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喜劇,第二次悲劇:大唐靺鞨名將參與兩次政變結局截然不同

李多祚是唐朝歷史上一位因緣際會參與過兩次重要政變的著名將領。

他的祖先世代為靺鞨族酋長,後來歸順唐朝,李多祚年輕時就很有本民族的技能特點,驍勇善射,因為屢立軍功,累遷為右鷹揚大將軍,他比較著名的一次戰功,就是在討伐黑水靺鞨時,設計誘斬其酋長,擊破其眾;室韋及孫萬榮反叛時,李多祚與諸將分道率兵進討,因功改遷為右羽林大將軍,執掌禁兵,宿衛北門前後近30年。

第一次喜劇,第二次悲劇:大唐靺鞨名將參與兩次政變結局截然不同

(李多祚,654-707,出身靺鞨族的唐朝將領)

這裡的北門,指的就是玄武門,不過我們最先提到的玄武門不是位於長安的李世民發動政變的玄武門,而是武周王朝洛陽城宮城紫微宮的北門,它具體位於宮城正南門應天門以北1270米處(建築物現已不復存在)。

無論是長安的玄武門還是洛陽的玄武門,對內廷的安全都起著極端重要的作用,玄武門外有兩廊,禁軍的指揮中心就設置在這裡,稱為“北衙”,擁有堅固的城防工事和精銳的首都衛戍部隊——所以如果要發動政變,必須首先控制玄武門,這是因為控制了玄武門就可以控制內廷,繼而可以控制皇帝、朝廷乃至整個國家。黃永年先生在《六至九世紀中國政治史》中這樣說過:

玄武門之所以重要者,並非在於此門如何險要,如今軍事軍事上所謂制高點之類,而在於守衛宮廷之禁軍屯營就在此門外邊。

著名歷史學家陳寅恪先生則曾經這樣寫道:

(政變)俱以玄武門之得失及屯衛北門禁軍之向背為成敗之關鍵。

第一次喜劇,第二次悲劇:大唐靺鞨名將參與兩次政變結局截然不同

(電影中神都洛陽概念圖)

第一次喜劇,第二次悲劇:大唐靺鞨名將參與兩次政變結局截然不同

(玄武門在洛陽的位置)

守衛北門的李多祚,自然進入了政變策劃者的視線。

神龍元年(705),宰相張柬之有一次藉機故意問李多祚:

將軍在北門有多少年?

李多祚回答:

已經三十年了。

張柬之又說:

將軍鐘鳴鼎食,地位尊崇冠絕武臣,難道不是大帝(指唐高宗李治)的恩德嗎?將軍既然受到大帝這樣的特殊的恩寵,難道不想有所報答嗎?現在大帝的兒子正在東宮,受到張易之和張昌宗的威脅,將軍如果想要報恩,正在今日!

李多祚回答說:

只要對王室有利,我一切都聽相公安排,不敢顧及自身以及妻子兒女的性命。

於是李多祚與張柬之共同面對天地神靈盟誓,慷慨激昂,義形於色。

第一次喜劇,第二次悲劇:大唐靺鞨名將參與兩次政變結局截然不同

(張柬之劇照)

之後就是眾所周知的神龍政變,在發生在公元705年的這場以剪除張易之兄弟、逼武則天退位的政變中,張柬之等人成功的關鍵就是基本上全盤控制了禁軍,而控制禁軍的關鍵就是通過政治攻心爭取到了右羽林大將軍李多祚。

政變後,論功行賞,李多祚被進封為遼陽郡王,食實封八百戶,中宗李顯拜謁太廟的時候,命李多祚與安國相王李旦登輦夾侍,李多祚享受的是和皇弟一樣的待遇和信任,中宗面對臣子因為李多祚少數民族身份而勸諫他不要這麼對待李多祚時還這麼說:

多祚雖是夷人,緣其有功,委以心腹,特令侍輦,卿勿復言也。(多祚雖然是夷狄之人,但因為其有大功,所以我把他當做心腹,特別命令他侍輦,你不要再說了。)

本來照理說李多祚已經富貴無極,眼看就這樣平安一生過下去了,不想,才2年光景,他又參加了一次政變。

第一次喜劇,第二次悲劇:大唐靺鞨名將參與兩次政變結局截然不同

(李重俊,?-707,唐中宗李顯第三子,生母不詳,睿宗年間追諡節愍太子)

景龍元年(707)七月,地位受到威脅的太子李重俊與兵部尚書魏元忠通謀,命左金吾大將軍成王李千里、左羽林大將軍李多祚、右羽林將軍李思衝、李承況、獨孤禕之、沙吒忠義等人,矯詔以左右羽林兵及千騎三百餘人發動兵變,是為景龍政變。

政變一開始進行順利,政變部隊將武三思與其子武崇訓殺死於其府地,並殺死同黨十餘人,但隨著上官婉兒、韋皇后和安樂公主擁唐中宗李顯馳赴並登上玄武門城樓——這是長安的玄武門——之後,形勢急轉直下。

中宗等一方面命令左羽林軍劉仁景等率令留軍飛騎百餘人於樓下列隊守衛玄武門,另一方面站立城樓之後等待對李多祚的政變部隊喊話。

史書記載:

(李多祚)具言所以誅三思狀,按兵不戰。

太子令多祚先至玄武樓下,冀上問以殺三思之意,遂按兵不戰。

也就是說,李多祚按兵不動,大聲向唐中宗解釋為什麼要殺死武三思那些人。

一向被認為是傀儡的唐中宗李顯深諳擒賊先擒王之道,他對政變部隊大聲說:

汝並是我爪牙,何故作逆?若能歸順,斬多祚等,與汝富貴。(你們都是我的衛士,為何要作亂?若能歸順,斬殺李多祚等,我將給你們富貴。)

於是政變部隊倒戈,將李多祚等人斬首,其他的人都四散潰逃。

對於政變來說,無論直接目標是否是皇帝,在第一時間就控制住皇帝恐怕是成功的重要關鍵,李多祚參加第二次政變理論上本該駕輕就熟,但忽視了這一點,終於導致一敗塗地;另一方面,李多祚雖然依舊是禁軍的主官,但禁軍被韋皇后等人摻了不少沙子,也是景龍政變失敗的原因之一。

對李多祚來說,他參加的第一次政變結局是喜劇,第二次則是悲劇,從個人命運角度,可發浩嘆。

然而,事實上李多祚的地位在神龍革命之後已經非常之高,參加景龍政變並不能多獲得什麼,其動機主要是感於忠義,某種程度也是為了被武三思等陷害以八十高齡流放瀧州、氣憤致死的盟友張柬之報仇,從人品角度,可謂志節凜然,雖敗猶榮。

第一次喜劇,第二次悲劇:大唐靺鞨名將參與兩次政變結局截然不同

(“大唐故遼陽郡王李公墓誌銘”)

1990年秋,洛陽龍門山南麓出土《唐李多祚墓誌》一方,墓誌銘有這樣的文字:

王以神龍三年七月五日,薨於長安,春秋五十有四。忠誠久著,功績遠稱。睿宗即位,下制曰:以忠報國,典冊所稱;感義捐軀,名節斯在。故右羽林軍大將軍,上柱國,遼陽郡王。席寵禁宮,乃心王宮,……宜追歿後之榮,以復生前之命。可還舊官,仍宥其妻子。即以先天二年歲次癸丑九月壬戌朔二十四日乙酉,遷葬於洛州河南縣伊汭鄉之平原,禮也。

蓋棺論定,唐睿宗李旦即位後,下詔為李多祚平反,追復原職,還對李多祚做出了“以忠報國,典冊所稱;感義捐軀,名節斯在”的評價。

這位忘身許國、不幸冤死的一代名將,總算在九泉之下得到了些許安慰。

而李多祚政變的成敗得失,事實上也給了後來的李隆基以不少經驗教訓,這是後話,按下不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