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洲刀中的“綏遠官刀”

滿洲刀中的“綏遠官刀”

綏遠城始建於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清乾隆四年(1739年)建成,前後用了五年時間。據《清實錄》考:“雍正十三年十二月,命大臣赴歸化城,視形勝地,築城駐兵屯田。乾隆二年(公元1737年),綏遠城開工興建,《敕建綏遠城碑》記載:“於乾隆丁巳季春開工(乾隆二年),乾隆已未(乾隆四年)工竣,欽定佳名曰‘綏遠城’。清廷具有長遠眼光,所以取名綏遠,有“綏靖遠方”之意,

滿洲刀中的“綏遠官刀”

《清史稿》志八十記載乾隆十三年(公元1748年)各級職官儀衛規定:直省文官,總督,武官提督可配雁翎刀兩把。其下官職儀衛皆無配備資格。

滿洲刀中的“綏遠官刀”

綏遠城建成後,主要為滿蒙八旗兵駐防:首先入駐的有旗兵熱河鳥槍兵一千人,右衛八旗蒙古兵五百人,京師滿洲兵一千二百人。後又入駐滿蒙騎兵七百人,共駐八旗兵四千多名,是典型的兵營。建成後有“北國鎖鑰”之稱。當時興建綏遠城的目的很明確,實際上是清朝屯兵大本營,統治塞外的指揮用兵中心。

滿洲刀中的“綏遠官刀”

“大將南征膽氣豪,腰橫秋水雁翎刀”,此刀的形制便是鼎鼎大名的雁翎刀。

滿洲刀中的“綏遠官刀”

雁翎刀是從明朝時期興起的一種刀類,這種刀因為形狀上和大雁的翎毛十分的相似,因此被人們稱為雁翎刀。

滿洲刀中的“綏遠官刀”

這把“綏遠城”銘文的雁翎腰刀,刀身寬厚平直,鋼質精純。

滿洲刀中的“綏遠官刀”

滿洲刀中的“綏遠官刀”

清代職官佩刀規定,裝具均為鐵質鎦金或銅質,無任何鑲嵌品。刀柄纏藍色線,貫藍色刀帶。刀鞘覆皮,未規定質地和顏色。

刀尖為略上翹的圓弧形,刀尖至刀背15~20cm處開刃,稱為反刃,形式上更近於金戰刀的樣式,刀身寬為5cm,脊最厚處達1cm,刀身斷面為等腰三角形,全長86cm,刃長70cm,刀柄長15cm,刀全重1.5kg。該腰刀開血槽為一條,血槽規矩流暢。

滿洲刀中的“綏遠官刀”

該刀的裝具是典型的中國傳統風格。木鞘粘貼大張鮫皮塗黑色大漆,銅製圓盤滾邊護手,木柄外纏湖藍色棉繩,素裝銅製鞘首和提樑沉穩大氣。

滿洲刀中的“綏遠官刀”

這種刃型不但使刀鋒銳利,可劈可刺,而且巧妙地調節了刀的重心,握感極佳。

滿洲刀中的“綏遠官刀”

滿洲刀中的“綏遠官刀”

滿洲刀中的“綏遠官刀”

滿洲刀中的“綏遠官刀”

滿洲刀中的“綏遠官刀”

職官佩刀流傳至今品相完整者屈指可數,極具歷史價值和冷兵器研究價值。

滿洲刀中的“綏遠官刀”


滿洲人在現實征戰中,使用的滿洲刀,會因各地製作存在一定差異性而有所不同。綏遠官刀就是駐防在綏遠的滿洲八旗當地製作並在戰爭中使用的滿洲刀。因為現在存世的已經不多,實屬罕見,此由呼和浩特市的滿族同胞研究並撰寫,彌補了研究滿洲武器裝備缺欠部分。歡迎有了解的朋友予以指正。

策 劃 : 志願者

拍 攝 : 王亞欣

制 作 : 大青山人

撰稿 : 王亞欣

編 緝 : 呼新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