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一南《勝者思維》:我們可以欺騙任何人,除了敵人

今天的文章,來自我的朋友“石山下”。

金一南《勝者思維》:我們可以欺騙任何人,除了敵人

朋友極力推薦金一南教授的《勝者思維》,看完電子版,忍不住又買了一本紙質的作以珍藏。金教授越來越敢講,也越來越犀利,筆鋒下的憂國憂軍情懷,依然令人激情燃燒,熱血沸騰。

金教授給將軍們講了一堂課——關於將軍的產生,他講打仗就是打將、強將手下無弱兵;他講戰爭到來,首先要淘汰一批和平時期的將帥;他講,一名指揮員,一名將軍,若是沒有強烈的吞掉敵人的企圖心,而只有強烈的要求提拔的企圖心,絕對不是一名優秀的指揮員和將軍。

我們可以欺騙任何人,除了敵人。

1941年7月28日,蘇聯國防人民委員會公佈第0250號命令:“鑑於西方方面軍司令員巴甫洛夫和方面軍參謀長自德軍開始進攻後驚慌失措,指揮無方,致部隊瓦解,導致大量倉庫武器流入敵手;擅離方面軍崗位,致敵有機可乘,突破方面軍防線。方面軍通訊處主任格里高利耶夫,理應在方面軍司令和作戰司令之間建立持續通暢的通訊,但驚慌失措,無所作為,未採用無線電聯繫,致使作戰最初幾天各作戰部隊處於無指揮狀態。第四集團軍司令科普洛科夫驚慌失措,無所作為,可恥地拋棄信任他的部隊,致使該軍瓦解,導致巨大損失。”

公報中連續用了三個“驚慌失措”形容他們狼狽的將軍:方面軍司令、參謀長驚慌失措,通訊處主任驚慌失措,集團軍司令驚慌失措。此役,蘇軍被槍斃、被判刑、被解除職務的高級將領達16人。

金一南《勝者思維》:我們可以欺騙任何人,除了敵人


斯大林在最高統帥部的文告裡宣佈:我警告,無論是誰,如果違背軍人誓言、忘卻對祖國的責任、玷汙紅軍戰士的崇高稱號、表現懦弱和驚慌失措、擅離戰鬥崗位以及未經戰鬥即向敵人投降,都將受到軍法最嚴厲的無情懲罰。

以上是書中原文,講述的是慘烈而沉痛的歷史。假如沒有這一場突然的蘇德戰爭,這一批躲過大清洗的將軍,應該會繼續高升,元帥,國防部長都有可能,可惜偏偏被敵人無情地打碎了美夢。戰爭會撕碎一切虛假無力的東西,對軍人尤其那種平時趾高氣昂、戰時驚慌失措的指揮員作出最嚴厲無情的淘汰和篩選。

上級可以欺騙,部屬可以欺騙,百姓可以欺騙,只有敵人欺騙不了。和平時期,上級、部屬、百姓都好對付,但千萬別發生戰事,一旦發生戰事,你欺騙不了敵人。

軍隊要站在未來,放眼現在。

1985年,英特爾公司危機四伏,內存業務受到日本廠商的巨大沖擊。英特爾的當家人安迪·格魯夫當時就想退出內存業務,進軍微型處理器市場。但是巨大的存量很難放棄,還有8000名員工在幹著原來的活兒。

有一天,安迪·格魯夫問他的合夥人,假如換個CEO來幹,他們會怎麼辦?回答是,當然是進軍微處理器市場。安迪·格魯夫一拍腦門:那我們自己為什麼不這麼幹呢?說幹就幹,英特爾果斷拋棄內存業務,開拓微處理器業務,起死回生,成為世界巨頭。

金一南《勝者思維》:我們可以欺騙任何人,除了敵人

站在不曾發生的未來看現在,很多糾結毫無價值,很多選擇顯而易見。不好的結果,現在努力還可以避免,美好的未來需從現在開始。工作能不能幹,仗能不能打,從當前視角和未來視角考慮,很多選擇是截然不同的。

怎麼樣思謀戰爭?最直接最有效的是站在未來一場痛徹心扉的大敗仗的角度反思。

孫子兵法推崇先敗而後求勝,打仗首先做到的是不失敗,然後才有戰機尋求勝利。那麼,凡是有利於避免敗仗的工作都是符合戰鬥力標準的,都要抓緊做;凡是不利於避免敗仗甚至做負功的工作,都必須趕緊停下來。

站在未來考慮現在,現在做的事才不會成為未來的遺憾。

領導者要放棄百分百的安全感。

低級動物的雙眼大多長在兩側,可以同時看到上下左右前後的各個方向,沒有視覺盲區,但是,它們沒辦法把自己的目光集中在某一處,也沒有辦法仔細、長期地觀察任何一個點。它們的注意力只能時時刻刻消耗在身邊發生的一切東西上面,沒有過去、沒有將來,只有一個沒有前後對比的現在。

為什麼它們被困在了永恆的當下?因為它們追求的是百分百的安全感,每個動靜背後都可能潛藏危機,每次大意時都可能有性命之攸。但是,不放過任何可能出現的威脅,注意力就只能永遠耗散在當下,不可能會有深入思考和長期思考。

金一南《勝者思維》:我們可以欺騙任何人,除了敵人

追求百分百的安全感,什麼都想要,所有的心思精力就會耗費在當前的一畝三分地上,看不見廣闊的天空和遠方的未來。什麼都想要,追求現在的無差錯,就沒時間思考和準備未來的危機和風險,很可能在未來的戰場上出大差錯。

是不是要等到大戰在即、將不堪用、兵不堪用的時候,要等到出師不利、損兵折將、鎩羽而歸的時候,才說自己也是受害者,自己也無能為力?指揮員不放棄一部分現在的安全感,不擔當一些現在的責任和風險,就會始終困在當下打轉轉,直到敵人拿走你所有的安全。

軍隊要準備與最強的對手打最大的戰爭。

金一南《勝者思維》:我們可以欺騙任何人,除了敵人

國防大學戰略研究所原所長潘振強將軍,退休前說過一句話:不經過一次嚴重的較量與對抗,美國永遠不會承認中國應有的地位和作用,也可能我們做好了準備,它知難而退。

什麼是嚴重的較量和對抗?可能貿易戰、金融戰,但最可能的是軍事對抗。因為這是美國最強的也是最後的底牌,遏制中國的崛起,它絕對不會放著這樣的牌不用。

國家戰略可以是避免戰爭,能不打仗就不打仗;人民追求可以是嚮往和平,要幸福生活,但是,軍隊和軍人絕對不能也把避免戰爭、追求和平作為目標,軍隊和軍人就是要準備戰爭,統一戰爭、反侵略戰爭、反遏制戰爭,準備與最強的敵人打最大的戰爭,並戰而勝之。

誰是我們最強大的對手?就是現在的美軍。為什麼美軍敢經常在我們家門口肆無忌憚的挑釁,因為它覺得它比你強大。美軍反覆強調絕不與對手公平較量,他們一定要以自己的優勢戰勝對手。我們不能讓它一直有優勢。

金一南《勝者思維》:我們可以欺騙任何人,除了敵人


“小成功需要朋友,大成功需要敵人。”有這樣強勁的對手,是我們提升自我的最大推動力強;向那些天天都不睡覺、天天都在磨刀的對手學習,是強固我們自身的捷徑,但是,如果提升不夠、速度不快,追不上、超不過這樣的對手,那就會是我們的巨大災難,國家的巨大危機。

庚子事變,李秉衡受命抗擊八國聯軍,京城從皇帝到百姓都對其寄予厚望,但剛到通縣張家灣他就自殺,留下遺書——“天下事從此不問罪臣”,全軍不戰自潰。軍人就這樣完成了責任嗎?

犧牲是軍人的最高付出,但不是軍人的最大奉獻,國家和民族養育軍隊,是讓你奪取勝利的,不是讓你在關鍵時刻一死了之的。關鍵還是那句話:“能打仗、打勝仗”。這是對軍人最根本的要求,是軍人存在於國家的最大意義,除此無他。

中國軍人必須秉承這一宗旨:以勝利為中華民族服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