毀掉孩子只需“兩個字”,再花100萬來教育也白費!爸媽需注意!

毀掉孩子只需“兩個字”,再花100萬來教育也白費!爸媽需注意!

“孩子總是慢吞吞的,我每天說得最多的話就是:快點,快點。”相信這是很多家長跟孩子的日常吧。

7點叫醒孩子,結果他7點半才起床;吃飯時女兒慢慢地咀嚼,乾脆自己拿勺舀飯往她嘴裡塞。3個小時,兒子只寫作文的前20個字,急得自己想吼他,諸如此類的問題層出不窮。

毀掉孩子只需“兩個字”,再花100萬來教育也白費!爸媽需注意!

毀掉孩子只需“兩個字”,再花100萬來教育也白費!爸媽需注意!

事實上,磨蹭的孩子不是病,催促的家長才要命。如果還沒意識到“催促”的殺傷力,那你該好好細讀以下的內容。

想想自己小時候,肯定也會因為磨蹭受過父母的催促甚至謾罵,結果我們自己根本也沒改正過來。

我們催促孩子,其實是因為我們想趕快忙自己的事情。比如催促孩子快點起床,因為自己也要趕著上班;催促孩子趕快吃飯,因為自己要收拾碗筷;催促孩子趕快做作業,因為自己也要完成工作還想早點睡。說到底,我們是在以成人的生活節奏帶動孩子的節奏。

其實孩子是有自己的生理節律,他們對時間沒有太深的概念,潛意識裡面還沒有接受在特定時間做特定事情的節奏。如果大人阻斷孩子自己對“時間”的感受,後果不堪設想。因為經常被人催促的孩子,有可能長成兩種極端性人格。

毀掉孩子只需“兩個字”,再花100萬來教育也白費!爸媽需注意!

第一,過分依賴型。孩子磨蹭時,家長不得不親自上陣,直接幫忙做,孩子該不會的還是不會,變得越來越依賴。因為無法達到父母的要求,孩子會不斷感覺自己是壞孩子,失去自信。

第二,極度反叛型。孩子原本沒有問題,但家長經常的催促介入,破壞了孩子的情緒,讓孩子變得煩躁焦慮,越來越不想理父母,變得自私冷漠。

這兩種孩子,都毫無例外地喪失了自我。不管是哪一種類型,我都不想我家的小孩子變成那樣。

毀掉孩子只需“兩個字”,再花100萬來教育也白費!爸媽需注意!

那家長面對磨蹭的孩子,該怎麼辦呢?

首先要告訴自己:“這是正常現象!”,然後再想辦法,而不是先認定“這是錯誤的行為,我一定要糾正”。

對學齡前的孩子來說,行為比語言(說教)有效,簡單而權威的語言比複雜的說理有效。

當然還有其他方法,比如制定一些簡單的規則,或者給孩子一點緩衝的時間等等。

毀掉孩子只需“兩個字”,再花100萬來教育也白費!爸媽需注意!

可以預先跟孩子約定好要做的事情一、二、三件,然後給時間做,如果因為磨蹭太多,那麼就免掉一些孩子喜歡做的事。例如:睡覺前要洗臉、刷牙、聽故事,如果前面磨蹭太多,就告訴孩子:“本來我們約好講兩本故事書,由於時間在你剛才磨蹭的時候蹓走了,現在只能講一本了”。

也可以提前一晚將衣服放在床頭、書包收拾好,預估下孩子要磨蹭的時間,可以預留多點出門的時間,讓孩子能夠慢慢完成自己要做的事情。

好的習慣的培養,需要很長時間,但一旦培養成功,家長就省心多了。在此之前,千萬別催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