 70年代聯儲基金利率與黃金價格同步上升

未來10年,金價或將上漲4倍!

  

3. 股市和等其他投資標的也難以構成主要影響因素

通常而言,股市和其他投資標的(例如比特幣)和黃金市場負相關。由於資本天生的逐利性,當股票市場處於中長期牛市時,資金會從黃金市場流出,流入股市。表現為股票價格不斷上漲,金價不斷下跌。反之亦然。

但當從10年的週期來看,股市漲跌對金價的影響往往都會在事件後消退。以下兩段歷史走勢就是明證:

1987年10月19日(星期一),美國發生著名的“黑色星期一”股災,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當天暴跌近23%。受股災的負相關性影響,金價快速上揚,至當年12月中旬漲至499.75 美元/盎司。 然而,隨後走勢趨弱,並走出了漫漫五年熊市。

2000年3月至2002年10月美國股市歷史上著名的互聯網泡沫破裂,其中NASDAQ指數從5132.52點暴跌至1108.49點。受此影響,金價從2000年5月27日的272.70 快速上漲至2000年6月13日的294.05,但好景不長隨後滑落到2001年2月16日的253.85 美元/盎司。

  

4. 影響黃金未來10年走勢的主要因素是資源的稀缺性和開採成本

如果從10年的週期來看,黃金儲量的稀缺性將是決定其價格走勢的主導因素。看似巨大的黃金儲量現正在迅速枯竭,南非的威特沃特斯蘭德盆地就是一個縮影。歷史上,這裡曾生產出世界年礦產量40%的黃金。上世紀70年代,每年有大約1000噸的黃金在這裡被開採出來。但在2017年,該盆地因為資源枯竭,年產量急劇下降83%,至全年167.1噸。

在上世紀後期,全球有一些礦山每年的產量在5000萬盎司以上。但進入21世紀,年產量在5000萬甚至是3000萬的礦山已不復存在。在現今新勘探發現的礦山中,最大的年產量僅為1500萬盎司。

著名投行高盛曾在2016年12月發佈報告,預計按照當前的開採速度,全球黃金儲量僅夠開採20年。紐蒙特礦業公司首席執行官加里·古德伯格預計未來五至六年,黃金年供應量將顯著下降,將從1.03億盎司降至9000萬盎司附近。 2017年年底,世界黃金協會前主席蘭德爾·奧列芬特也表示,全球黃金產量現在已達峰值,未來將面臨供不應求的局面。

從黃金供給的來源構成來看,礦產資源黃金佔據供給總量的60%以上,是黃金市場供給的最主要來源。因為資源的稀缺性和開採難度的加大,礦產金的開採和勘探的成本正變得越來越昂貴。2001年,從地下開採一盎司黃金的成本大約是200多美元。10年之後的2011年,已超過1000美元。澳大利亞知名卷商Bell Potter 於2013年,對全球部分黃金礦山做過一次調查,顯示當時每盎司黃金的開採成本加上營銷費用,為1170美元左右(見圖三)。

圖三:全球部分黃金礦山開採成本

未來10年,金價或將上漲4倍!

從中短期來看,黃金價格的波動是受地緣政治和避險需求,美元和加息預期等因素的影響,但是從10年的長週期來看,黃金價格必將圍繞其開採成本附近波動。

黃金是不可再生的稀缺資源。除非在未來有大量新探明的黃金儲量,否則黃金的存儲量保持一定,隨著開採量的不斷加大,容易開採、品味較高的黃金資源將首先被採出,地質條件差、品味較低的黃金在開採過程中成本不斷上升,這將構成金價長期穩定的基礎,黃金價格從10年的週期來看必將是不斷上漲的。

展望未來10年,我們預計黃金或將突破5000美元/盎司。上週五4月20日,黃金收報於1335.37。相對於5000美元的未來目標,金價現在正是10年走勢的低位,正是“小荷才露尖尖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