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最浪漫的愛情

“我會用一生來回答,你準備好了嗎?”——林徽因在新婚之夜對梁思成說的這句話,成為對他們倆愛情最好描述。


民國最浪漫的愛情

梁思成是梁啟超的長子,也是梁啟超最喜愛的兒子。由於當時政治的原因,梁思成出生在東京,清朝垮臺後才隨家回到中國。林微因的父親是當時一位才華橫溢的政治夢想家和探索者林長民,林徽因聰慧可人,深受林長民喜愛,也受過非正規但是良好的教育。正是由於兩家顯赫的地位,當然也出於梁啟超對徽因的喜愛,兩家的父母便早早地為他們結了親。 然而這種封建的婚姻絲毫沒有影響到兩個人彼此的欣賞和深愛反而成為他們交往的正當理由。這段愛情婚姻,因林徽因這個才華橫溢的美貌女人而被人銘記,更因為這個婚姻外有著痴迷的等待者而被人言說不斷。林長民把林徽因嫁給梁思成就是看中了他的踏實,浪漫的人更渴望一個安穩的家。林徽因一生中遇到的男人各個都不是凡夫俗子,而且都和這位大才女有著某種程度的志同道合。她和徐志摩分享的是詩意,和金嶽霖交流的是學術,和梁思成一生的話題,是談不完的藝術。
民國最浪漫的愛情

她寫的《情願》中有這樣一段我情願化成一片落葉,讓風吹雨打到處飄零;或流雲一朵,在澄藍天,和大地再沒有些牽連。但抱緊那傷心的標誌,去觸遇沒著落的悵惘;在黃昏,夜班,躡著腳走,全是空虛,再莫有溫柔;忘掉曾有這世界;有你;哀悼誰又曾有過愛戀;落花似的落盡,忘了去,這些個淚點裡的情緒。到那天一切都不存留,比一閃光,一息風更少。痕跡,你也要忘掉了我,曾經在這世界裡活過。林徽因用了十年的時間來記憶來那首《再別康橋》。是的,16歲的林徽因在英國倫敦結識了風流倜儻的徐志摩。在懵懵懂懂的年紀裡就糊糊塗塗和已有兩個孩子的男人戀愛了。於是引起一片喧譁和爭議。便就有了那句經典愛情語錄:得之我幸,失之我命。當熾熱的愛戀情懷化作一首首沁人心脾的詩歌后,我們今天才有幸去做那康橋邊上沉澱著的彩虹似的夢。林徽因的父親林長民知道此事後給徐志摩去了一封信,信上說“閣下用情之烈,令人感悚,徽因亦惶惑不知如何,並無絲毫嘲笑之意,想足下誤解了。”林長民的這種態度,是我們無法想象的。在九十多年前的事了,就是給了現在有點封建意識的家長,那也是很嚴肅的事情。而他表示能夠理解,信上的意思是說,我的女兒年少,不知該怎麼辦,她沒有不滿意的意思,你別誤解,她讓我代問你好。


民國最浪漫的愛情

在和學者金嶽霖的關係上,林徽因發現自己同時愛上了兩個男人,當她對梁思成說後,他沉默了許久,第二天時,他說,你是自由的,如果你選擇了老金,我祝你們永遠幸福。當時兩個人都哭了。林徽因把梁思成的話告訴了金嶽霖,說梁思成說這個事情一切由我來決定,我要是喜歡你的話,他是可以離婚的。金嶽霖說,思成能說這個話,可見他是真正愛著你,不願你受一點點委屈,我不能傷害一個真正愛你的人,我退出吧。後來嶽霖為了林徽因終生未娶,一直到八十多歲去世,還是林徽因的兩個兒子給他送終的。他們之間的這種感情,這種思想境界,對於我們來說,是一件想都不敢想的事情。只能說能超越這樣的思想境界是寥寥無幾,那簡直太完美太高尚了。


民國最浪漫的愛情

縱使外界對於林徽因有多少種解讀,她臨終前交待刻在她墓碑上的,是建築學家林徽因。當梁思成問林徽因“為什麼是我”時,林徽因俏皮地回答:“我會用一生來回答,你準備好了嗎?”
民國最浪漫的愛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