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書五經”指什麼?

李振亞love

四書五經是中國傳統文化的根源,想要讀懂中國的傳統文化必須從這幾本書入門。

先從五經說起。雖然我們都是說五經,實際上是六經。章學誠在它的文史通義開篇就說:六經皆史也。但是由於樂經失傳了,才有了五經的說法。

五經分別指的是詩經、書經(尚書)、易經(周易)、禮記、春秋。

詩經是我國詩歌的源頭,使我們先民的歌謠。今天的詩經一共有三百一十一篇,其中六篇笙歌沒有內容,只有題目,所以很多的版本收錄了三百零五篇。很多的文獻記載都說原來的詩經有三千篇,孔子刪減為三百篇(取整數)。個我個人而言,不贊成這種說法。孔子不可能根據數學運算十篇取一篇吧,而且標準是什麼?詩經對中國的文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不論是後來的漢樂府,還是魏晉六朝詩,以及唐詩宋詞,都從詩經裡面汲取營養。

尚書,又稱書經。尚書,顧名思義,就是上古時代的書籍。根據錢賓四先生的說法,尚書的作者是周公。尚書佶屈聱牙,用詞古奧,因為年代久遠,不加註釋的情況下,基本上,幾乎看不懂。尚書是研究上上古歷史的一手材料,裡面記載了很多商周之際的事情。而且,後代的人在寫作的過程之中經常引用尚書,如果不能夠誦讀尚書,有些書是不能夠看懂的。

易經也是一部古老的書籍,而且是一部中國人關於宇宙與人生關係的一部書籍。易經裡面的很多話成為了我們經常使用的成語,也有的成為了格言。

禮記是儒家關於制度和禮儀的一本書,普遍認為成書於漢代。禮記內容非常之多,梁啟超的讀書指南里面對禮記的讀法有相當全面的介紹。

春秋,相傳是孔子所作。是一部編年體史書,這本書雖然是編年體,但是卻意味深遠,雖然不評價,但是褒貶早已經通過句子表現出來。

四書是朱熹提出來的說法,他將論語、孟子以及在禮記裡面抽出來的中庸、大學並列在一起,稱為四書。

論語,是記載孔子和其弟子言行的一本書。這本書的作者很有可能屬於曾子的傳人,因為曾參的年齡最小,而且史記裡面有關於曾子的語錄。論語看起來簡單,實際上博大精深,一代又一代的人都在誦讀,也必將繼續誦讀下去。

孟子,是記載孟子言行的一本書。孟子是儒家僅次於孔子的二號人物,被後人尊稱為亞聖。孟子的這本書裡面涵蓋了孟子的言行以及他的政治主張,開篇的義利之辨為整本書定下了基調。

讀過禮記之後,就不用讀中庸大學了。

這幾年流行起傳統文化,這是好事,但是有的人拿起了四書五經,就不再學習自然科學,就有走上了另一個極端。傳統要學習,但是自然科學也不能夠拋棄。


詩書君

四書五經是「四書」和「五經」的合稱。

「四書」也稱「四子書」,是四位儒家學者的作品,分別是記錄孔子師徒言行的《論語》,曾子的《大學》,子思的《中庸》,記錄孟子師徒言行的《孟子》。

「五經」是儒家的五種經典,分別是詩(《詩經》)書(《尚書》)禮(《儀禮》《周禮》《禮記》)易(《周易》)春秋(《春秋左傳》《春秋公羊傳》《春秋穀梁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