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一張紙條說起……

從一張紙條說起……

從一張紙條說起……

汪世文

有一張紙條,是岫巖鑲藍旗完顏汪氏三各支寶德系汪盛江臨終時說給三各支富來系汪逢喜的,汪逢喜記在一張紙條上:“坐滿洲里火車,碾子山下車,打汽車到蘑菇氣,打聽老汪家一大戶……”這是一條尋親的線索,汪盛江在有生之年曾試圖按照這條路線去尋找這一支“丟失多年”的家人,但因經濟、身體等原因成為終生遺憾。盛江的爺爺毓海和我的太爺毓治是親兄弟,由於遷徙等原因失去了聯繫。現在好了,2017年岫巖完顏汪氏重續家譜,“丟失”多年的親人團聚了,到現在為止,續上家人7707人。

出於經濟等原因,毓治從遼寧省岫巖滿族自治縣遷徙到了遼寧省西豐縣,一去多年,至於遷徙的年代已無從考據,而他的二弟毓海一支在岫巖未動,三弟毓德遷徙何處,現在仍渺無音訊。後來,毓治的兒子逢雲(我的爺爺)又在某年,帶領家人長途跋涉遷到了內蒙古呼倫貝爾市扎蘭屯市蘑菇氣鎮。到了目的地先在一個叫鳳凰窩的地方搭窩棚臨時住下,待蘑菇氣房子蓋好後搬過去一直住到現在。後來,逢雲的幾個弟弟也從遼寧西豐縣遷到了蘑菇氣鎮,蘑菇氣原名“蒙古基”,位於扎蘭屯市西南,當年曾是個水土豐滿的“伊甸園”,是個“棒打狍子,瓢舀魚,野雞飛到飯鍋裡”的好地方。現在,毓治後人除了生活在蘑菇氣鎮的以外,多居住在內蒙古呼倫貝爾市境內,人數已達到一百多人。

2018年清明,我們回到岫巖,祭拜了我們的先祖舒琛、毓治、毓海、毓德,還特別祭拜了盛江。同一天,我們和族人一起參加了葬有二世祖悟理等八位祖先的“老墳山”的立碑和祭祀活動。自此,圓了長輩盛江的尋親夢,也圓了我們的尋根夢。

作者汪世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