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羽死後,其後人被一人趕盡殺絕,為何仍有很多人說是他的後代?

最近聽說一種有趣的說法,那就是民間的“武聖”原本是岳飛,只是清朝時期統的治者有些忌憚這位抗金名將(畢竟岳飛與女真交戰成名),所以,將民間的“嶽武聖”改為“關武聖”,從此之後,關氏聲名鵲起。甚至,在關羽的影響下,我國許多文學作品中關姓人通常是忠義的化身,進一步引發了現代關姓人的溯祖情懷,不少關家子弟拿出族譜證明自己是關羽後裔。

關羽死後,其後人被一人趕盡殺絕,為何仍有很多人說是他的後代?

公元263年蜀國投降,次年姜維在成都製造了一場動亂,意在擾亂魏國軍心。在這場騷亂平息後,司馬昭為避免這種情況再度發生,索性將蜀亡國後主劉禪以及蜀國前臣通通遷移到洛陽。在這批被押往洛陽的前蜀遺孤中,我們能看到劉禪一家以及許多蜀臣子弟的身影。可惟獨沒有關羽後裔,十分奇怪。

關羽死後,其後人被一人趕盡殺絕,為何仍有很多人說是他的後代?

在其他文學作品中,也有不少關羽後裔的存在,比如:水泊梁山上的馬軍大將大刀關勝,就是關羽的後代。在小說中,此人驍勇善戰,連使用的武器都跟祖上關羽一模一樣。從關勝之後又衍生出《說岳全傳》中關勝的兒子關鈴,關家後人的傳說被編造的越來越離譜。其實,歷史上倒是真有關勝這個人,他是北宋後期抗擊金國的名將,由於關勝頑強不屈,所以,被百姓們冠以“關羽後人”之名。至於小說中的關勝和關鈴,那不過是後人杜撰的,跟關索一樣不能作為證據。

關羽死後,其後人被一人趕盡殺絕,為何仍有很多人說是他的後代?

在上海圖書館收藏有五種關姓家譜,地方分別是浙江杭州和廣東南海、番禺、新會,其中有四部譜,關氏族人都自稱為"漢壽亭侯"後裔,山東省兗州縣檔案館也收藏有一部(山東)《武聖府分支關氏宗譜》,編修人叫關金標,是民國三十年(1941)的刻本。不過,一直到目前來看,還沒有一本真正意義上的《關氏家譜》。因為現有的家譜都是從宋以後開始記載的,在圖表中並沒有關羽的名諱。所以,嚴格講起來,它們還不是真正意義上的關羽家譜,對我們瞭解關羽其人沒有太大的幫助,這到是對研究譜牒學的人來說是不可多得的珍貴資料。

 即便,鮮有史料提及關羽後裔的存在,仍有許多關姓人堅持說自己是關公後裔,其他非關姓人也有部分持有相同態度。來自臺灣的彭桂芳曾說過一句話:“在關羽故去後,關姓家族在世間聲名顯赫,在千年中始終傳承下來,關羽的後代繼承了關氏的優秀血脈,經常會湧現不少出眾的人才,他們的表現優秀,讓人對關家更加刮目相看。”在他的書中,也明確表示了關羽後裔分佈在中國各地,家運昌隆。彭桂芳還列舉了兩個較為出名的關羽後裔,那就是南北朝時期的關康還有後魏學者關朗。這兩位都出身山西解縣,不論是籍貫還是血脈都和關羽相符。但是,我們客觀來看,僅憑籍貫便說這兩人是關羽後裔,未免有些離譜,世界上姓關的人實在太多,總不能都是關羽後裔吧?所以說,這種說法也讓人很難信服。有些學者甚至拿出一些縣誌和族譜等證實現今仍有關羽後裔存在,可這些資料都是在關羽聲望登峰造極的時候編撰的,裡面含有大量水份,甚至,乾脆就是某些妄圖攀上高枝的關姓人胡亂編撰的。

關羽死後,其後人被一人趕盡殺絕,為何仍有很多人說是他的後代?

 通讀三國的學者沈伯俊就說過,關羽究竟為何會平添如此之多的“後代”呢?其原因有三:首先,有可能關羽族人在遭受屠殺的時候逃出一些關羽血脈; 其次,便是關平在被害前很有可能已有後代,關平後人身居荊州逃過一劫;最後,就是關羽的家鄉還有一些親屬,他們的後人繁衍生息傳承下來。

  不過,現如今大多數的“關羽後裔”尋祖,只是一種對關羽文化的敬仰罷了。百姓們當然不會希望所向披靡義薄雲天的關羽斷子絕孫,研究歷史的我們也同樣不想接受殘忍的現實,可是,歷史就是歷史,我們不能因為自身感情而歪曲事實,平白無故為關羽安排後人反而是對其不敬的舉動;當然真實的歷史或許永遠是個無法解開的謎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