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一南:克林頓的提醒,使我們認清和美軍的差距

最近,剛剛完成海試的首艘國產航母與近日實現艦載機夜間起降的遼寧艦歷史性同框,同時出現在大連造船廠。

金一南:克林頓的提醒,使我們認清和美軍的差距

那麼,我們離雙航母戰鬥群還有多遠?與美軍差距有多大?請看金一南將軍的解讀:

一、最近雙航母同框的消息炸開了,這反映了國人怎樣的期待?

這是國人對國家民族的自豪感,我國現在的工業製造能力,尤其是大型船舶,包括航空母艦的製造能力,在15年前是難以想象的,幾乎是不可能的,要是在20年前,很多人想都不敢想。

我們第一艘航母“遼寧號”2005年開始改裝,2011年完成改裝任務,2013年服役。從改裝到最後服役的時間大約是八年,而我們首艘國產航母2013年11月開工,2015年就進入船塢組裝,2017年4月份下水,僅用了三年半的時間,這在世界航母製造上是奇蹟,速度太快了,讓俄羅斯也歎為觀止。美國能達到嗎?美國也做不到。我們經常講說國人感到自豪,我們有充分的自豪的理由。

金一南:克林頓的提醒,使我們認清和美軍的差距

龍牙戰術

【精選】龍牙戰術618年中大促

金一南:克林頓的提醒,使我們認清和美軍的差距

小程序

二、第二艘航母國產航母是否代表了我國突飛猛進的發展速度?

是的。我們不要忘記,新中國1949年成立,洋油、洋火、洋釘、洋灰,那個時候,我們什麼工業製造都沒有,鋼鐵產量及其薄弱,鋼鐵產量1949年全國平均每人四兩鋼材。現在我們全部的鋼產量加起來六七億噸到七八億噸,如果按照人均,全國每人平均半噸。而航母這種龐然大物沒有鋼鐵工業支持,沒有機械製造,精密儀器、航海的支持是完全不可能的,我們在這麼短時間內取得這麼巨大的成就,充分值得國人驕傲與自豪。

金一南:克林頓的提醒,使我們認清和美軍的差距

而國人的驕傲自豪並不僅僅停留在遼寧號和國產第一艘航母,兩艘航母同框,我們驕傲自豪的是什麼?是後續建造。後續建造比第一艘國產航母要提升一個量級。

所以讓國人還很激動的是通過第一第二艘航母,我們還看到了未來我國海軍大發展的前景。

我們國家制造航母是一南一北的配置,一個國家擁有兩個航母製造基地,兩個巨大的船塢,這是非常少有的,俄羅斯也做不到這一點。美國的船塢多,但美國製造航母也是固定的一個場合,像我們南北兩個方向,所以,我們才能做到今天這樣的成就。

一方面我們為我們的技術感到自豪;另一方面,謙虛謹慎也是必要的。

舉個例子,2006年我參加中美聯合軍演,當我們北海艦隊113艦和881艦,兩條軍艦進入美國西海岸最大的軍港聖迭戈港,軍港面積非常大,有五艘航母,當時,12年前,我一個照相機的框,框了三條航母。

現在講同框,我們為祖國感到非常驕傲,一個照相機的鏡框能把我們兩艘航母放在裡面,但大家注意,我們僅有這兩艘,我們僅僅是起步。

金一南:克林頓的提醒,使我們認清和美軍的差距

三、怎麼看待航母萬能論和航母無用論?

這些言論雙方都有極端的地方,我們要科學冷靜地分析。

建造航空母艦不同於常規艦艇,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可以說是一個國家綜合實力的象徵。一方面,現在大國都在競相發展航母,但另一方面批評航母陳舊過時,是燒錢黑洞,是吸引巡航導彈的磁鐵等等的言論又不斷出現。

航母從二次世界大戰出現以後是朝陽兵器,二戰時,包括太平洋海戰中,日本空襲珍珠港成功,最後卻損失慘重,日本造了世界上最大的戰列艦,大和號、武藏號,基本沒有戰鬥,全部被美國航空母艦起飛的飛機擊沉於海底,英國的威爾斯王子號巨大的戰列艦又被日本的艦載機起飛飛機擊沉在海底。

到了今天,航空母艦已經不再是萬能武器了,航母在未來空間的作用並不像我們想象中的那麼大。航母全球遊弋,就相當於活動的機場一樣,一個機場在海上浮動,能夠使我們的空中攻擊能力達到世界各地。它的攻擊能力、伸展能力、戰略投射能力要遠得多。

但是要注意,這個前提是航母獲得巨大保護的情況下。

首先是水下的保護,各種反潛的裝置,水面的保護,各種遠程攻擊能力,空中的防護。來自太空的,比如說彈道導彈對航母的攻擊,彈道導彈對航母直接造成攻擊已經成為美國非常頭疼的事情。

在美國有這樣一個輿論,美國人花了那麼多錢製造航母,最終要毀於造價並不是那麼高的,來自外層空間彈道導彈的攻擊。我們經常講樹大招風,航母這個樹太大了,會遭至各方的攻擊,造了航母后能不能給它有效防護?那就成為國家擁有海上力量,能夠配置好的一個關鍵性問題。

所以航母既不是解決一切的靈丹妙藥,而是需要太空、天空、水下、一系列配合才能最大程度發揮自己作用的水上平臺。但在和平時期,航母仍然是一個非常有效的利器。

金一南:克林頓的提醒,使我們認清和美軍的差距

克林頓講了句話,每當發生危機的消息傳到華盛頓,每個美國人的第一個反應就是問,離出事地點最近的航空母艦在哪裡?這是美國人的標準反應,一旦出事他想不到導彈、核武器,導彈能遠程攻擊嗎?不行,你得精確打擊,我的航母編隊在哪裡?一旦發生危機,他們首先考慮的依然是航母在哪裡。

戰爭時期,尤其是大戰時期航母的空間已被巨大壓縮了,但在和平時期,航母仍然有釋放能量的巨大空間,這就是我們今天為什麼依然要發展航母。

當今,世界上擁有航母實力最強的國家是美國,我06年在聖迭戈就目睹了五艘航母同港的壯觀場景。

金一南:克林頓的提醒,使我們認清和美軍的差距

四、我們國家的航母與美軍航母相比如何?

我認為這種類比非常簡單,就是艦對艦的對比,實際上這個時機早已經過去了,但艦對艦的對比也有意義。

比如說航母的噸位,排水量,我們現在一般都是六萬噸左右,美國都是十萬噸級的;

動力,我們都是蒸汽動力,美國都是核動力,核動力的優越性在哪裡?不用加註燃料全球航行,那麼對於我們來說,還有及時補充燃料的問題,蒸汽動力還有必要向核動力跨越,六萬噸級、七萬噸級有必要向九萬噸級、十萬噸級跨越;

起飛方式,我們兩艘航母還不會彈射起飛,我們還有必要向成熟的彈射起飛過渡;

另外,航母每個小時起降的架數,一條航母每個小時能起降幾架飛機,這個指標我們離美方還有不少的差距;

航母的作戰能力,最近我們剛開始訓練夜間著艦航母,航母的艦載機飛行員被形容為刀尖上的舞者,那麼在夜間著艦航母難度更大,而保持全天候的作戰能力這方面的訓練我們剛剛開始,夜間著艦,而且在遠處大洋複雜條件下著艦,這方面我們都有差距。

從這方面首先我們要承認差距,不能一蹴而就。美國擁有航母已經七、八十年,二戰以前美國就已經擁有航母,我們擁有航母並不長,美國有多少艦載機飛行員?數百個。

而我們艦載機飛行員還在逐步培養,我們的數量比美國有巨大的差距,2012年12月著艦成功,到現在為止也只有五年多時間。

我們一方面高興,自豪,另一方面仍然要意識到我們有巨大的提升空間,我們還需要這樣一批熟練的著艦的艦載機飛行員,起降航母的指揮員,還有航母編隊的配合,航母絕不能單艦形成戰鬥力,與航母配合的還有大型驅逐艦,055大型驅逐艦,航母伴隨艦下水,潛艇,一般的驅逐艦像052D型,這些都要跟航母相適應。

整個航母編隊形成戰鬥力,進入一個國家安全的網絡,數據鏈整體形成連接,我們還有巨大的需要發展的空間。

無論是媒體還是國人,在振奮的同時更應意識到差距,差距成為我們追趕的動力。

因為我們取得的成就非常大,從無到有非常快,大家感到很振奮,這是我們多年的底子所積攢的,一代人、幾代人的努力,但同時也要看到差距,這個差距也存在。

真正的自豪感會激發加快我們追趕的步伐,但不是覺得自己差不多了,跟對方一樣了,可以躺在那睡大覺了,那不是真正的自豪感。真正的自豪感是看到了自己的成績,增強自己的信心,加快了自己的步伐,我覺得這是中華民族真正的自豪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