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粵先賢——趙佗在古龍川的貢獻

趙佗(前240年—前137年),嬴姓,趙氏,名佗。秦朝著名宗室將領,華夏族,南越國創建者。秦朝恆山郡真定縣人(今中國河北省正定縣)。南越國創建者。趙佗是南越國第一代王和皇帝,公元前203年至前137年在位,號稱“南越武王”或“南越武帝”。

南粵先賢——趙佗在古龍川的貢獻

秦始皇三十年(公元前214年),秦始皇遣任囂為主將,趙佗為副將,平定南越,置桂林、南海、象郡。任囂為南海尉(郡的最高長官)。南海郡設博羅、龍川、番禺、揭陽四縣。以龍川地理重要,故委趙佗為龍川縣令。龍川建制自趙佗始。

史漢皆稱趙佗為龍川令,故秦置龍川縣無疑。至於龍川縣的得名,還有一番神話色彩:“有龍穿地而出,即穴流泉,因以為號也"。見《史記》之《秦本記》。龍川位於南海郡另一縣博羅的西部,《讀史方與紀要》雲:“龍川故城在河源縣東北水路百七十五里。”

南粵先賢——趙佗在古龍川的貢獻

趙佗在治理龍川6年裡,對古龍川做了以下主要貢獻:

1、推行郡縣制

南粵先賢——趙佗在古龍川的貢獻

趙佗任龍川令之初,即開始築土城,興衙署。現龍川佗城鎮,就是趙佗所築的秦城舊址。

2、促進古龍川縣社會經濟的發展

南粵先賢——趙佗在古龍川的貢獻

秦統一前,古龍川的農業尚處於粗耕階段,即“火耕而水耨”,以及“漁獵山伐為主”,手工業方面也大大落後於中原。

趙佗任龍川縣令時,還引導龍川漢越人民開荒闢田,《全唐文》雲:“墾闢定規劃”,以發展農業生產。他帶領的軍隊及移民者,許多具有生產技能、生產經驗的勞動者,如農民和手工業者,還有善於溝通各地物資交流的商人及具有一定知識和才幹的帶罪官吏,他們來到龍川,帶來了先進工具(如鐵製農具)和生產技術(如牛耕方式),帶來了先進的生產的關係(如收成物的分配關係等);使得古龍川的農業、手工業發生了很大的變化,1999年7月1日搶救發掘旳紫金縣黃塘鎮錦口小學東漢古墓,出土近2000年的陶鼎、陶罐、陶壺、陶灶、陶屋等21件珍貴文物。特別是出土的二件陶屋,是典型的客家先民住宅,內有小院,院內有幾條小豬及豬槽模型,是農業大大發展和豐收景象的反映,也是古龍川生產力水平提高的重要標誌。

3、促進了漢越各族人民的融合

南粵先賢——趙佗在古龍川的貢獻

趙佗戍卒絕大多數是單身,除了少數與秦始皇從中原派來的1.5萬名女子(趙佗向秦皇提出要求)通婚外,其餘的士卒則“皆家于越,生長子孫”(見《廣東新語·人語》),與古龍川的越族通婚。平越的將士,數十萬被秦所亡之士貴族,官吏以及“贅婿”、“賈人”和1.5萬中原女子,便成了移居龍川的首批中原人。他們與土著的南越族人共處,從事艱苦的勞動。這數十萬中原人,受周以來的禮樂教化,為古龍川人帶來了較為先進的耕作技術和較為文明的中原風俗習慣,在有形無形之中,陶冶了南越族人。

《全唐文》卷八百十六韋昌明《越井記》,當為客家族譜最早記錄之一。唐朝進士韋昌明在《越井記》中雲:“秦徙中縣之民於南方三郡,使之與百越雜處,而龍有中縣之民四家,昌明祖以陝中人來此,已幾三十五代矣,實與越井相始終”韋、官、任四姓。這四姓居民是第一批進人龍川與當地土著越族雜居的中原人。趙佗雖是中原人(今河北保定人),但無歧視南越的偏見,盡力於和集百越,引導“中縣(原)人”與南越人和睦共處,鼓勵中原人與南越人通婚,加速了漢越融合,為兩晉大批移民進入嶺南與越民通婚開創了先例。

4、提倡進步文化,改變落後風俗

根據史料記載:“越人之俗,好相攻擊”,趙佗在任龍川縣令期間,不但積極發展政治、經濟,而且還提倡先進文化,加速越人社會封建化,改變野蠻、落後的舊風俗。隨趙佗進人龍川的客家先民有的是出身於中原士族,喜讀書,愛教育,有些“罪官”被貶置龍川也盡力辦教育,積極做啟蒙工作,使古龍川較快地接受了中原文化,擺脫矇昧落後狀態走向文明。如隨趙佗人龍川的韋姓後裔唐人韋昌明在今附城板塘巖洞內“聚士講學”,於唐乾符五年考取進士,成為古龍川第一位進士,後人把韋氏講學的巖洞命名為“學士巖”。

南粵先賢——趙佗在古龍川的貢獻

趙佗在這方面的政績,得到漢高祖劉邦的高度評價,在承認趙佗為南越上的詔書中劉邦指出:“會天下誅秦,南海尉佗居南方長治之,甚有文理,中縣人以故不耗減,越人相攻擊之俗益止,俱賴其力”。

古龍川是南越王趙佗崛起之地,即“以龍川為興王地”。趙佗不但治理古龍川取得顯著效果,而且使嶺南的社會、政治、經濟、文化都空前繁榮發展,鞏固了秦漢對嶺南的統治,增進了民族團結和為統一嶺南、保境安民、開發嶺南所建立了不朽功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