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最後一位武狀元,180斤大刀如綿花一樣,光緒看了龍顏大悅

科舉制是古代的一項人才選拔制度,可以說科舉制度的出現填補了古代人才選拔的空白,在此之前古代權利的交接完全依賴於血緣,而這種做法的弊端是顯而易見的,一個人可能毫無能力卻因為自己的出生高貴,從而獲得與自己能力及其不相稱的財富與權利,科舉制度的誕生讓有能力的新鮮血液不斷的輸入到朝廷之中,從而讓朝廷向著健康的方向發展,往小了說科舉制度也為出生卑微之人提供了一個一躍龍門的機會。


清朝最後一位武狀元,180斤大刀如綿花一樣,光緒看了龍顏大悅​武科是古代科舉中一個特殊的門類,意在為朝廷提供軍事類人才,武科的頭名則稱為武狀元,而武狀元的決定權有時直接掌握在皇帝手中,例如星爺的電影《武狀元蘇乞兒》中,蘇乞兒在皇帝面前展示了一番拳腳武功後,皇帝也是看的一愣一愣,皇帝一拍手,蘇乞兒也就理所應當成為了武狀元。清朝的最後一位武狀元張三甲不僅力大無窮,而且通曉十八般武藝,刀槍劍棍也是樣樣精通,他在光緒面前耍起180斤重的大刀,絲毫沒有半點費力,反而是番飛全場,光緒看後龍顏大悅,欽點張三甲狀元極地。

清朝最後一位武狀元,180斤大刀如綿花一樣,光緒看了龍顏大悅​張三甲生於1876年,而張三甲的家庭可以說是一個武術世家,父親和祖父都在武術上頗有造詣,所以張三甲從小便在父親的教導下學習武術。張三甲自己對武術的態度可以說是痴迷,他不僅精通了父親交給他的一些功法,又先後拜紅拳名師安萬傑,武術大師楊國昌為師,在此期間張三甲武藝大增,加之張三甲又天生神力,以至於楊國昌也說他是一個不可多得之才。


清朝最後一位武狀元,180斤大刀如綿花一樣,光緒看了龍顏大悅​1879年,張三甲參加鄉試一舉中了武舉,而他出類拔萃的技藝與天生的神力得到了恭親王的賞識,恭親王力薦他參加光緒帝的殿試,張三甲在皇帝面前絲毫也不慌張,只見一把一百八十於斤的大刀在張三甲手中就像綿花一樣輕,他舞刀不僅毫不費力而且身法更是出神入化,光緒看後先是震驚,後又龍顏大悅,就這樣,光緒欽點張三甲為武狀元。
清朝最後一位武狀元,180斤大刀如綿花一樣,光緒看了龍顏大悅​張三甲在狀元及第後本想著施展自己的報復,為國家做貢獻,可惜清政府的黑暗,腐朽,軟弱讓他徹底的失望,鬱郁不得志的張三甲選擇了回鄉,而在回鄉第二年年僅22歲的張三甲便離奇死亡,而在他去死幾年後的1905年,科舉制度正式廢除,張三甲也成為了歷史上最後一位武狀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